當一個人能夠把自己的開支控制在自己的收入之下的時候,他就可以把自己的財富逐漸積累起來。當他的財富積累到一定水平的時候,他就會逐漸發覺,原來要把財富儲存得好並不容易,尤其是金融海嘯後的今天,投資市場上已不容易找到安全的選項。
過去,保守的人會選擇把錢放在銀行算了,但現時銀行提供的存款利息,似有近無,根本不可能對抗未來的通脹威脅。現金擁有者,眼見各國政府都在鬥快印鈔票去刺激經濟,都預期日後可能出現高通脹的環境,所以都想及早把手上的現金,換成其他更有保值能力的資產。
昨天,我在本欄預期,股市還有機會繼續上升。但這種上升只是貨幣供應上升的結果,而非企業利潤前景秀麗的結果,缺乏鞏固的客觀基礎。一旦資金流向逆轉,股價隨時有機會跌到四腳朝天。此之所以,我雖然看升,亦只敢把資產中的兩成押注在股市上。
回顧自己過去投資股市的成績,雖然賺過錢,但計總賬的話,應該是輸多贏少。我比別人略優勝的地方,是在大眾都輸的時候,輸得比大多數人少一點罷了。我能夠輸得少一點的原因,是我對在股市賺錢已不存過多的幻想。投入去的比例不高,輸起上來也輸不多。
我個人投資的目標非常保守,不敢奢望透過賣出買入能賺到大錢,只望買中一些資產值不會輕易蒸發掉的產品,能保得原有的資產值,我已感到成績不錯了。我常聽到人說,希望透過投資,把自己的財富在3至5年裏翻一番,我自己就不敢有這樣的設想。要達至這樣的成績,只能靠時來運到,而不能靠有為地經營。對自己的投資能力過度自負的人,遲早會傾家蕩產。
我投資的方法很原始,先有投資對象的物理性質,然後才看投資對象的市場性質。我喜歡地產、黃金,多過證券、鈔票。前者是實物,是上天創造出來的,不會輕易毀壞,有恆久的儲存能力。不似證券與鈔票,都是人印出來的,只不過在上面加個簽名,作點承諾罷了。歷史證明,人的承諾從來都不怎樣可靠。所以,在我的投資組合中,地產與黃金永遠不會少過一半。
地球上的土地與黃金始終有限,因為上天已經停止製造,屬限量版。但其他形式的財富,人自己可以不斷創造,長遠而言,一定供多價賤。因此,鈔票與證券,我只把它們視作過渡時期的財富儲存模式,一有機會,我就會把它們換成地產與黃金。
金融海嘯後,人們對金融投資產品已有芥蒂,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與貴金屬商品市場,值得投資者多加關注。即使它們的升值能力不如其他投資項目,但它的儲存能力是無可置疑的。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