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

C 觀點 : 還填健康申報表幹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892.aspx

剛出外公幹回來,發覺香港仍要求旅客填交健康狀況申報表,實在費時失事。此亦反映出特區政府對犯錯的恐懼已過度敏感,連作常識判斷的能力也失去了。

 

其實甲型H1N1流感已在香港社區爆發,近期患流感的人,有四成是感染這種新流感。即是說,香港已被H1N1攻陷,病毒早已進入市中心了,那我們還守住邊界幹甚麼?

 

要進出口的旅客填健康申報表,主要的目的是方便追查病源,以便將有機會接觸病患者的人加以隔離,待確認他們沒有受感染之後,才讓他們接觸其他人,以免病情進一步擴散。

 

然而,香港病情早已擴散,醫管局亦早已放棄執行原先的隔離政策。因為,香港根本沒有這麼多的隔離設施,有這麼多人受感染,根本不勝負荷。再者,若是真的要嚴格隔離,那麼不但學校要停課、酒店要停業,其他很多社會活動也沒法正常進行;這樣的代價,世上沒有一個社會可以長期負擔得起。

 

過去,世界曾受過更嚴重的流行病的攻擊,但一發展至社會性爆發,都不會實施強制性的隔離政策。美國與加拿大政府,可能一早預期無法隔擋病毒擴散,一早就採取不設防政策,任由患病者飛往其他國家。香港的病毒來源,大部分都是來自美加,香港與美加交往頻繁,如果他們不設防,我們設來也沒有用。可能是因為今次北京的取態非常嚴緊,香港才不得不予以配合吧了。

 

上次禽流感襲港的時候,西方傳媒就不斷批評亞洲的預防功夫做得不徹底,現在他們自己惹上了,卻為了怕煩,實行不設防政策,任由病毒擴散,實在雙重標準。

 

其實,我也覺得上次香港人對禽流感的反應亦有點過敏。當時的死亡個案並不多,而且未能確實是人傳人的,但香港的傳媒已把病情渲染得十分嚇人,逼使政府推行了很多現在西方政府都不肯推行的措施。

 

現時,美國因感染H1N1而死亡的個案已超過一千宗,我們可曾見他們有全面殺豬。如果我們當年不全面殺雞,我們的雞可能已適應了這種病毒,而病毒亦可能已被馴化,不再有這麼高的殺傷力。

 

然而,當年我們總是嫌殺雞殺得不夠,內地有一個農場受感染,就要求人家把整條村的雞都殺掉,最好全省都殺,甚至連所有的大陸雞都不能入口。其實,香港只能限制內地雞輸入,卻沒法防止外地鳥飛進,限制內地雞輸入,對防止病毒入侵,已沒有多大作用。我們做事,其實恰如其份已夠,否則只會過猶不及。像今天仍要求旅客填健康申報表,實質作用已不大,沒有必要再去浪費人力,浪費紙張,阻慢人流,希望有關當局及早煞停這項擾民措施。

(轉載自20091030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29日星期四

C 觀點 : 為求「親而譽之」結果招來「侮之」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872.aspx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特區政府還可以做些甚麼去增加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坦誠地告訴市民,政府將甚麼也不會去做。因為,市民一旦養成依賴政府打救的習慣後,就只會在社會上向下流動,沒法向上流動。

 

政府能為市民做些甚麼呢?不外是訂定最低工資或興建更多公屋之類的東西,這只會令更多的人向下沉至社會的底部。即使政府不斷調高最低工資的水平,以及不斷提升公屋的質素,但他們仍是生活在社會的底部,不會因而變成可以拿最高工資,或有機會遷往豪宅。

 

以國際的標準來說,香港的窮人已不算窮,他們的基本生活大體上已不成問題,只是生活不如社會上另一批人富裕吧了。這不是絕對貧窮,而只屬相對貧窮;要脫離這種狀態,只能靠個人奮鬥,而不能靠政府的打救。

 

97金融風暴後,我公司裡的一些區域主管向我求救,問我應該如何應付。我告訴他們,以前皇帝面對兵臨城下的時候,所能做的就是去後山吊頸,我能做的也好不了哪裡去。我給他們的訊息,是必須按自己的具體環境去想辦法,不能指望我來打救他們。當他們建立起這個心態之後,我才願意與他們商討實際的應對方案。我覺得前者遠比後者重要。

 

可惜,特區政府不敢告訴市民,政府的能力有限;而是不斷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濟世方案,希望藉此證明自己在香港的發展中曾扮演過重要的領導角色。這些有為的做法,很多時都弄巧反拙。

 

董建華時代,搞過中藥中心、花卉中心等,均未見成效;曾蔭權又想搞六項優勢產業。現實是:這些產業能否真的發展起來,不能單靠政府的政策,更需要的是民間的創意與鬥心。但當政府刻意去扶持這些產業的時候,民間的創意與鬥心往往更難發揮出來。

 

自從政府提出要發展六項優勢產業後,各式各樣的機構紛紛向政府伸手,要求得到更多的優惠政策與廉價資源。那些所謂行內人士,只曉得哪些國家有更好的扶助該行業的政策,卻不曉得在香港現有的條件下,他們可以怎樣作突破,靠這樣的企業,香港怎會有優勢?

 

其實,特區政府根本不用這樣有為。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說,最好的政府,人民根本不知他的存在,人民可以在不受政府的干預下自由自在地生活。次一級的政府,人民親近他;讚美他;再次一級的,人民畏懼他;更次一級的,人民輕侮他。特區政府為了突顯自己的民望,希望人民「親而譽之」,結果招來的卻是「侮之」。我建議政府不如做少一點算了。

(轉載自20091029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

C 觀點 : 移民發奮 下代嬌生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848.aspx

香港社會的向上流動能力弱了,除了因為香港在經濟上已發展至國際一級水平外,還因為香港人的質素亦比前下降。

 

過去的香港人,大部分是外來移民,他們不一定很有學識,卻不乏膽識。他們中不少是從內地偷渡來港的。偷渡是要冒風險的,敢偷渡的人,通常都得有勇氣,在困難面前不會輕易退縮。他們的心理質素應該比嬌生慣養的新一代青年人好。

 

當年偷渡的人,不少是游水過來的。他們抱住個籃球,望著遠處的燈光,以不太熟練的泳術,就一躍而下游向香港。中途有被水流沖走的、有被鯊魚吃掉的、有體力不繼的;能抵達香港的,不但要有體力,還要有堅強的意志力。

 

當年來港的移民,並不是看中政府提供的福利(當年其實甚麼福利也沒有),而是看中香港有更多的自由選擇。他們知道,在香港,他們有機會自力更生,他們的努力所得,會受到法治制度的保障。他們願意從做苦力開始,死慳死抵,積點資本,將來自己做生意。現時不少社會上的成功商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在那個年代,願意拋身出來做生意的人是被尊重的;社會上的青年人,多喜歡以成功的商人,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仇商的情緒,遠沒有今天那麼嚴重。甚少有人會把自己在生活上的不幸,歸咎於商人的奸詐或政府政策的失誤。人們傾向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尋求外界的援助。

 

在這種心態下,社會上反而不斷有人成功地往上流動,而社會經濟亦因而不斷有發展的動力。以香港一個人口只有幾百萬的城市,我們在輕工業生產上,有不少都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這些奇蹟,很多都是由名不見經傳的內地移民創造出來的。

 

可惜,新一代的香港人,生活環境雖然比上一代大有改善,讀書的機會也比前多了,但嬌生慣養卻令他們的求生意志也退化了。新一代的年青人,受小小挫折就怨天怨地、要生要死,讀完書仍不想去工作,寧願留在家裡上網打機,做隱蔽青年,試問在這種心態下,社會的經濟發展何來新的動力。

 

香港過去的經濟轉型,皆不是靠政府去指引的,而是由民間自己去探索出來的。但新一代的香港人卻不想去冒風險,他們希望畢業後,政府可以幫他們提供工作機會,最好規定給他們比市場更高的工資。他們覺得出社會工作三、五年後,就應該有條件買樓。如果買不起的話,政府就得多建一些廉價的居屋。

 

然而,靠政府政策照顧的生活,只會走向公平齊一,不可能有個人的突破與向上。政黨只能為我們爭取齊一的最低工資,而不是高人一等的報酬。靠政府的房屋政策,也不可能讓人人入住豪宅。香港人要向上流動,先要調整自己的目光。

(轉載自20091028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

C 觀點 : 向上流動力為何少了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816.aspx

近年,香港人普遍有個感覺,就是社會可以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少了。很多人因而對未來的生活感到無望。在這種環境下,人們很容易把自己的得失歸咎政府政策的不當,令社會上充滿怨氣,妨礙了政府的正常施政,對社會的長遠發展有負面的影響。

 

孫子說:「勝可知,不可為。」意思是說,我們只能知道這場仗能否打得贏,但不能在短時間裡把一場打不贏的仗變成打得贏。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知道,為何社會向上流的機會少了,但亦沒法創造出更多的機會。

 

過去,香港之所以有這麼多向上爬的機會,是因為當時我們的社會進步是全方位的,社會的上上下下都能得益。但今天,我們已發展至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高階段─金融社會,上面已沒有發展空間,除非香港可以成為全球自由經濟的領導者,令資本主義社會出現突破性的發展。不然的話,所謂社會的向上流動,其所反映的,亦只不過源自個別人士的特殊智慧與分外努力罷了,而非源自社會的整體性的轉型,前者的規模一定小於後者。

 

早年的香港,大部分是從大陸來港的難民。他們從計劃經濟的社會來到一個市場經濟的社會,當然覺得香港社會充滿機會,可以憑個人努力不斷改善自己的生活。如果我們容許北韓人移民來香港,他們一樣會覺得香港充滿機會。不要說北韓人,你只要去尖沙咀重慶大廈走一個圈,就知道全世界有很多人都覺得香港充滿機會,否則他們何苦千里而來,留在香港做非法居民?香港對他們依然充滿吸引力,只是香港人習以為常罷了。

 

香港過去的轉型,無論是走向輕工業還是走向服務業,都是全社會的,人人有份參與,大家都得跟社會一齊變,亦有條件跟一齊變。一旦轉型成功,大家都會覺得自己在進步,並在生活得到實質上的改善。在這種環境下,人們的心態自然顯得樂觀,對未來亦充滿期盼,對政府的施政自然較少怨言。

 

然而,當香港走向金融業的時候,則並非社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參與,得益者只是一部分社會上的精英。統計數字顯示,近年香港的工資趨勢有兩極分化的跡象,高收入者的工資增長得很快,但中低收入者卻停滯不前,甚至有往下移的趨勢。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香港中低收入者所提供的服務其可替代性甚高,在全球化之下,很多工種都流失去其他工資更低的地方,以至他們不得不集中在一些本地需要的服務上搶工作,令工資的水平每況愈下。

 

依我觀察,這種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至今尚未完成,即是說中低收入的工資水平還會下移,非訂定最低工資之後就可煞停。在這種情況下,中低收入者眼見高收入者與自己的生活差距日漸拉闊,自然覺得社會對他們不公平,對政府很多不滿。然而,政府究竟還有甚麼可做呢?這個問題留待明天再談。

(轉載自20091027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23日星期五

C 觀點 : 群策難創新天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781.aspx

特首今年的施政報告,名為《群策創新天》。我對它的內容意見不大,但對它的題目卻有點不同的想法。我總覺得「群策」是很難與「創新」弄在一起的。

 

香港歷來崇尚個人主義;因為在自由市場裡,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追求,無需群策群力去追求社會的整體利益;只要大家分頭各自努力,就自然可以互動互適,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知不覺中做出對社會有利的事。大家把自己的生活搞好了,社會的經濟亦會同步好起來。過去從內地來港的人,大部分是看中了香港有一個可以各自謀生的環境,而不是因為這裡的政府善於搞群策群力。

 

可惜,不知是否近年香港人各自謀生的能力低了,轉而喜歡在政黨的帶領下向政府問責,希望能夠聚合群眾的力量向政府施壓,逼政府在政策上予自己多一點優惠,那就可以不勞而獲,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得到不斷的改善。

 

通常,正是那些熱衷於搞群眾運動的人,最喜歡搞群策群力,以顯示自己相信群眾,思想民主。只有這樣,才容易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以為,只要大家團結起來,集思廣益,就可以為集體創造出一個美好的明天。

 

然而,要謀求集體的美好明天,往往比謀求個人的幸福困難。如果香港人謀求自己的幸福也感到困難,怎可能期望他們合起來之後就可以創造出社會的美好明天?我自己在公司遇到困難的時候,一般都是叫下屬各自謀出路,這樣機會可能多一些。當其中某些成員找到生路之後,其他人自然會跟著去行。聚在一起搞群策群力,萬一弄錯了,就可能一次過死清光,絕非上策。

 

其實,世上的創新,甚少是用群策群力的方式搞出來的。香港的影藝界,有個時候也流行搞集體創作。他們一邊飲酒,一邊「度橋」,度出來的不外是一些片段性的「無厘頭」笑話,談不上真正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創作。

 

現實是:匯集起來的群眾意見,受制於公約數的模式,求低容易求高難,不但甚少創意,而且多流於庸俗。靠這樣的意見為社會創新天,希望十分渺茫。

 

據說,愛恩斯坦的相對論,並不是在實驗室裡搞出來的,而是在他還很年輕的時候,透過苦思冥想,從自己的腦子裡挖掘出來的。人腦是與宇宙一體的,人在孤獨的時候,有時會自行領悟出宇宙的奧秘。貝多芬聾了,雖然倍感孤獨,但可以減少外界的干擾;在這種狀態下,他的思維反而可以遊離凡間,因而感受到上天的創意,令他可以在音樂創作上得到種種靈感。人類的偉大創意,大部分都是個人在孤獨的人生路途上發現的,群策群力在創新上很難找到位置。

(轉載自2009)1023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

C 觀點 : 既歡迎外來投資者 亦要照顧好本地人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759.aspx

香港豪宅的呎價,近期已超逾倫敦,成為世界之最。市場傳言,製造這類天價神話的,大部分都是內地來的投資者。他們受惠於寬鬆的貨幣政策,手上的資金非常充裕。投資時所用的尺度,跟香港人不一樣;香港人覺得高得不可能的價錢,他們卻很樂於接受。地產商於是紛紛以他們做銷售對象,為他們作專場推介,反而冷落了本地人。


有人對這種現象很不自在,埋怨地產商唯利是圖,歧視本地人。有人甚至有保護主義的想法,覺得政府應有措施,限制外來投資者,以免他們奪走香港人在港置業的機會。


我覺得這種想法要不得。香港是一個自由港,我們的生存全靠可與外界自由往來。這種自由往來,不單是指貨品與服務,還包括資金與人才。如果連我們自己也帶頭搞保護主義,等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後一定得不償失。


其實,有人願意來香港投資地產,應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比只是來香港買股票更值得高興。因為,投資在股市的錢不穩定,來得快,亦走得快,可能只是來作短綫投資的;但投資在地產的錢一般都比較長線,因為地產買賣的費用較高,需時較長,要走也不容易,看好香港長線前景者,才願意在香港投資。


不過,住屋是香港本地人的基本需要,如果外來的資金太多,可能會剝奪了本地人的置業機會。尤其是有部分內地人,買了樓之後只是間中來住一會兒,並不打算出租,那就不只搶走了香港人的買樓機會,連租樓住的機會也被搶走了。這樣發展下去,勢必影響民生,特區政府必須拿出新的政策,以應付市場環境的轉變。


政府首先可以做的是恢復定期賣地,主動地增加市場上的土地供應,希望藉此去平抑樓價的急升。不過,香港的土地資源有限,而內地的資金卻源源不絕,壓抑自己的地價去益外來投資是否值得,亦是一個疑問。況且,中國遲早會開放外匯管制,將來流入香港的資金。可能會如泄洪一樣湧來香港,我們哪來這麼多的土地去平抑樓價?


因此,如果發覺增加土地供應的效果不明顯時,政府就得在城市規劃上照顧一下本地人的民生需要。政府可以在賣地時,在地契條文中規定,將來發展出來的樓宇。只能由本地人購買與持有。只要這類土地的供應量夠多,地產商就得按本地人的購買力來訂價,訂得太高就會超越本地人的負擔能力,變成賣不出。


這種做法好像亦有點保護主義的味道,但香港的公屋與居屋亦一向對外來者有限制,故不算背離政府一貫的政策。至於外來投資者,在香港依然會有很多選擇,因為大部分舊地契都是沒有限制的,這樣,投資者與用家就可以各得其所。

(轉載自20091022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

C 觀點 : 豪宅天價 影響社會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736.aspx

半山區的豪宅造價,近日以三級跳的方式急升。當人們連一萬五千元一呎的豪宅也未能完全接受的時候,轉眼間已說有三萬元一呎的成交,近日更說已突破七萬元一呎;看得人們口瞪目呆,覺得無法理解。


特首的施政報告剛好在這個時候出台,民間的回應都不約而同地集中在政府的房屋政策上。特首在出席一個烽煙節目時,就遭到一位女性聽眾的埋怨。她是一位醫生,有一位做律師的男朋友,兩人正準備結婚,但由於樓價升得這麼快,他們想買樓組織一個小家庭,也感到很困難。

 

特首的回應認為:豪宅與其他一般性的住宅,其實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市場,豪宅急升不一定會影響一般的住宅造價。如果那位聽眾肯遷就一些,買一些較為偏遠一點住宅,應仍有很多選擇。因為,一般住宅的樓價,現在仍與97年的高峯期有一段距離,不至與購買力完全脫節。


這個回應觸發了社會強烈的反響。第一,有人覺得,豪宅的天價成交,不可能對一般住宅市場沒有影響,政府不應掉以輕心。第二,拿今天的樓價與97年時的高峯期相比是不恰當的。97年的價格並不是一個合理的價格,不然的話,董建華就不用為此去推「八萬五」的建屋政策了。第三,醫生與律師已屬社會上收入比較高的職業;如果他們也有置業困難,那一般小市民要置業就一定更加困難了,政府不應再袖手旁觀。


現實是:豪宅的天價成交,不但使人們感到點錯愕,還令人們對社會的貧富懸殊的情況,感覺份外強烈。對一個月薪只有六千元的清潔工人來說,人家買一呎樓所花的錢已等如他一年的工資,簡直是匪夷所思,其感受一如看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樣。特首說,豪宅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香港人卻覺得香港已變成了一處他不認識的社會;親切感與歸屬感少了,疏離感與厭惡感卻強了。這對社會和諧絕對沒有好處。


有人可能覺得,醫生與律師早已沒有以前那麼矜貴,初出道的不能一開始就要求買豪宅,覺得那位聽眾不知世界已經變化。不過,我覺得大部分香港人亦非大想頭到一開始就要住豪宅。在首次置業時,他們不會介意住遠一點,住細一點;但社會一定要給他們向上爬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日漸有所積累,可以細屋搬大屋。然而,現在豪宅升至這麼高的價錢,那等如在他們面前劃了一條鴻溝,任是他們的幻想力有多豐富,他們也沒法想像,他們將來可以憑甚麼住進豪宅。


香港有安全網,基層起碼有廉租的公屋可住,但香港的中產一向靠自力更生,如果他們覺得他們的努力也沒法從細屋搬大屋,他們就會失去奮鬥的動力,這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會有負面影響。

(轉載自2009)1019)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20日星期二

C 觀點 : 真豪宅與疑似豪宅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717.aspx

八十年代,香港私人住宅單位的落成量,平均每年約有三萬個;到九十年代,仍有二萬七千個左右;但近年則跌至不足一萬五千個,只及高峰期的一半。

 

香港的地產發展商,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每年都得拿出業績向股東交代。由於現時的落成量只有高峰期的一半,如果地產商仍要有過往一樣高的利潤的話,就得從每個單位上賺多近一倍的利潤。要做到這一點,他們只好把每個新推出的單位,都打扮成疑似豪宅。

 

在香港,要把樓宇打扮成豪宅並不難,只要在設計上花點心思,在用料上肯出點錢就是了。香港的樓價中,大部分是地價成本,建築費佔的比例不高,而扮豪宅只會增加建築費,不會影響地價,對整體樓價的影響不大。

 

舉例來說,一間8,000元一呎的住宅樓,建築費可能不足1,500元一呎。只要把建築費增加至3,000元一呎,就可以把單位裝修至五星級大酒店一樣,而樓價亦可以如建築費一樣增加一倍,變成賣16,000元一呎。即使賣不到16,000元一呎,賣12,000元一呎也絕對有著數。

 

一般買樓的人,往往只看到樓宇的外觀,而看不到樓宇內藏的價值。不久前,我就曾陪同一位新來港置業的朋友四處看樓。我推薦給他的是一間地積比率未用盡的舊樓,將來有機會重建時會很值錢。但他卻嫌這個單位日久失修,外觀已很殘舊,看中了一個新樓盤的示範單位。

 

內地人從未見過這麼豪華的單位,處處都用最上等的材料(雲石、水晶、實木)精雕細琢,還配置最新的電子設備與頂尖牌子的潔具與廚櫃,自然對這個單位一見鍾情。他嚷著就立即落訂,我見我的意見已講過多次,也就不便再去阻止。他又不是花不起,既然他喜歡,就讓他去買吧。

 

其實不只內地人會有這樣的選擇,香港人也會買這類外觀討好,但價錢偏高的單位,否則地產商怎會花這麼多的工本去建示範單位?很多人都誤以為,外觀漂亮一倍的物業,就應該值多一倍的價錢。

 

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物業的價值來自兩個組成部分,一個來自地價,一個來自建築費。在香港,即使是普通樓,地價也佔去樓價的一半以上;豪宅的地價更可以佔樓價的七至八成。因此,我們買樓主要是買地段,而不是買建築。地價有機會升值,而建築則是注定要折舊的。

 

豪宅之所以有價,是因為它座落在人人都認同的豪宅區,而不在於它的裝修與用料。後者花費不多,用在甚麼地區的樓宇都可以,但豪宅區的形成,需歷史時間,才能變成眾人腦海裡的成見。沒有這種共識的豪宅,其重售價值一定會因時間而遞減。

 (轉載自20091019)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

C 觀點 : 土地供應不足 市場只見豪宅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690.aspx

在今年的施政報告裡,喜見政府已意識到,應更好地利用舊工業區內的土地資源。這個決定雖然作得遲了一點,但方向應該是可以肯定的。然而,政府現時的打算,主要是放寬工業區的重建及改建門檻,使土地可以用作其他更廣泛的商業用途,而不是把更多的土地規劃作住宅用途。這種選擇很明顯未能反映市場的真正需求。

 

金融海嘯後,實體經濟出現產能過剩,對商業樓宇的需求下降,令商業樓宇的空置率上升,租金下跌。在這個時候,推動舊工業區朝商業用途方向改造,不但不符合市場需要,而且會使推動政策事倍功半,難見成效。

 

另一方面,從近期地產商一味集中興建豪宅的情況來推論,已可以確定市場的土地供應嚴重不足。政府對此不應視若無睹,遲遲不肯採取行動,去扭轉中小型住宅供應不足的問題。發展商喜歡興建豪宅。他們有這種傾向一點不難理解。因為,豪宅的呎價遠較中小型住宅高,每呎內含的利潤比例自然比中小型住宅高。在這種情況下,同樣一塊土地,如果拿來興建豪宅,就一定可以比興建一般住宅賺取更多的利潤。

 

不過,發展商並不能自己喜歡建豪宅就可以一窩蜂的都去建豪宅。他們必須視乎市場的供求情況,才可以決定應該多建哪一類型的樓宇。如果政府的土地供應夠多的話,發展商就不能一味只建豪宅,因為市場根本吸納不了這麼多的豪宅。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商就必須把部分土地拿來興建一般住宅。否則,興建出來的豪宅就會賣不出,賺大錢的良好願望就會變成嚴重虧損的慘痛結果。此之所以,發展商不能自己想建豪宅就把手上所有的土地都拿來建豪宅,關鍵要看政府每年推出市場的土地有多少。自八萬五的政策失敗之後,政府在土地供應問題上成了驚弓之鳥,不敢主動向市場供應土地,而是把土地放在一張土地儲備表上,任由發展商決定是否勾出來賣。這種賣地方法已證明有嚴重漏洞,以致近年香港的土地供應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商就只好集中力量把手上的土地拿來興建豪宅。即使在非傳統的豪宅區,他們也在試建「豪宅」,以賺取更高的利潤。

 

這種情況已令中產階層失去了買樓自住的機會,社會上已出現了不少不滿情緒,政府必須對此有所回應。最實際的方法莫如恢復定期賣地。當土地供應增加後,地產商就不得不拿其中一部分的土地來興建一般住宅。一般住宅就只能賣給一般的中產家庭;要把樓賣給一般的中產家庭,就只能以中產家庭的負擔能力來訂價,當然不會再是豪宅價。

(轉載自2009)1019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

C 觀點 : 應善用舊工業區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658.aspx

香港曾經是一個輕工業生產基地,市民的主要工作是在工廠裡打工,市內亦有大量土地被用作興建工廠大廈。自從內地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香港的工業北移,餘下大量工業樓宇,不知應如何善用。

 

這種情況,其實已出現了二十多年,政府一直沒有主動去研究如何處理,甚至不時設法阻止工業大廈的業主,把自己的物業改作更有價值的業務,把那些不肯浪費資源的業主告上法庭。

 

結果,把法院弄到煩不勝煩,直至煩到有位明智的法官提醒政府,不要這麼熱衷把這類業主告上法庭,以收取罰款。因為,這類業主雖然違例──沒有依照地契及入伙紙的條文來使用物業,但由於社會環境已變,業主的做法其實比政府更能善用社會資源。之後,政府才逐步放寬了工業大廈的使用限制;但做法上仍相當被動,不敢大刀闊斧地去做。

 

到今年施政報告,曾特首才首次把善用舊工業區土地資源的問題,提升到重點政策的高度去考慮。這其實是二十年前就應該做的事。土地是香港最有價值的資源,但我們的政府,竟任由大量工業大廈丟空,而不設法改作其他用途,實在有點失職。今次曾蔭權能把過去政府在這方面的疏忽糾正過來,應該值得肯定。

 

然而,今次政府的政策,似乎仍未擊中要害。因為,政府釋放舊工業區潛能的方向,主要是方便重建與改裝,並沒有在土地用途方面,作大膽的突破。

 

現時舊工業區的土地用途,主要是規劃做工貿及商業用途。但現時實體經濟增長乏力,這類用途的需求很少,很難刺激起大規模的重建活動。即使有政府對六項優勢產業的政策傾斜,他們的新生需要,也只能用去舊工業區的一個極小的部分。這會導致政府的政策沒法收到明顯的成效。

 

其實,不用作甚麼專業的調查研究,明眼人都可以看到,現時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工商業用途的土地,而是住宅用地。住宅樓價急升,就是住宅用地供應不足的最好證明。

 

香港的住宅樓宇,近期吸引了不少內地投資者的眷顧。這批投資者的負擔能力,明顯高過本地的用家,以至本地人在競爭上經常處於劣勢。若果香港的住宅樓價,長期被內地投資者的購買力所扭曲,香港的本地人就可能變成只有條件租樓,沒有條件買樓。這不是香港市民最想看到的景象。

 

政府其實可以透過舊工業區的改造,把部分工業用地改作住宅用地(現在城規會也有這樣做,但比例太低),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工業區的重建一定可以比現有速度更快地進行,既可以滿足市民置業的需求,又可以增加庫房的收入,何樂而不為?

(轉載自20091016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15日星期四

C 觀點 : 曾俊華「輕傷不下火線」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637.aspx

香港年輕一代的讀者,可能不知道「輕傷不下火線」是甚麼意思。這句話其實出自革命戰爭時期中共戰士的自我要求──即使是受了輕傷,也不願意從正在交火的戰線崗位上退下來。

 

革命戰爭時期,中共要以小勝大,人力資源不足,當然希望戰士堅守自己的崗位,輕傷不下火線。但這句說話不宜由上司提出,因為這樣會有點不近人情,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去看,受傷的戰士是應該有醫治的機會的。因此,這句說話只好交給先進的積極分子提出,以行動作榜樣。

 

曾俊華今次心臟病發,死裡逃生,做完手術,沒休息幾天,出院後隨即上班,真有「輕傷不下火線」的風範,非一般的香港公務員可以做得到。

 

請勿誤會,我這樣說的目的不是想暗示曾俊華是疑似中共的地下黨員。因為「輕傷不下火線」雖屬中共用語,但這種行為卻不是中共獨有的「專利」,世界各地的偉人,在為自己的人民服務的時候,都會表現出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即使是歐美自由國家,也會在他們的文藝作品中,標榜這種精神。曾俊華能做到這樣,實在值得表揚。

 

香港司局長級的官員,雖已改為政治任命,但很多都未改公務員的心態。他們大都談不上有具體的政治理想,連特首也不外是想「做好這份工」。有病請假,於公務員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以曾俊華的病情來看,就算是回家休養足一個月,市民也不會認為過份。曾俊華今天的表現,說明他的政治問責意識,已超越一般公務員的層次。

 

我認識的同輩朋友中,出現心臟血管淤塞,需要通波仔的不少。一種是作例行身體檢查時發現的,這類人手術後多能如常工作,心態不受影響。另一種是像曾俊華今次那樣,事先並未察覺,要突然心臟病發,經緊急搶救,才死裡逃生的。他們身體雖然很快恢復健康,但心理狀況與人生取態多出現了重大的轉變。

 

有位企業的高級行政人員告訴我,他那次真是死過翻生,心臟亦已停止跳動,彷彿已去了另一個世界。他不知道這樣的事情下次幾時會發生,下一次是否也這樣好彩,有得返轉頭。所以他把工也辭了,覺得再去賺太多的錢也無福消受,不如去做一些以前想做,但一直未有機會做的事。

 

很明顯,曾俊華的取態與我這位朋友很不一樣。起碼他工作的目的一定不單是為了錢,人必須有更遠大的抱負,才會在受到死亡威脅後,更加感到任重道遠,來日無多,非加倍工作不可。

 

曾俊華今次的表現,坊間雖有不理解者,但基本上是欽佩為主,並沒有人覺得他在造作。如果他有意選特首,市民會為此多給他幾分。

(轉載自20091015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14日星期三

C 觀點 : 中共會揀黨員做特首?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622.aspx

無論香港人喜歡與否,香港的政治現實都是在中共執政下的有限度的港人治港。至於會否變成「幹部治港」,相信不會這麼快,不是中共不想,而是時機尚未成熟。

 

其實所謂「幹部」,即技術官僚是也。香港在殖民地時代,早已嘗過「幹部治港」的味道。當時,香港的主要官員都是從英倫派過來的技術官僚;由他們負責決策,再交華人公務員去執行。所以,基本上可算是英國幹部治港。

 

英國在香港可得的利益龐大,故遲遲不肯放棄這個殖民地。香港回歸的實質,是在中國執政的共產黨,以整體國力,不戰而屈人之兵,迫英國把在香港的執政權交出來。這權當然是交在中國共產黨手裡。因此,香港現時亦是中共執政;香港的基本法從屬於中國的憲法,特首須獲中央任命,才能行使治港權。

 

中共在大陸行的是中央集權制,直轄的省市幹部,皆由中央派遣,中央有權作出調動。從駕輕就熟的角度看,中共當然想用同樣的方式,在香港實行幹部治港。但中共很清楚,香港人對中共幹部治港,不但恐懼而且抗拒,硬去推行,不會有好結果,於是才會有「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的權宜之計。

 

現在回歸才十二年,應未有條件這麼快就推行幹部治港。因此,我估計中共不會在今天就推疑似的地下黨員當特首。以中共過去拒絕宋慶齡的入黨申請的取態來看,凡是中共想利用來做統戰的,中共反而不想他入黨。因此,中共不可能在現階段就推自己的地下黨員出來當特首。

 

香港的第一任特首是董建華,中共看中他,是因為他是商人,而且與美台關係都不錯,不似是中共的地下黨員。香港的第二任特首是曾蔭權,他是港英培養出來的高級公務員,熱衷接受英國皇室授勳,更加不似是地下黨員。我相信下一位特首亦不會是共產黨員。

 

梁振英現在已被抹紅為疑似地下黨員,等於已斷送了被中共看中做特首的機會,此之所以他會這麼緊張。看來,梁振英要等靠近2047時,才有選特首的機會了。

 

中共在香港已試過商人治港,又試過公務員治港,都不太成功。跟著還可以試的,已所餘無幾。梁振英過去熱衷於做專業人士的代表,大概有想過中共會接受專業人士治港這個理念。但本港的專業人士中,除梁振英外,看不到有誰會願意出來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再者,專業人士治港,十分老套,一點創意也沒有,中共不一定會用。

 

如果中共有信心的話,可以試下民主派治港。這樣,既可以讓市民看看民主派究竟有多少治港能耐;另一方面,亦可以令民主派切身感受一下,當身在其位時會受到些甚麼客觀環境上的制約。中共在港有駐軍,國力又已這麼強大,試試讓民主派治港又何妨?

(轉載自20091014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

C 觀點 : 參選這邊獨早?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597.aspx

下次特首選舉是2012年,距今仍有兩年多。在世界其他地方,甚少競選活動會在兩年多前這麼快就展開。原因很簡單,競選是一項需要集中力量全力以赴的活動,這麼快就發力,尾段可能已經乏力。況且,選民投票時很講那一刻的感覺,候選人兩年多前做過些甚麼,選民大多已經不記得了。再者,有意參選的人如果過早暴露了自己的心意,只會提供機會予反對力量早日作好阻止他上場的部署。太早見光,對有意參選者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其實,不單只參選者不會這麼快搞競選活動,選民也沒有太多的興趣去關注兩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更何況這疑似的參選人將來是否真會出來競選仍是未知之數,太早投入可能枉費心機。此之所以,連傳媒也不會太熱衷去報道兩年後才會揭曉的事。

 

不過,香港的情況很奇怪,猜未來特首的活動很早就展開,而且最熱衷的竟是民主派以及一向支持他們的傳媒。這就有點令我無法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很明顯與他們平時鼓吹的政治信念相矛盾。

 

按民主的信念,未來的特首應由市民的意願選出來的。民主派想猜特首的話,理應去猜市民的意願,而不是去猜北京的意願。然而,現時在談論的,竟都是北京的意願,好像在猜誰是「真命天子」一樣。傳媒所製造出來的氣氛,一如當年市民追看電視劇——「雍正皇朝」一樣。鼓吹這種封建意識,對爭取香港早日有更普及的民主選舉會有好處嗎?香港的傳媒,平時高舉民主旗幟,但一遇到需要報道具體事件時,一點也不民主的封建心態就表露無遺。其實,這類由子虛烏有的猜測所衍生出來的討論,根本不值得放在這樣重要的位置來報道。

 

民主派若是真心想搞2012雙普選的話,還管他北京屬意誰來當特首幹甚麼?為何不去了解一下市民想由甚麼樣的人來當特首?如果市民心目中未有具體的對象,作為香港主要的黨派,自己為甚麼不去推舉一些像樣一點的、有機會贏取市民支持的人出來競選?這才是對抗「幹部治港」的最有效方法。

 

可惜,現時民主派所著力的,不外是猜測誰有意圖下屆出來選特首,並質疑人家是否中共在香港的地下黨員,以「抹紅」達到「抹黑」的結果。這種做法,破壞有餘,建設不足;民主派若是跳不出這種自設的桎梏,很難真正為香港帶來民主。

 

現時香港民主派最需要做的,不單是拉對手下馬,還應該物色一個自己的代表人物出來參選特首,及早為他作好部署,爭取廣大的市民都來支持他。當他成為眾望所歸的時候,那就連北京也得認真考慮應否接受讓他來當特首。如果民主派不開始為此作部署,那爭取到2012年雙普選又有何作用?

(轉載自20091013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12日星期一

C 觀點 : 甘乃威有錯 但未必成罪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567.aspx

一直不想寫甘乃威事件,因為寫的人太多了。不過,我發覺很多評論對甚麼是道德上的過錯與法律上的罪行也弄不清楚,所以才在這裡作點補充。

 

從後果的角度來看,毫無疑問甘乃威自己也十分清楚,今次的確犯了很大的錯。這個錯誤,破壞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拖累了民主黨,最終甚至會損害家庭的和睦。然而,他的所作所為並不一定構成法律上的罪行。所以,建制派要求立法會展開調查,反而不一定會有甚麼結果,甚至可能會幫助甘乃威洗脫「罪行」。

 

其實,甘乃威最錯的地方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入選立法會,加上在雷曼苦主抗爭行動上立了功,令甘乃威自信心大增,以至行事上有失謹慎。這個錯失並非政治性的,其他政黨裡的人,一樣有機會犯類似的錯誤。

 

當男性自覺表現優於朋輩時,很容易誤以為身邊的女性對自己有好感,作出錯誤回應的機會亦因而大增。因此,甘乃威應該承認,自己對女性的觀察力的確有點不足。

 

甘乃威是有婦之夫,向其他女性示好,從道德的角度去看,當然有所虧欠,然而,在現今社會,婚姻已失去應有的神聖光環,婚後仍在婚外發展另類關係,已被某些人視作他該享有的選擇權,起碼不能被視作為一種罪行。

 

至於與下屬解約,法律上也沒有「有理」與「無理」之分,有足夠的提前通知,或付代通知金已可。我在商場上見過很多解僱事件,其實都與相處不融洽有關。相處得不愉快,又何必強求留在一起工作。我見過做足賢妻良母的女人,被丈夫要求離婚,亦見過工作有不錯表現的員工被僱主解約;法律對此亦無能為力。

 

當然,法律上有權做的事,並不等如是做得對的事。民主黨經常批評商界的僱主無良,但身為民主黨立法會成員的甘乃威,現在卻被發現與商界的無良僱主,亦只不過是一丘之貉。民主黨以後批評商界的時候,就很難再振振有詞了。

 

本來,向女下屬示好,甚至是提議一起上床,亦不能視作一種罪行。除非甘乃威在未得對方的同意下,強行作身體上的接觸。這個我相信甘乃威未必有做,否則受害人已經報警,而不用向民主黨投訴了。

 

性騷擾的另一種形式,是上司藉手上的權力向下屬施壓,企圖逼使下屬順從自己的意願。但今次甘乃威這麼乾脆就把下屬解僱了,變成想藉此去要脅下屬的機會也放棄了。因此,不似是在以權謀私,只是個人EQ不足吧了。

 

其實,面對甘乃威事件,建制派大可以袖手旁觀,任由傳媒去做醜人。立法會不去調查,民間可能還有更多的幻想空間。甘乃威的過失所造成的後果,現在大部分已無法補救,但查下去亦不容易入罪,無謂再浪費公帑與精力了。

(轉載自20091012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9日星期五

C 觀點 : 使用家傭 學問不少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542.aspx

昨文談及聘用家傭會影響正常的家庭倫理關係,有位出身於較有教養但相對富裕家庭的讀者來電補充了他的一些看法,值得與大家分享一下。

 

他認為,香港的中產家庭只是在經濟上突然具備了僱用家傭的條件,但在思想文化上卻完全沒有準備好。由於是透過立法製造出來的條件,所以來得很突然,一下子大批家庭都可以請外傭,故缺乏先行者的經驗積累,以致在如何善用家傭上,出了不少問題。

 

他說,以前的有錢人家,若不是暴發戶的話,可能走上幾代已嘗過處理家傭不當的苦果,都有很多不成文的家規,不但要求家傭遵守,還要求家庭新一代的成員也得遵守。

 

在他們家裡,家傭雖負責煮飯、洗衣服,但他們自己的房間,他們要自己負責弄得乾淨企理。每朝起床,得自己整理好床鋪,不可留給工人代勞。玩樂完後,也需要把玩具放回原先存放的地方,不能攤到一地都是,非常強調要有「執手尾」的習慣。

 

他說,他家中的成員對家傭都很有禮貌,叫人「做o」,都一家「唔該」前,「唔該」後,不會呼呼喝喝。但他們對家傭也有嚴格的要求,不會隨便放縱。家傭做得不足的,他們一定會指出,要求更正。這樣,家傭就會逐步認識自己應處的位置,並做足自己該做的事。

 

他們的家傭很清楚,誰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家中的少主,則不可以胡亂使氣。如果有違一家之主意願的,少主的要求也可以有所不依。家傭也得承擔部分家教的責任。

 

少主能夠自己做的事,會要他自己去做,以便他們長大後,會懂得自己照顧自己。有些東西不可以給少主吃,不是因為吃了有害,而是因為味道太好,應留給長大之後才去品嚐。否則一下子吃盡人間美味,以後還有甚麼好吃。此外,太奢華的東西也不可以供少主享用。其一是為了讓少主知道,世上有些東西得來不易,要懂得珍惜、懂得節儉。要少主努力讀書,將來自己有賺錢能力時,才可以買來享用。如果一開始就要甚麼就有甚麼,少主何來努力求上進的動力。

 

我相信這位讀者所說的,又是個別有教養的家庭的情況,並非所有聘用家傭的家庭,過去都這樣有家教;把子女縱壞的富裕家庭,過去一樣為數不少。不過,他家裡的那套家規,香港僱用家傭的家庭都值得參考。

 

我發覺,現時有不少僱用家傭的中產家庭,他們的子女,讀小學的仍不懂綁鞋帶,上中學仍不懂利用公共交通工具自己返學,出外留學仍不懂甚麼叫「水滾」,長大了,叫人做事仍不懂講「唔該」,偶不如意就大發脾氣,以致出社會工作後,人際關係總是處理得不好。這些都是聘用外傭的後遺症。可見要善用家傭,是需要有學問的。

(轉載自2009109am730C觀點)

 

2009年10月8日星期四

C 觀點 : 家傭扭曲家庭關係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1521.aspx

有人以容許輸入內地傭工會產生種種社會與家庭問題,而反對政府這樣做。然而,輸入外地傭工何嘗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其中有些可能更為嚴重。因此,我認為:若然政府已經容許外傭來港,就沒有理由禁止內地人來港做家傭;否則就有種族歧視之嫌。至於由此而產生的家庭問題,應交由決定請內傭的家庭自己去面對,政府又不是規定非請內傭不可,擔心得不償失的家庭,大可以決定不請。至於可能衍生的社會問題,則由政府去面對好了。如果問題愈來愈嚴重,發展至政府難以應付的水平,政府可以叫停,為來港傭工的人數設上限,但仍應該一視同仁,不應只限制個別地方的來港傭工。

 

以上是我認為政府在考慮應否容許內地人來港當傭工時應遵守的原則,但我自己則不贊成香港家庭輕率決定請傭工的社會作風,因為,我認為:在大部分情況下,家傭的存在,對家庭倫理關係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往往得不償失。

 

我結婚的頭兩年,就沒有聘用家傭,非因為經濟上負擔不起,而是因為我覺得這段時間屬新家庭的始創期,而這個家庭的始創人應是我與我的太太,若果我與太太都曾為這個家庭付出過努力,我們對這個家庭的感情就會深厚一些,若果大部分家務工作皆由外傭承擔,我們對家的感覺就會相對淡薄,家可能會降格為有傭工提供食宿的地方。

 

雖然,我得承認,在家務承擔上,我太太做得遠比我多,但我起碼也做得比後來有家傭的時候多,不能說我完全沒有付出過,現今的女孩子可能覺得這樣不公平,女方很蝕底,但是按我觀察,女方愈是願意承擔多一點家務,男方就愈有家有賢妻的感覺。這樣,家庭關係的牢固度就會提高。

 

我這種說法雖然政治不正確,但人類對家庭主婦的概念是極其根深柢固的,女權分子提出的新口號,並未能真正改變大部分人(包括女性)的思想, 一旦家庭主婦的角色大部分交給家傭去扮演,傳統的家庭關係就很容易被扭曲。

 

在一個沒有家傭的家庭裡,除了一般的家務需要夫婦合力去分攤外,更重要的是要承擔養育下一代的工作。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要忙於餵奶、換尿片、教子女講話、學行、陪子女嬉戲、休息、還要擔心子女生病、及安排治理等,工作極其繁重;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現時,這類工作很多已交給了外傭,以致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變得愈來愈疏離,溝通變得愈來愈不容易,之後就問題叢生,因此,我認為:即使在經濟上有能力請家傭,亦不宜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給家傭去做,否則正常的家庭關係就不容易建立起來。

(轉載自2009108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