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

C 觀點 : 佔領華爾街為何失敗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299.aspx

三月十八日,佔領華爾街運動半周年的當日,200名運動的中堅分子,返回紐約祖科蒂公園,企圖重奪這個運動的發源地,但被警方強硬阻止,七十四人因而被捕。這可能已是佔領運動最後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反擊,今後運動可能會日漸銷聲匿跡。

 

自從蘇聯陣營在九十年代初瓦解後,世人一度以為,唯有資本主義才能帶領人類進入美好新世界。金融海嘯使世人驚醒,原來資本主義已病入膏肓,無法持續發展下去。佔領華爾街運動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誕生的。社會上一批敏感度較高的前衛知識分子,如克魯明,東尼‧朱迪特等,率先對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進行了反思,並以一套新的詮釋企圖喚醒人們對拜金主義的迷信。他們認為,人類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的未來作重新的思考。

 

金融海嘯後,失業率高企,不少美國人的房屋被銀行強收,流離失所,心中充滿怨憤,成了反建制運動的新力軍。有了這個基礎,佔領華爾街運動,才能從網上討論開始,一呼百應,迅速演變成實際行動。

 

由於這場運動在開始時,無組織、無領袖、無計劃,人們覺得自然而然的活動必有其客觀存在的合理性,不少記者在報道佔領運動時都帶著幾分崇敬,令運動得到社會的基本肯定,亦令建制力量不得不加以容忍。所以運動在開始時遇到的阻力不多,發展得較為順利。

 

然而,正正因為運動缺乏組織,缺乏領導,予人烏合之眾的感覺,人們對運動的發展不敢寄予厚望。參加運動的,除了一批激進的知識分子外,大部分都是無業遊民,普羅大眾很難放棄工作與正常生活,長期參與佔領運動,以至運動無法真正大眾化。因此,運動的參與者雖然說自己代表著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但參加佔領運動的大部分都是美國的白人,在美國長期處於弱勢的黑人卻很少參加,使人懷疑佔領者是否真正了解被剝削基層的處境。一個群眾運動是否成功,關鍵是看它動員群眾的能力。佔領華爾街運動向全球蔓延的能力非常強,這反映資本主義的深層矛盾有全球的普遍性。但運動在社區內卻得不到多數人支持。有右派意見領袖戲言,如果說199,佔領運動的參與者,在社區內佔百分之一也不夠,他們得不到多數人的支持。

 

事實上,佔領運動的矛頭亦指得太廣,既攻擊金融業,又指向浪費性消費,連民眾在感恩節排隊買減價貨,也被視為跌進資本主義的陷阱。此外,他們又把矛頭指向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戰爭,引起美國國內的民族主義者的不滿。

 

這些都是佔領運動缺乏統一領導的結果。一個運動既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又四處挑釁不同的對手,在資源不足之下,還要搞長期佔領,焉能不以失敗告終。

(轉載自2012330am730C觀點)

 

 

 

 

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C 觀點 : 美國為何要鎮壓佔領華爾街運動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280.aspx

去年九月中開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不經不覺已逾半年。這個一度為全世界傳媒廣泛報道,並引起全球不少地方響應的運動,似乎已走向尾聲,起碼大部分傳媒已沒有興趣報道。

 

在佔領運動半周年的當天,大約有二百名運動的中堅分子,又再重臨紐約祖科蒂公園,企圖象徵式地重佔這個運動的發源地。但旋即招徠警方的阻撓,有74名示威者因而被捕。

 

相比去年11月的警方清場行動,今次衝突的規模已小得多。原因是運動能喚起的民眾已大不如前。大部分人已知道建制對這個運動的取態是絕不容忍,而反對力量又暫時未成氣候。

 

美國政府雖然在全世界鼓吹人權,認為應讓人民有集會與表達意見的自由;但在自己的國家,卻視乎集會的性質、言論的內容與針對的對象,並非一視同仁。

 

香港其實也有一批年輕人,模仿佔領華爾街運動,在滙豐銀行總部地下搭營,又煮飯炒菜,又唱歌奏樂,但香港警方卻一直未有去清場。為何美國政府的容忍能力竟不及香港?香港社會的自由空間看來比美國還要大,美國已非香港的學習榜樣。

 

其實,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的參與者,早已預期政府未必會容忍他們,所以在行動時盡量用非暴力手段,盡量不騷擾在佔領區附近生活的民眾,以免給警方口實。如果他們的抗議手法有幾分似香港的人民力量,相信美國警方早已出手。

 

由於美國警方一直都找不到藉口,最後唯有以維持廣場的清潔衛生的需要,進行全面清場。本來,搞清潔衛生,出動掃把、垃圾車、水與清潔劑已經夠;但美國警方卻出動防暴隊,以警棍與胡椒噴霧去驅趕手無寸鐵的集會群眾。

 

有大學的校警,對靜坐在校園內的學生,也出動胡椒噴霧;學生坐在地上動也沒有動過,警方卻噴完一轉又一轉。這樣的電視畫面,很多香港人都看得口定目呆。校園內也可以發生這樣的事,還有甚麼條件講學術自由?

 

美國政府對佔領華爾街運動這樣無法忍耐,是因為佔領運動所抗議的並非社會上的枝節小事,而是觸動了資本主義的根基——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平,讓百分之一的人掌控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命運。資本主義就是透過法律,保障資本擁有者的分配權與管治權,再以金融系統主宰全球的經濟發展模式。美國是這種發展模式的得益者,當然不想這種模式受到挑戰。

 

華爾街是金融中心的中心,佔領華爾街這句口號具有深刻的顛覆性與傳播能力,足以動搖資本主義建制的根基。美國政府作為建制的既得利益者,當然要防止這類思潮蔓延。

(轉載自2012329am730C觀點)

 

  

 

 

2012年3月28日星期三

C 觀點 : 梁振英當選對樓市的影響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256.aspx

梁振英在特首選舉中勝出後,很多記者都來問我,這會對樓市有甚麼影響。我的答案令他們有點失望,因為從他們的眼神與語氣中可以感覺得到,他們是期望我會給一個負面的答案。可能在他們的心目中,既然地產商這麼不喜歡梁振英,那梁振英當選後對樓市應該不利才是。但我的答案是梁振英當選可能會對地產商不利,而不是對樓市不利。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已指出,梁當選後會收緊對一手樓銷售方式的規管,以及把土地資源優先撥去建公屋與居屋,而不是給地產商圖利。前者只會令地產商在賣樓時綁手綁腳,但消費者卻因而獲得更好的保障,一手市場只會比之前更健康。後者則會令地產商拿到土地資源的機會減少,新盤供應減少後,私人樓宇的價格將易升難跌。

 

有人擔心,梁振英除了增加公屋及居屋用地外,還會增加私屋用地,那就會對私人市場也有影響。但香港的可供發展的土地愈來愈少,填海要考慮對白海豚與寄居蟹的影響,開山又會破壞郊野公園,重建又要考慮保育問題,增加市區地積比率又怕造成屏風樓,擋住山脊線;如果優先發展資助性房屋,就只好削減私人市場的供應。

 

因此,未來香港的房屋供應雖然會增加,但增加的主要是公屋與居屋,而不是私屋。入住公屋與居屋皆需符合一定的資格,這批人本身就不是私人市場的潛在客戶,即使被大量吸納,也不致對私人市場有太大的影響。

 

我不相信梁振英會重推八萬五政策,因為歷史證明把樓價大幅壓下來對香港沒有好處。香港已有超過一半的家庭擁有自置物業,其餘的大部分住在政府的資助房屋裡,租住私人物業並想置業的家庭不足10%。沒有理由為了幫助這10%的家庭,而要把私人樓宇的價格整體都壓下來。這樣不但會傷及很多小業主,而且做起來難度極高;不如集中力量優先發展資助性房屋。政府需要解決的是住屋問題,而不是樓價問題,沒有必要非令大量小業主資產貶值不可,這只會令特首民望大失,梁振英應該不會這樣做。

 

再者,私人市場的價格,由眾多的市場參與者所決定,而不是由個別官員所決定。至於市場參與者會有甚麼行為?會作怎樣的選擇?則由他們的處境所決定。

 

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香港的小業主有60%已供完樓,在經濟上他們大部分都有能力換樓──賣了原有單位就有首期,餘款可以分期供。這批小業主,現在很多還住在四五百呎的小單位裡,對居住環境不太滿意。他們已有物業,不可以申請資助性房屋,只可以靠私人市場去解決問題。因此,香港的私人樓宇市場,潛在著大量有效需求,足以令樓市興旺一段很長的時期。

(轉載自2012328am730C觀點)

 

 

 

 

 

 

2012年3月27日星期二

C 觀點 : 梁振英將主攻房屋問題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229.aspx

香港的一些商界人物,對唐英年的支持,可謂始終不渝,並未讓人成功箍票。過去他們多躲在幕後,今次卻高調地走到台前,顯示他們已經明白,香港的遊戲規則會變,若果他們不組織起來,以一個獨立的政治力量去參與的話,他們將無從保護自己的利益。

 

香港的商界今次會這樣做,可能已意識到,梁振英上台後,會按中央的意思,着手處理香港的深層矛盾──大財團與小市民之間的矛盾,以及官民之間的日益對立。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商界的利益可能會被犧牲。

 

梁振英要解決這些矛盾,不能蜻蜓點水那樣,四處去着墨,而要抓住一個主要矛盾,然後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把主要矛盾徹底解決;這樣,其他的枝節矛盾就會迎刃而解。

 

梁振英認定的主要矛盾,應該是地產商與市民的矛盾。這並非因為他是測量師,處理地產問題是他的強項,而是市民大都認為這是香港社會的問題所在,他別無選擇。

 

香港的反建制派,已成功令市民把社會矛盾聚焦在「地產霸權」上。梁振英知道已不可能要市民相信香港沒有地產霸權,那就只能正面去迎戰,削減香港地產商手上的權能。

 

對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的規管,新政府將從嚴處理,出術的地產商會受到嚴處,我們做地產代理的,對此已有心理準備。

 

地產商如何賣樓,市民是可以接觸得到的。即使有些傳媒為了廣告收益不敢全程報道,市民也可看得到。而這裡的確存在着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梁振英在這裡着墨,最容易看到成績。地產商可不要因為梁振英說願意請他們喝啤酒,就以為梁為了與商界修好,而放他們一馬。梁振英現在最需要的是爭取民心,而不是坐他們的順風飛機。

 

此外,在土地資源的分配上,新政府可能優先照顧市民住屋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地產商賺錢上的需要。新的土地供應,會先拿來建公屋與居屋,然後才照顧私人市場;但賣給地產商的價錢則不會平;林鄭月娥之前已說過,地產商若出不到政府心目中的價,政府寧願把土地用來建公屋與居屋。

 

香港的樓價貴是貴在地價,建築費並不貴。因此,政府建公屋、居屋,花費不會太多,只要願意拿出一些土地資源就是了。但這會影響政府的財政收入,這要看新政府怎樣去平衡了,以中央政府現時的做法,是任由地產商叫救命,也不放鬆對樓市的調控。梁振英緊跟中央的政策,看來亦會寧願犧牲庫房收入,也要優先處理市民的住屋問題。香港有大量財政盈餘,這些錢新政府花得起。

 

香港輿論要求政府有為,梁振英本身就是一個有為的人。他會打蛇隨棍上,乘機由政府包攬更多的住房供應,不再依賴私人市場。這樣,香港人就得像新加坡人那樣,把希望寄託在政府身上。

(轉載自2012327am730C觀點)

 

 

 

 

2012年3月26日星期一

C 觀點 : 梁振英當選之後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196.aspx

一如本欄所料,特首選舉由梁振英勝出。各公務員團體旋即發表聲明,會保持政治中立,並協助新特首做好香港的管治工作,繼續為市民服務。如此看來,即使有人對梁振英很不滿意,但梁振英成為下屆特首的事實,勢難逆轉。

 

梁振英今次只得票689張,六成支持度也不夠。但這是中央容許有兩個建制派代表參選的必然結果。這種情況下合理過其中一個獨取九成選票。香港社會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力量,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團。將來有全民選舉時,選出的特首,可能也只有一半多一點的支持度。民主國家的情況大體如是。

 

有人擔心,梁振英當選後,不會如上兩任特首那樣有蜜月期。我覺得這是好事,這可逼新特首戰戰兢兢地上任,不敢怠慢人民的要求。沒有民望作依賴的特首,就只能靠實幹去扭轉民望不足的處境,對市民不一定是壞事。

 

香港的商界,是社會的既得利益者,他們的政治取態傾向保守,因為只要盡量不變,他們就可以繼續得益。他們支持唐英年,是因為他們知道唐英年不會大變,這是他們利益的最好保障。

 

梁振英為了不嚇怕商界,也只敢說穩中求變。但商界聞變則驚,覺得一變就會有風險。他們知道梁振英民望不足,為了爭取民望,勢必會打民意牌;很可能會削商界的利益,去討好市民。

 

回歸以來,中央為了在香港繼續推行資本主義制度,一直都盡量籠絡商界,保障他們的利益。然而,這種做法予人只顧商界不理普羅市民的感覺,甚至會以為中央與商界勾結。

 

回歸以來,中央與港人的關係,不但未有改善,反有惡化跡象。中央不想這樣下去,那就只能求變。但香港的商界卻不想變,那中央就只好寄望給想變的梁振英。中央的這種取態,在唐英年的民望每下愈況,回天乏術後就更加明顯,變成不二的選擇。

 

回歸以來,中央在經濟政策上不斷向香港傾斜,自由行、 CEPA 、放企業來港上市,讓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在在都是向港人輸送利益;但港人好像一點也不領情。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這些利益大部分為商界取去,小市民分到的很少。所以有人想透過把利益重新分配去改善中央與港人的關係,並以此去爭取中央的信任。

 

商界意識到自己的利益可能被損害,才會組織起來,企圖與中央討價還價,亦是基於這個原因。看來,今後香港的商界不可以靠中央來照顧他們的利益。他們需有真正代表他們利益的政黨,並透過選舉遊戲,令自己的利益在政治上得到保障。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由黨。

(轉載自2012326am730C觀點)

 

 

 

 

 

 

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

C 觀點 : 商界跳上政治舞台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164.aspx

唐英年雖予人的印象不善辭令,但在今次特首選舉的答問大會上,他的議題卻最能挑起政治漩渦。相信每次他出席答問大會前,都有人為他作準備;所以他所說的並非他個人自己的意見,而是代表著商界某一個圈子的人的利益。

 

今次唐英年在商台續約與23條示威問題上,對梁振英反咬一口,看來亦是早有計劃的,而不是一時衝動的氣話。電視台有重播他說這段話的畫面,證明他是一面說一面看「貓紙」的。這些「貓紙」是誰為他準備的?究竟想向社會傳遞一些甚麼訊息?

 

香港的商界一向奉行「富不與官爭」的原則,在殖民地時代,他們緊靠港英政府,一回歸就轉向北京朝聖,盡量與北京站在同一條陣綫。所以,商界過去在很多問題上,立場都是與北京十分接近的,所以泛民一直稱自由黨為保皇黨。由此可見,唐英年對梁振英的攻擊,並不反映商界的一貫立場,而是反映商界的新近立場。此之所以,社會上才會有唐英年倒向泛民的說法。

 

唐英年背後的商界很多都是大地產商,照道理是不會倒向主張要打倒地產霸權的泛民的,兩者的利益立場與政治信念都相距很遠。因此,唐英年今次的舉止確令很多人感到驚訝。

 

這分明是一場戲,問題是這場戲究竟是唱給北京看的?還是唱給社會看的?

 

如果是唱給北京看的,那一定是商界感到自己的利益備受威脅,沒有得到好好的照顧,否則不會鋌而走險。近期,香港剛通過對最低工資的立法,又在進行反壟斷與規管一手樓銷售的立法,這些都是令商界感到利益受損的。他們擔心北京會為了民意,不再維護商界的利益,所以借可能會倒向泛民向北京施壓。如果真是這樣,香港商界的膽子可真不小。

 

香港商界這樣做的另一個可能性,是他們決心今後以一個獨立的形象跳上政治舞台。他們感到香港的民粹主義抬頭,社會上仇商仇富的意識強烈,北京已不可能不理民情地去維護商界的利益,他們必須有一個強大如美國共和黨一樣的政黨,去維護商界的利益。但要做到這樣,商界首先要洗底,要洗脫保皇黨的形象。

 

2017年可能會一人一票選特首,之後立法會也可能不設功能組別,商界應該意識到,香港的遊戲規則將會出現徹底性的改變,如果自己仍抱殘守缺的話,勢將被踢出歷史舞台。繼續做保皇黨,就可能連黨魁也沒法當選作立法會議員。那香港遲早民粹主義當道,商界一定沒有好日子過。

 

在這種形勢下,香港商界只好趁特首選舉,重新為自己定位,展示自己獨立的一面,希望在以後的選擇遊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轉載自2012323am730C觀點)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C 觀點 : 特首選舉背後的角力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140.aspx

今次特首選舉,戰況比前激烈。有人認為這是中央未有及早作傾向性的表示的結果。亦有人認為,中央未有清楚表示,是因為派系之間有權力鬥爭;香港選情緊張,乃中央權力鬥爭的反映。

 

然而,有關中央權力鬥爭的消息,很多時只是捕風捉影式的猜想,並無真憑實據;而且消息混亂,前後不一致,很難盡信。這些消息一時指唐英年有太子黨支持(唐也是太子爺),而梁振英則獲團派支持;但一時又指唐英年是江澤民欽點的,而梁振英則受習近平器重。然而,習近平本身就是江澤民隔代指定的接班人,不似會為了梁振英而改投團派。有報紙甚至引網上流傳的消息,說北京發生兵變,挺梁派已取得勝利。

 

我不相信北京有兵變,但相信唐英年確已失去勝出機會;唐英年在競選辯論上的表現,已令中央沒有人敢繼續挺唐;原先挺唐的商界,亦不得不轉投梁營。

 

中央過去的權力鬥爭,皆是以黨的利益作大前提下進行的。若果有一派為了內鬥而不顧黨的基本利益,只會成為對手攻擊的口實,難有勝出的機會。可惜唐英年今次在攻擊梁振英時,誤傷了中共的基本利益,犯了中共權力鬥爭的大忌。

 

不難想像,梁振英曾在行政會議內表達過對商台續牌的保守意見;以及在處理反23條的示威者時傾向使用更強硬的手段。這可不是梁振英個人的意見,而是中央的取態。唐英年作為建制派的一員,過去也是這樣取態。現在唐英年竟在這兩個問題上對梁展開攻擊,豈不是等同要與中共對著幹。這究竟是唐英年個人的一時衝動,還是代表他背後那一圈子的商人,也認同他的取捨?

 

商界似乎在今次選舉中站得比較前,一些有頭有面的商人都一早高調地為唐英年站台。原因是他們擔心梁上台後會推行對地產商不利的政策。梁振英比較聽黨的話,而現在黨內當權的,其實都傾向打壓地產商以紓民怨。香港的地產商眼見內地的同行都沒有好日子過,所以極需要在特區政府內有可靠的代理人為他們向中央爭取利益。這項工作梁振英與何俊仁都做不到,所以他們只能押注在唐英年身上。

 

但唐英年竟不知分寸,為了攻擊梁振英,不惜與泛民站在同一戰綫。這必然令背後支持他的商界也十分難為。最後可能要反戈一擊,以保自己的清白。

 

梁振英手上已有305張提名票,再加上民建聯和工聯會的120票,人大政協的35票,中企協會的13票,尚欠128票才過半數。在西瓜靠大邊的形勢下,梁振英在今次選舉中勝出的機會已比其他兩位候選人高。

(轉載自2012322am730C觀點)

 

 

 

 

 

 

 

2012年3月21日星期三

C 觀點 : 內地樓價怎樣才合理?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123.aspx

溫家寶總理最近多次表示,內地樓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不能放鬆,否則之前的努力就會白費。然而,怎樣的樓價才算合理呢?這個問題應由誰來作判斷?

 

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判斷。未買樓的年輕人當然希望樓價愈低愈好;但買了樓的人可能會有相反的想法。作為國家總理,心目中的理想樓價水平。應是國人可以負擔得起,並且有利於經濟持續增長。

 

中國這麼大,人這麼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經濟發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水平,因此,不同的城市會有不同的樓價;應怎樣決定哪些人可以住在哪個城市?買甚麼級數的住宅呢?

 

如果沒有戶口制度,人民可以自由遷徙的話,樓價的高低就會成為一種篩選機制,以決定誰可以住在上海,誰可以住在武漢,誰只能留在大寨。自由國家大體都這樣做,英美政府就不見要壓低倫敦與紐約的樓價,以讓原先住在那裏的人可以負擔得起;他們甚至不介意讓外國人「佔住」了他們最好的地區,而本地人反要搬去偏遠的市郊。

 

中國行社會主義制度,領袖要為人民謀幸福,有責任讓人民都買得起樓,以至國務院總理亦得為此費煞思量。可惜,用長官意志代替市場作篩選,效果不一定更好。

 

早前,曾有內地官員認為,樓價要跌至09年初的水平才合理。這豈不是要樓價下跌三至五成。如此大規模的資產蒸發,社會承擔得起嗎?人民可能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在外國,樓價很多時只是人們入息中位數的35倍;香港與內地則在815倍之間。所以有人覺得香港與內地的樓價高得有點不合理。但這可能反映中國人對地產投資有較高的偏好。再者,外國的經濟增長已經放緩,而香港與內地增長得較快,樓價較高可能是投資前景較佳的反映。正如股市的P.E.有高有低一樣,不能說P.E.10倍的股價一定比P.E.20倍的股價更合理,還得看公司的發展前景。

 

內地有些官員認為,應把樓價的升幅控制到與經濟的升幅同步。但買樓的人通常是社會上做得比較好的那批人,他們的收入增長通常高過一般的經濟增長。因此,樓價增長得比經濟增長快並非不合理;硬要把樓價壓下來去益那批收入較高的人,反而更不合理。不先劫富,政府那有錢濟貧?收入少的人可能連政府補貼的福利房的機會也要失去。

 

由此可見,要官員去決定甚麼才算合理樓價本身就不可行。改革開放前,一切價格皆由政府控制,當時價格雖平,但物資缺乏,人民的生活更不好過。希望中國不要走回頭路。

(轉載自2012321am730C觀點)

 

 

 

 

 

 

 

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C 觀點 : 宏觀調控勝微觀規管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097.aspx

在社會普遍不滿下,政府決心立法對一手住宅物業的銷售進行全面細緻的規管;從售樓書的說明,廣告的手法,示範單位的標準,售樓面積的計算,成交前的披露,每次發售的起碼數量,以至發售時的程序,都有具體的監管。但我擔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產商遲早又會找到方法轉空子。

 

政客在倡議立法規管一手樓銷售時,常以金融市場的規管作例子,要求政府對地產市場的規管也要向金融市場睇齊。然而,學足金融市場的做法就會有成效嗎?答案看來是否定的。

 

以新股上市為例,要求披露的資料不可謂不詳盡,所以招股書印得比字典還要厚,而買股票的人絕大部分都沒有看過;得益的只是一批律師、會計師、銀行家等,為了符合愈來愈嚴謹的要求,非得增聘這類專業人士不可。此外,社會還得成立監管機構,以監管這批專業人士的工作,社會成本因而大大增加。

 

有些公司上市,不外集資三幾億元,但招股的費用已超過一億。這麼高的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還不是申請股票的人有份付出的。所以監管愈細微,投資者的得益愈少。

 

監管嚴謹還會產生另一種後果,就是會為那批專業人士鍛鍊出一身翻牆武功,成為走法律漏洞的專家。金融市場早已成了騙子樂園,龐兹、馬多夫之類的人,不會因監管嚴密而不再出現。美國的監管可謂極之嚴密,但上當的人卻遍及全世界,從牛頭角順嫂到冰島漁夫,都買了迷你債券。可見議員倡議的金融市場監管方法,並非學習的好榜樣。此之所以,港英政府一直反對立法規管地產市場。

 

再者,嚴格規管並不能解決供應不足,樓價高企,市民生活無法改善的問題。地產商在奇貨可居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用絕對的優勢壓倒小買家。

 

香港的消費者不蠢,他們為甚麼為了買新樓,願意排隊等三五個鐘頭,等到三更半夜也要等?為甚麼看一看示範單位,也要先去銀行打五十萬元本票?為甚麼要買C座必須先買個A座?為甚麼價錢都未知就願意「預留」?為甚麼明知「發水」都要買?原因只有一個──「唔買就冇」。

 

因此,可以預期,若是今後一手市場的供應仍是不足夠的話,一樣會有買家願意配合地產商去走法律罅,而不是告發地產商。

 

相反,若是政府真的肯增加土地供應,令地產商之間必須展開激烈的競爭,那地產商就一定不敢待慢買家。如果地產商之前開的盤貨尾未清,新落成的盤又陸續有來,他們不但不敢操弄買家,還會想出種種優惠去吸引買家。所以,與其花心思去制訂嚴謹的規管方法,不如締造一個宏觀的市場環境,令地產商非善待消費者不可。

(轉載自2012320am730C觀點)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C 觀點 : 規管一手樓 有政治考慮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073.aspx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草案》將於本周三交立法會首讀,預期當可輕易通過;因為直到目前為止,立法會內並無強烈的反對意見,連一向維護商界利益的自由黨,今次也不敢明目張膽出來撐地產發展商。

 

這樣一致的情況在立法會非常少見,反映地產商過去在一手住宅物業的銷售手法上,確是犯了眾憎,以致民情洶湧,整個社會都覺得非全面加以監管不可。

 

有關地產商銷售手法不當的問題,多年來我一直有在本欄提醒地產商,告知他們這樣任意操弄消費者是不會為社會接受的,如不趕快自律,最終會被他律。而負責他律的立法會議員,為了順應民情,一定會從嚴不會從寬,屆時一定會更不好受。

 

現在,這一天終於到來了,地產商雖然四出活動,希望扭轉局面,可惜為時已晚。法例通過後,一手樓的銷售方式將被監管得十分細微,而且會動輒得咎,嚴重的還會犯上刑事責任。

 

今次立法會的涵蓋範圍非常廣泛,從售樓書的說明、廣告宣傳的手法、示範單位的標準、售樓面積的計算、銷售前的資料披露、每次發售的起碼數量,以至發售時的具體程序,都是細微的監管。地產商如果想出術,短期內應該不容易找到空間。

 

在港英時代,政府一直避免以這樣細微的立法去規管市場。原因是立法比較死板,要修訂程序繁複,如果環境轉變後,想改也不容易。再者,執行法例是有成本的,這些成本最終將轉嫁在市民身上。市民要付的整體代價只會比前更高。

 

特區政府的高官,大部分都是港英時代遺留下來的,他們的思路應該未有多大的改變,相信他們原先不傾向用立法的手段去解決問題的。今次立法從嚴,主要是出於政治考慮,甚至是受到北京的影響。

 

中大的社會調查顯示,香港社會有三大矛盾,其一是貧富懸殊的矛盾,其二是小市民與大財團的矛盾,其三是市民與政府管治的矛盾;而這些矛盾的聚焦點,正是反映在市民對「地產霸權」的不滿上。

 

在政客與傳媒的渲染下,市民很容易把問題簡單化。地產商那麼多錢,他們的錢一定是從平民身上剝削得來的;地產商能夠錙銖盡取,一定是受到政府的包庇。地產商能夠肆無忌憚地操控一手市場,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為了避免社會矛盾都演變成官民矛盾,政府必須洗脫與地產商勾結的罪名。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一手物業的銷售規管上立法從嚴。正巧北京亦把嚴控樓市作為紓緩社會矛盾的手段,特區政府自然有樣學樣,以便述職時好作交代。

(轉載自2012319am730C觀點)

 

 

 

 

 

 

 

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

C 觀點 : 免費報已難容新來者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026.aspx

昨文預期,傳統收費報的生態環境正在不斷惡化,加價不但改變不了環境上的大趨勢,甚至可能觸發讀者乘機改變忠誠已久的買報習慣,令生存空間更為狹窄。他們可能遲早加入免費報紙行列。

 

不過,現時才想加入免費報紙行列,已沒有am730創辦時那麼容易。當時,香港只有一份免費報──都市日報,他們只在地鐵站內才取得到,其他地方尚有很多未接觸過免費報的讀者,外國的經驗證明,一個城市可以有六七份免費報,在地鐵外派一樣可以生存。所以,我創辦am730的時候,心裡仍是覺得比較踏實的。

 

現時香港已有六份免費報紙──都市、頭條、am730、英文虎報、晴報、爽報,只有頭三份才有錢賺,其他的還在掙扎。新加入者已不可能找到處女地。

 

其他城市或許可以有六七份免費報,但他們的發行量一定沒有香港那麼多。現時頭條與爽報每日各發行90萬份,晴報50萬份,am730與都市各40萬份,虎報20萬份,合起來330萬份。連同100萬份收費報一起計,香港每日有430萬報紙,而香港的勞動人口才373萬,一人取一份也有多。

 

一份免費報,如果只求生存與有錢賺,根本不用一開始就發行太多。當年都市發行不足30萬份一天的時候,已可以有錢賺。只是出現頭條之後,免費報的生態環境才出現變化。

 

頭條財雄勢大,可以不計成本,食盡市場上所有的剩餘空間。他們訂新印刷機,只要有人願意索取,就盡量加印,至於能否收到廣告費,則留待將來有了讀者再去爭取。這樣做不但可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還可以提高新加入者的門檻。

 

到爽報也加入免費報行列時,為不輸蝕給頭條,一開始就在發行量上與頭條看齊,頭條印90萬,爽報也印90萬份。

 

這樣雖可以先聲奪人,卻一開始就得高成本運作。嚇到一些傳統收費報,不敢輕易再加入這個行業。

 

即使是發行量少一點的晴報,要生存也不容易。晴報現時每天發行50萬份,很明顯是要騎住都市與am730。但每日的廣告卻只有十餘頁,遠遠未足以抵消成本。

 

以每份成本1.5元計,發行50萬份要75萬。以每頁廣告2.5萬元計,10頁才25萬。即是說每日可能要損失50萬。一個月有20個發行日,一個月要蝕1,000萬,一年要蝕1.2億。這樣的燒錢速度,傳統的收費報很多都玩不起。

 

免費報紙要生存,起碼要一半內容配一半廣告,現在兩份新免費報都是廣告還比內容少。對讀者來說是好事,但長此下去就會難以生存。現時,他們要增加廣告量,可能還有空間,但將來要增加每頁廣告的收費,難度就會更高。因為這還得看競爭對手會否打減價戰。

 

由於新加入者──爽報與晴報,現時尚處於虧損狀態,其他想加入的傳統報,短期裡應不敢輕舉妄動。

(轉載自2012316am730C觀點)

 

 

 

 

 

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

C 觀點 : 傳統報紙為何久未加價?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9006.aspx

香港的傳統報紙自2000年以來一直都未有加價,據說最近已有默契,打算在本月份齊齊加價一元,至每份七元。

 

香港雖未有競爭法,但行業性的價格協議已被社會視作不道德行為,傳媒對此批評甚烈。想不到作為傳媒的報業,在處理自己行業的訂價問題時,至今仍採取先有協議,才齊齊加價的方式。其身不正,又如何理直氣壯去批評電訊業、超市與油站等行業?

 

有報業的負責人解釋,說報業的環境特殊,如果不是齊齊加價,率先加價報紙的讀者就很容易會流失給未加價的報紙。所以,除非先有協議,否則沒有人敢率先行動。

 

這個說法根本不成立,因為所有行業都有同樣的同業競爭問題。如果報紙擔心率先加價會失客,難道其他行業就沒有這個風險?如果傳統報紙做出這樣的行為可以臉不紅,心不跳,還好像很有理由一樣,那豈不是行行都可以搞價格協議?這豈不是剝奪了消費者享受競爭帶來好處的機會?

 

其實,單從產品在質素上可造成的差異程度去看,報紙之間的差異一定大過不同牌子汽油的差異。

 

如果不同的超市用同一樣的價錢,賣同一牌子的商品也被報紙批評,那不同的報紙長期都賣同一個價錢豈不是更應受到批評?可是社會上敢於批評報紙的人甚少,因為他們手持的公器殺傷力非凡,人皆畏之。

 

傳統報紙的銷量差異很大,由每日發行幾十萬份到幾萬份都有。這其實已反映讀者對不同的報紙存在着強烈的偏好,銷量大的報紙沒有理由對自己產品的質素這麼缺乏信心。

 

現在他們有條件加價也不加價,寧願遵守價格協議,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會令辦得差的報紙劣勢更為明顯。因為在價格一樣的情況下,消費者就更傾向買辦得好的報紙。

 

不過,亦有行內人士告訴我,銷量多的報紙現時已沒有視銷量低的報紙為競爭對手。因為這些小報的讀者有限,即使把他們全部爭取過來,於大報的幫助也不大。

 

大報現時最感到威脅的是免費報紙,因為他們的讀者正不斷流失給免費報紙,而他們卻束手無策。

 

《蘋果日報》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才會出一份免費的「蘋果小報」,去搶仍在賺錢的《蘋果日報》的生意。這樣,起碼可以用《爽報》去兜住一些從《蘋果日報》流失的讀者。

 

以現時的競爭形勢來看,傳統報紙根本沒有條件加價,因為加價,即使加的比例很小,也會觸發讀者去重新檢討原有的買報紙習慣,可能有人會乘機給自己藉口放棄對「老伴」的忠誠。因此,加價絕對不是上策,因為加錯了是不能回頭的。忠誠破了一次,就會失去再守的價值。傳統報紙不如一次過減價六元,齊齊加入免費報紙的行業。我對此已作好心理準備。

(轉載自2012315am730C觀點)

 

 

 

 

 

 

 

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

C 觀點 : 樓市小陽春完了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8986.aspx

近日樓市二手市場的交投有回落跡象,有評論認為小陽春已經完結,樓市又會進入寒冬,前景不容樂觀。我不認同這種看法。

 

其實,自去年歐債危機以來,已不斷有人認為:自2003年以來的樓市上升周期已經完結,樓價將拾級而下,跌幅可高達三至四成。而我則認為那只是上升中的一次調整,跌10%15%就可以找到支持位。現實是股價因歐債危機一度跌了三成,但樓價卻跌不過10%已經反彈。

 

淡友認為這次反彈是季節性因素所造成,只是一個小陽春。但今次小陽春卻持續了個多月,比一般的兩三星期長得多。而且今次帶動樓市反彈的主要是中小型住宅,買的主要是用家,市底相當堅實,並非純靠炒家起哄。

 

上周十大屋苑的交投,雖見回落,但原因並非市場已缺乏買家,而是因為二手市場的小業主已紛紛反價,筍盤已所餘無幾。另一方面,在一手市場卻還有一些尚未加價的貨尾盤出售,買家於是轉投一手市場。

 

上星期大圍就有一個早已開始發售的樓盤,兩天裡就賣了二百多套,比平時每天只賣十套八套的速度賣快了很多。由此可見,市場的情緒依然十分高漲。

 

從圖表上看,現時樓價又再逼近97年的歷史高位,當會有一定的心理阻力;但這個阻力位應不難衝破,因為以當前的形勢,樓價真是易升難跌。

 

中國經濟依然增長不俗,7.5%的增長已高過全球大部分國家,香港當可分到一杯羹。再者西方各國還在大印炒票,人民對持有貨幣都不太放心,樓宇仍是最受歡迎的儲存財富工具。再者,銀行最近又熱衷於按揭生意,新的減息戰已經展開;有意置業的買家,會獲銀行的支持鼓勵。因此,即使有額外印花費措施的阻嚇,用家與長綫投資者應不會太受影響。

 

據最新公布的2011年人口普查資料,全港共有236.8萬個家庭,其中123.3萬個(52%)已擁有自置家居。在這批已置居所的家庭中,有74.1(60%)已供完樓,沒有欠債,有條件更換更好的居住環境。

 

至於那些尚要供樓的業主,統計顯示,他們每月供樓的中位數只是入息20%。由此可見,香港人供樓供得很辛苦的說法,只是一種錯覺,有以偏概全之嫌。

 

以國際水平而言,一個城市能有52%的家庭自置居所,其中60%已不用供樓,而要供樓的也只需動用入息的20%,狀況已算十分良好,該潛藏著極大的換置更佳居所的能力。

 

近年香港的土地供應偏低,每年只有一萬五千個左右的單位落成。單要來滿足那批已供完樓的業主換樓需要已不容易,遑論那些來自內地的投資者。因此,農曆年後的小陽春或會完結,但樓市上升的主趨勢應不會這麼快就乏力。

(轉載自2012314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