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星期二

C 觀點 : 香港還有創業機會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4018.aspx

昨文批評新一代香港人怕辛苦、怕壓力、怕冒風險,故很少肯自行創業。或者有人覺得這種說法不公平,因為不是新一代的香港人不肯出來創業,而是客觀的環境變了,現時要出來創業,並不那麼容易。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早年,香港的商場尚處於戰國時代,行業裡還未出現龍頭大哥,新舊公司的差距不如今天那麼大,故新公司較易打入市場,甚至有機會超越先入場的行家。

 

然而,今天的競爭形勢已不一樣,法例對行業的規管大都比以前嚴密,令入場的門檻大為提高。這令到已建立地位的公司,優勢更為明顯。新公司若想硬碰,等同以卵擊石,令到很多想加入的人知難而退。

 

不過,今日創業亦有比以前更有利的條件。首先,以前香港人想積累資金並不容易,因為收入僅夠基本開支,要省吃儉用也不容易。現時,普通家庭都多少有點積蓄,關鍵只是願不願意拿出來去冒風險罷了。

 

此外,這一代香港人多少都讀過一點書,不似以前,盲字都不認識一個,就要出來創業。再者,現時從商很容易就找到專業協助,不像以前,收到封英文信,也不易找到人識解。

 

有人說,現時舖租貴,根本無法經營,但誰說創業一定要租舖,我認識的上一代創業者,甚少一開始就租舖的;大都是賣街邊,要走鬼的;家裡有個電話已屬條件不錯了。

 

其實,香港今天的商機不比六七十年代少。當年中國又窮又自閉,現在卻是全球發展得最快的地區。全世界的商人都蜂擁去中國尋找機會,香港應該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新加坡就羨煞香港有這樣的優勢,我們只是未曾充分利用這個優勢罷了。

 

至於那些已發展成巨無霸的行業大哥,其實並不那麼可怕。老子說:「壯則老。」公司大到一定的程度都會老化,都會因迷信過往的成功經驗,而逐步失去學習與適應能力,最後被淘汰出局。歷史都是後浪推前浪,新人換舊人的。年輕人何需妄自菲薄,批評自己生活的年代已再沒有創業的機會。

 

其實,並非所有年輕人的取態都是那麼悲觀的。今日為了搞《am730》創業基金,我接觸了一批有心幹一番事業的年輕人。他們的特色是不怨天尤人,不會認為如果社會不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他們就幹甚麼都沒有用。

 

他們明白,世上不可能存在著一種完全符合自己理想的客觀環境;與其等好環境出現,不如改變自己去適應現有的環境。改變自己應該比改變世界容易,如果連自己也改變不了,怎去改變由這麼多人組成的世界?

 

有這種想法的人,雖然不一定成功,但起碼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不至讓寶貴的青春在怨恨與憤懣中白白流失。

(轉載自2011531am730C觀點)

 

 

 

 

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C 觀點 : 香港需要更多人創業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990.aspx

上周末,《am730》創業基金正式開始接受申請。有朋友問我是否嫌錢腥;他提醒我,創業的夭折率可以高達百分之八十。

 

我做了三十多年生意,這個當然知道。我拿這二千萬元出來做創業基金,早有全軍覆沒的心理準備。我很有阿Q精神,我只要把著眼點放在過程,先不去計較成果,我一樣可以樂在其中。

 

人生何嘗不是只能看過程,不宜看結果?大家的結果都是一死了之。人生過得好不好,只能在過程中反映出來。因此,與其把錢帶入棺材,不如趁在生的時候,把自己賺來的錢用在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上。

 

統計數字顯示,近年香港的境內儲蓄率上升,但境內投資率卻下跌。六十年代中,香港的境內投資率高達GDP30%,近年則只剩下20%多一點。但同期儲蓄率卻由25%升至30%。反映香港人現時寧願把錢放在銀行裡收息,也不想自己創業做生意。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以前人們生活艱難,放棄那份牛工,損失不會太大,不如出來博一博。但現在受教育的機會多了,有點能耐的人都有機會上大學,讀完大學就有機會找到份好工,自然不想放棄既得利益去創業了。

 

創業無可避免會比打工辛苦;精神上要受壓力,經濟上要冒風險,因此有其他選擇時,不一定有太多的人會選擇自行創業。

 

再者,近年香港社會仇商,商人的形象不佳;奸商無良,唯利是圖,剝削工人;欺壓消費者;從商已被視作政治不正確;自討苦吃,還要被人唾罵,當然少人肯幹。

 

少人肯創業,大家都把錢存入銀行。而銀行為了安全,亦只肯借錢給人買樓,貪其有樓宇作抵押。結果錢都流入房地產市場,樓價焉能不升?

 

即使有銀行肯借錢給企業,但首選是大企業,甚少借錢給中小企。銀行寧願借錢給人收購有盈利能力的現有企業,也不肯借錢給人做新生意。

 

這種情況已令香港社會日漸失去動力。現有的大公司,由於沒有受到初生之犢的挑戰,很容易因循老化,但一樣可以在香港雄霸市場。企業汰弱留強的速度慢,市民買得到的商品與服務,就很難推陳出新。

 

社會上缺乏新創業的公司,青年人就會搵工困難。現有的大公司沒有受到挑戰,裏面的高管就地位鞏固,年輕人很難上位,這是青年人有怨氣的主要原因。

 

我不算富有,但願意拿些出來,吹動一池死水。借《am730》創業基金的錢,不用付息;真是輸了,也不用還。只看青年人肯否用青春與我一起下注。當然,將來成功的話,基金是有權分享成果的。申請表可上網下載。

(轉載自2011530am730C觀點)

 

 

 

 

 

 

 

 

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

C 觀點 : 香港的港鐵算辦得好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962.aspx

自從政府宣告會撥出兩塊優質土地供港鐵發展,以補助港鐵興建新路線之後,社會上出現很多反對的聲音。有人覺得,港鐵已是一間上市公司,政府去補助港鐵,豈不是用公共資源去幫港鐵的股東賺錢?所以,有議員認為,政府不應以土地作隱藏津貼,以至市民連資助了港鐵多少也不易看得出。他寧願政府把土地公開拍賣,再把所得的錢撥給港鐵,但撥之前要提交立法會批准,好讓立法會可以監管公帑是否用得其所。社會上亦有另一批人,認為政府應該收購港鐵,把它公有化,以防官員透過隱藏資助,向港鐵輸送利益。

 

這些建議聽來都很有道理,我年輕的時候一定會舉腳贊成。但現在年長了,心態就保守起來了,知道世事不一定變了就會更好的,所以不窮不思變。如果現有的系統運作得還不錯,我就不會因它的理念不符合某些價值原則,就來一個大改動,希望改了就會更好。

 

其實,與其他國家的地鐵相比,香港的港鐵辦得實在不錯。在沒有政府直接補貼下,香港港鐵的票價可謂相對低廉。相對的意思不是與巴士比,而是與人均生產值差不多的地方比。香港的港鐵,班次頻密,甚少誤點。延誤了十多分鐘,搭客已會大興問罪之師。在倫敦,我試過多次,進了站才看到通告,說某路段今天維修,無法通車,搭客只好自行想辦法。奇怪是電視新聞也懶得報道這類消息,反映社會上已習以為常。紐約的地鐵,收費不高,但管理不善,骯髒發臭,治安又差,當地人晚上也不敢搭。所以外地人來過香港後,大都認為香港的港鐵搞得不錯。

 

可惜,香港人現在都變得理想主義,硬要把一套抽象的理念套在現實之上。以為只要按着理念逐一改革,世界一定會更完美。我打工的時候,就吃過理想主義上司的苦頭。公司運作得好地地,又有錢賺,又沒輸蝕給行家,他卻要搞甚麼re-engineering,東改、西改,同事辛苦了一輪,反把原先運作得不錯的系統搞亂了,業績不進反退。後來公司想返回舊系統,但由於時空與人手都已改變,舊系統也不像之前那麼有活力了。系統其實是有機體,弄死容易,救活難。香港的港鐵運作得好地地,我不傾向在這個時候做大手術。

 

橫豎政府都得補貼港鐵,用土地作隱藏補貼不比用現金直接補貼差。土地是政府既有的資源,不用政府另外去籌集。加稅一定不受歡迎,自行賣地亦有行政費用,徒增風險。不如直接撥地算了。

 

現時香港的做法,是讓港鐵邊做發展商賺錢,邊為公眾服務。這樣,就可以把賺到的錢,一部分補貼票價,一部分派息給小股東。港鐵保留盈利目標,不一定是壞事,及可以藉此全方位提升港鐵的營運效益,比純粹公營好。社福界不是想搞社會企業嗎?港鐵不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嗎?我們為何要設法把它弄死?

(轉載自2011527am730C觀點)

 

 

 

 

 

 

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

C 觀點 : 轉為公營會更好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944.aspx

近年,香港的民粹主義情緒高漲,無論政客還是傳媒,都喜歡以市民的眼前利益為依歸,要求政府改變一些長期行之有效的社會常規,認為這樣才算為民請命,可以爭取到更多的選民或者受眾。

 

他們喜歡把複雜的社會問題簡單化,聚焦在一兩句標語口號上──「反對官商勾結,打倒地產霸權」。市民很容易有個錯覺,以為社會上的一切不公義,都是源自地產霸權,都是因為政府偏幫地產商;以為只要這個問題得到解決,其他社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為了防止官商勾結,他們都不傾向由民營企業去提供社會服務,主張收回改為公營,以杜絕官商勾結的機會。他們反對政府以土地開發權作為對無利可圖的民營企業的暗中補貼,以鼓勵他們繼續為社會提供服務。他們擔心這會為官員提供利益輸送的途徑,讓某些官員退休後去民企拿高薪。

 

由於這些意見都是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的,故很容易為社會大眾所受落,令民粹主義很快就變成社會主義,甚麼事都要求政府問責,實質上等同要求政府把甚麼事都包起來自己做。議員覺得,事情由政府做,他們就可以過問,就可以增加他們的權力範圍。說穿了,很多為民請命的行為,實質上都是奪取權力的行為,政客大都是嗜權者。

 

然而,是否事事經立法會批核,事事堅持原則,人民就一定會得益呢?英國在二次大戰後工黨執政期間,就試過把絕大部分社會服務收歸國有,後來連電廠與煤礦也由政府經營,以為可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公營企業的特色是官僚化,有明確的等級權責,事事要求有授權、有指引,結果是企業的效率大減,成本上升,服務水平比民營時期更差。更要命的是經濟因而失去動力,失業率繼而上升,英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這才導致保守黨的戴卓爾夫人有機會上台,全面撥亂反正,把企業交回給唯利是圖的商人去辦。

 

民粹主義者只懂得看事物的表象,一聽到唯利是圖就覺得是壞事。私營企業之所以效率比官營高,正正就是因為它講求利潤,以致企業所有行為都受到利潤準則的監管。這種監管是全方位的,無時無刻的,效果遠比立法會議員間中質詢好。

 

立法會的議員怎可能甚麼都懂,但他們卻想甚麼都管。現時,香港的教育、醫療、住屋,已大部分公營;花費的公帑雖然不少,但效果不見得好。現在民粹主義者有意把集體運輸系統也公有化,市民可不要輕易接受。

(轉載自2011526am730C觀點)

 

 

 

 

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

C 觀點 : 地鐵遲早由政府收回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922.aspx

在出席一個研討會之後,有位聽眾私下拉住我問,地鐵的股票是否買得過。我問他為甚麼這樣問。他說,政府撥了值700億的土地去補貼地鐵擴建新路線,但所需的建設費用不過200億左右,地鐵豈不是很著數,所以他想買入地鐵的股票分一杯羹。

 

我勸他不要輕信報章的誇大報道。政府並沒有把土地無償地撥予地鐵公司,將來發展時,地鐵與合作的地產商還是要補地價的。地鐵從政府手裡所取得的,是這兩塊土地的專有發展權,其他地產商若想染指,只好與地鐵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地鐵就可以提出各種對自己有利的條件,逼地產商非接受不可。

 

其實,地產商對這種安排早已十分不滿,他們覺得地鐵提出的合作條件不公平。沒有理由大家一起合作發展,地鐵不出錢,還可以要求地產商包底,把風險全推給地產商,卻可以有利潤分享。他們覺得合作得很委屈。

 

從這個角度來看,地鐵的得益主要不是來自政府,而是來自與他們合作發展的地產商。地產商從小買家身上賺錢,把一部分利潤分給地鐵,地鐵就拿這些錢,去補貼新路線的興建及以後的營運。

 

當然,地鐵之所以能這樣做,最終仍得政府把土地的發展權讓他們專有,沒有政府的照顧,地鐵公司根本沒有條件靠票價收入去獨立營運,全世界的地鐵都這樣。一間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公司,根本不應該上市。

 

再者,香港社會的大環境正出現轉變,民情對政府愈來愈不信任,政府若是再想以撥讓土地發展權的方式予地鐵暗中資助,勢必受到更多的質疑與阻撓。地鐵的營運模式遲早被迫改變。

 

將來,政黨會一方面要求地鐵開辦更多的新路線,但另一方面又阻撓政府撥地益地鐵,而且還不會輕易給地鐵加價。地鐵的命運可能會與行走離島的渡輪公司差不多。先是要求政府用現金補貼,繼而「劈炮」把經營權交回政府,以免不斷為股東招來損失。地鐵是上市公司,有責任維護股東的利益,不可能長期做蝕本生意。

 

香港的民粹主義情緒愈來愈高漲,官員已不會為商界的營運需要講公道話,要政府暗中作政策照顧的公司遲早要改變經營模式。尤其是一旦香港失去高地價的環境,那政府除了用現金補貼外,已不能用土地開發權作隱藏補貼。屆時,土地開發權將不再那麼值錢,地鐵與地產商合作時就未必可以爭取到現時這麼有利的條件。情況嚴重的話,地鐵可能找不到合作夥伴,必須獨自承擔發展風險。

 

然而,若要立法會批現金去補貼運作的話,地鐵又怎能有可觀的盈利前景?地鐵的股東遲早會找到更好回報的投資項目,把股權售回給政府。立法會的政客將求仁得仁,地鐵最終會公有化,用納稅人的錢去營運,由立法會去監管。至於是否會成本更低,效益更高,大家就等著瞧吧!

(轉載自2011525am730C觀點)

 

 

 

 

2011年5月24日星期二

C 觀點 : 以土地發展權作資助的利弊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899.aspx

政府以土地的發展權作為地鐵開新路線的資助,受到輿論的質疑。其實這種隱藏資助(hidden subsidy)的模式,在香港存在已久,是殖民地時代港英政府的拿手好戲。可能因為行之方便,所以在主權回歸後,特區政府一樣樂此不疲。

 

在殖民地時代,政府行政主導,完全可以控制立法會,本來沒有太大的需要搞隱藏資助。但由於香港有一定的言論自由,政府也擔心自己的政策會被傳媒指指點點。如果有太多市民覺得政府施政不當,會不利於殖民地政府進行有效管治。

 

用土地的發展權作為一種資助模式,就可以把實際的資助金額也隱藏起來,外界不易去衡量這樣的資助是否恰當,政府就可以私相授受,其他人就難以置評。此外,這樣還可以不用把資助放入財政預算案內,非拿去立法會去走過場不可,政府可以因此而省下很多麻煩。

 

一般而言,政府撥地建學校、建醫院,社會都不會有異議。但過去政府亦有用撥地的方式,資助過一些供小眾享樂的私人會所,得益的只是一小撮殖民地社會的貴族,而市民卻被蒙在鼓裏。這就有違公平原則,並非社會資源恰當的使用方法。以土地作隱藏資助方式,很容易藏污納垢。

 

即使是今天,香港的房屋福利,其實也是以隱藏資助為主,單看財政預算是看不出政府花在解決基層住屋問題上的資源有多龐大,因為他們大都不是以現金形式劃撥的,而是透過撥地給房委會興建公屋的方式進行的。

 

沒有人會反對撥資源給基層去解決住屋開題,但如果這種資源的劃撥沒有量化成貨幣單位,社會就不容易去衡量資源是花多了還是花得不夠,亦沒法衡量負責的機構是否運作得有效率,不容易去構思是否可用其他方式去進行同一樣的工作。

 

因此,當社會愈來愈開放,當市民要求政府的運作有更高的透明度的時候,以隱藏資助的方式去提供社會服務,無可避免會受到社會質疑。如果連房委會的運作也會被市民感到問責不足,即其他需要私人發展商參與的半官方機構,如西九、土發、地鐵等,社會一定更傾向與政府算帳。一有甚麼不清楚的地方,就會懷疑政府向商界輸送利益,有官商勾結的嫌疑,令一些社會急切需要進行的工程舉步維艱。

 

然而,在現階段,政府似乎無意放棄用土地去作隱藏資助。因為現在社會上民粹主義當道,若然政府以真金白銀去資助那些參與公眾服務的私營機構,一定會被立法會阻撓。即使不至於完全卡死,運作也會被拖延,結果只會導致市民需付出更大的代價。所以政府寧願用隱藏式的資助,這樣雖然有點不清不楚,但起碼還有機會蒙混過關。民粹主義不顧市民長遠利益的思維方式,迫使政府不得不作這樣的選擇。

(轉載自2011524am730C觀點)

 

 

 

 

 

 

 

 

 

 

2011年5月23日星期一

C 觀點 : 政府不益港鐵成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880.aspx

為興建南港島線與觀塘延線,政府把前黃竹坑邨地與前山谷道邨地的發展權撥給港鐵,以補貼興建新線的龐大成本。輿論一般的反應比較負面,認為政府有過度益港鐵之嫌。

 

輿論有這樣的擔憂也難怪,因為土地是公家的,而港鐵已是一家上市公司,政府沒有理由用公家的財產去益上市公司的股東。 

 

然而,如果沒有某種形式的補貼,港鐵一定不會在明知虧損的情況下,還去興建新鐵路線的,那黃竹坑、鴨脷洲、何文田及紅磡等地豈不是以後都不會有港鐵到?

 

其實,現有的港鐵路線無一不是靠政府用土地的發展權去暗中資助的。早期的德福花園、杏花邨等,實質上都是政府用來補貼港鐵公司的。只是當時港鐵尚未上市,政府益港鐵,只屬於把左袋的錢放去右袋吧了,不會益了私人投資者,所以大家不會有太多的說話講。

 

然而,港鐵上市之後是否就可以不用政府補貼就有能力自行增建新路線呢?答案是一樣不可能。

 

全世界的市區集體運輸系統都得靠政府補貼,原因是興建的費用過度昂貴。在現有的市區範圍內建鐵路運輸系統,只能選擇鑿隧道建在地底。若想遷拆民居去建鐵路,不但要花更多的收地賠償,而且會十分擾民,勢必引致官民對抗,為大部分政府所不取。但在地底建鐵道線就一定費用昂貴。

 

在世界很多地方,鐵路是先由政府用公帑去興建,然後才交給火車公司去營運。理念一如政府建馬路,讓巴士公司的車在馬路上行駛一樣。如果香港也這樣做的話,要花的公帑一定比今天更多。興建新鐵路線,將成為納稅人的負擔。

 

現時香港的做法,是先由港鐵取得政府的撥地協議,港鐵有了地就可以舉債,待物業發展圖利後,就可以很快還債。如果要靠票價收入去還債還息,時間一定要拖很長,票價一定要收很貴。由此看來,政府撥地給港鐵,主要不是為了益港鐵的股東,而是為了益市民,好讓香港的港鐵票價普遍比其他先進國家為低。

 

有些地方,即使興建費用已由政府包辦,營運公司已不用負擔興建費的利息與資產折舊的成本,但依然要收取高昂的票價,甚至要靠政府的額外補貼。

 

香港的港鐵能收相對外國平的票價,是因為他的經常性收益,並非純粹來自票價,還有不少來自商場的租金。如果沒有圓方、德福廣場等處的租金收入,港鐵一定要收更高的票價。因為現時來自港鐵營運的利潤只有2%左右,一般投資者是不滿足於這個水平的利潤的。

 

此之所以,我們在要求政府不要撥地給港鐵的同時,還得考慮有甚麼更好的替代方法。不然的話,我們雖然制止了港鐵靠公產賺錢,卻連累市民要付更高昂的票價。

(轉載自2011523am730C觀點)

 

 

 

 

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

C 觀點 : 少用膠袋不如少購物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856.aspx

自兩年前開始,超市購物要徵收膠袋費以來,香港人的環保意識已有所提高。去超市購物的人已大多自備環保袋,忘記帶的時候,心裡會有內疚的感覺。我曾在超市門口碰到一位朋友,他剛購物出來,手裡拿著超市的膠袋,我下意識地看了一眼,他就第一時間向我解釋,為何沒有用環保袋。這反映用膠袋不環保的意識已深入民心。

 

要改變人的意識並不容易,要改變人的習慣就更困難。就我所見,今次應是香港人改習慣改得最快的一次;兩年裡就養成了購物不用膠袋的習慣,真是難能可貴。現時,香港人即使不是去超市購物,也會主動不要膠袋。很多店員,見客人買的東西不多,用手拿也沒有困難的時候,都會問一句,要不要膠袋。而回答不需要的客人比例,正日漸增加。這種轉變,是剛開始推膠袋徵費時,大家意想不到的。

 

政府見首階段推行少用膠袋的計劃有成,打算把計劃擴大至超市以外的一般商店。由於納入新計劃的商戶,九成為小商戶,數目有六萬間,難如超市或大型連鎖店那樣有系統的紀錄,如果申報兼審查,行政費用得不償失。因此,政府建議,當計劃全面推行後,商戶徵得的膠袋費無需搬歸庫房,連超市也一併豁免。

 

有議員批評政府擺明係懶,明益大財團;以超市及大型連鎖店每年仍派5,100萬個膠袋計,每個收五毫,成本只兩毫,淨賺三毫,每年可以增收1,500萬元。

不過,我們的議員似乎不太會計數,因為若果說政府借搞環保幫大財團賺錢,第一階段的計劃其實賺得更多。自計劃開始以來,超市與大型連鎖店派出的膠袋少了九成,至每年5,100萬個。即是說派少了45,900萬個,如果成本兩毫子一個,財團可以減少支出9,180萬元,遠比議員計出來的多。

 

政府說︰「市民唔想啲錢落商戶袋,最簡單都係拎少個膠袋。」其實「拎少個袋」一樣會益商戶,商戶可以省回買膠袋的成本。但這樣斤斤計較有甚麼意思呢?既然目的是為了搞環保,那就應先看是否會益地球,是否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我們不應因噎廢食。

 

其實,世上不是沒有既環保又不會益大財團的方法,就是推動市民少購物,而不是少用膠袋。膠袋不環保,但膠袋裡的東西可能更不環保。地球環境的污染源頭,是人類的過度消費。都市人每年購買的東西,起碼有三分一是可以不買的。

 

不過我們的政客大都是民粹主義者,他們著眼的都是市民的眼前利益,很難期望他們會號召市民減少購物。因為這不但損害商界的利益,亦要全體市民付出代價,一齊來過物質水平低一點的生活。議員會擔心,以這種方式去推環保會失選票。然而,人類若不肯改變消費習慣,搞其他環保運動都不容易有真正的效益。

(轉載自2011520am730C觀點)

 

 

 

 

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C 觀點 : 嚴打僭建 莫變擾民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839.aspx

立法會議員之間,經常互揭陰私,互相指摘,市民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惟議員在選擇攻訐的議題時,宜注意議題的社會性與逼切性。好讓問題暴露後,最後得到解決的,不只是個別議員的問題,而是社會層面的問題。

 

然而,若是選題不當,議員之間的指摘,亦可殃及池魚,變成擾民。以最近鼓吹嚴打僭建為例,就弄到一些天台居民人人自危,惶恐難安。

 

未經屋宇署批准,擅自在現有建築物之上蓋建附加物,或把現有建築物改裝,有違建築物條例,嚴重的足以危害建築物的結構安全,對市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這當然不值得鼓勵,嚴重的更應盡快取締。

 

然而,香港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僭建,有其客觀原因。如果我們不先改革產生問題的背景,一味講求嚴打,不但不能把問題解決,甚至可以衍生很多新問題,傳媒宜先調查一下,香港的僭建情況有多普遍,若果全面嚴格執法,打擊面有多大。

 

其實香港之所以這麼多人僭建,是因為居住環境實在太狹窄,不得不用盡方法增加自己的居住空間。最普遍的是在天台或平台上加建鋁質小屋;貪其成本低,且相對安全,既可儲物,亦可住人,有助提升住戶的生活質素。

 

政府自知這是高地價下的產物,故採取相對容忍的態度。所以,差餉物業估價署會向這些僭建物徵收差餉,但屋宇署卻不會橫加干預。目的並非為了多收差餉,而是不想過度擾民。

 

其實,一些居住環境較佳的歐美國家,在這類問題上亦傾向從寬,而非從嚴。不少人把車房或地庫改裝,別作他用,雖於法不合,但政府甚少主動巡查,嚴加取締,以免對人民的家居生活干預太多。

 

香港的人口密度高,建築物條例比外國更嚴,以保護民生安全,這是有必要的,但立法從嚴的同時,亦應該讓執法機構有一定的靈活度。現時政府其實已有一套執法指引,在制訂時已先考慮風險度與手上的資源條件。可惜我們的議員與傳媒都不願考慮客觀的情況,一句「有法得依」就大造文章。有關官員被迫跟著他們團團轉,反而把一些必須處理的正常工作也放下不管了。這對香港並不一定有好處。

 

如果樣樣從嚴的話,很多家居的改善安排皆可視作僭建,加建天台屋違法,在窗口加冷氣機也不見得合法。如果一一追查,雷厲嚴處,小市民一定煩不勝煩。

 

今次僭建問題已搞到滿城風雨,如果最終只拆掉幾個議員與高官的家居僭建,而不是真正解決社會的僭建問題,那搞風搞雨亦只能停留在議員互相攻訐的層面,傳媒沒有必要陪議員玩這種遊戲。

(轉載自2011519am730C觀點)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C 觀點 : 買樓靠父母有社會後遺症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816.aspx

樓價與購買力脫節的說法,在香港由來已久,但樓價還是升個不停。照道理,樓價如果真與購買力脫節,理應交投減少,價格下調才是,為何這種情況沒有在香港出現?

 

或許有人會說,香港的樓價之所以仍能不斷上升,全因仍有大陸客的支持。大陸富起來的人日多,香港人乏購買力,他們可補充。

 

然而,香港樓並非全是大陸人買的。大陸人買新盤豪宅的多,二手市場上的中小型住宅就少大陸客買。香港的物業,絕大部分仍是香港人自己買的;只是多了大陸客之後,香港人被迫與這批高購買力者競爭,本地的購買力被迫至極限;香港人要買樓,得比前辛苦吧了。

 

這種情況,於年輕人來說,尤其嚴重。新一代的年輕人,即使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也只有萬餘元一個月,要積累首期買樓絕不容易。可能由於自知買樓無望,他們連儲蓄的動力也沒有,節制力不足的,可能還要欠信用卡數。

 

年輕人是社會的動力,樓市亦離不開年輕人的支持。他們結婚生子,樓市才有新生需求。但現在年輕人大都買不起樓,樓市又憑甚麼有這麼多的成交呢?

 

據我向前線的地產代理了解,現時年輕人買樓,大部分都不是憑自己的積蓄去買的,而是靠父母支持的,起碼首期大都是由父母代付的。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說他今年可安心退休了,因為他已為三個兒子都買了樓(指付了首期)。這類二十四孝父母,在香港比比皆是。可能正因為香港多這類父母,香港的樓價才有機會升得這麼高。因為,如果父母都不予援手,有部分業主的樓就會賣不出;他們要套現的話,就得調節自己的要價,以適應年輕人的購買力。這樣,香港的樓價就會升得適可而止。

 

香港富裕家庭的這種行為,正導致社會的貧富懸殊問題禍延第二代,經濟能力差的父母,沒有能力為子女儲首期,他們的子女就很難加入有樓一族。以後他們的入息,有不少的一部分都得用來交租,可自行支配的部分不多。他們的生活就不容易有所改善,更談不上為下一代積累買樓首期。

 

另一方面,父母條件較好的,就可以一早擁有物業,供滿樓後,就容易有積蓄,將來還可以為下一代着想,造成跨代富貴。他們的後代,就可以有一條畫得較前的起跑綫,在競爭時處於優勢位置。

 

有樓一族與沒有樓的人的最大分別是︰有樓的人除了有工作收入外,還有樓宇升值的得益。由於香港的樓價不但反映香港的經濟狀況,而且還能反映日漸提升的內地投資者的能力,所以有樓一族就可以搭上內地經濟增長的順風車。相反,對沒有樓的人來說,甚麼「內地好香港就會好」,可能只是一句空話。

 

現在,這兩類人的差距已愈拉愈闊,釀成社會分化,甚至已有階級仇恨的味道。長此下去,社會可能出現動亂。因此,政府應有政策,令社會上有更多的人都有機會擁有物業,這樣社會才會和諧。

(轉載自2011518am730C觀點)

 

 

 

 

 

 

 

 

 

 

2011年5月17日星期二

C 觀點 : 拉登已死,撤退有榮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795.aspx

美國成功捕殺拉登,舉國歡騰,奧巴馬民望大升。對一般美國人來說,殺了拉登,總算報了911三千美國人被殺之仇,並令美國可以名正言順地從伊拉克與阿富汗撤兵,不致予人一種徒勞無功,甚至是打敗仗的感覺。

 

自從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陣營崩潰之後,美國一國獨大,不可一世。小布殊年代,美國曾自以為,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同時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展開多項軍事行動,並且有把握取得勝利。小布殊是基於這種自我衡量,才決定在阿富汗問題未完全解決之前,就急不及待地開展對伊拉克的戰爭。

 

這兩場戰爭,美國都開展得非常順利。在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很快倒台。在伊拉克,又很快推翻了侯賽恩政府,並活捉了侯賽恩,把他送上絞刑台。在意氣風發下,小布殊把北韓、伊朗、利比亞等都視作邪惡國家,大有隨時會教訓他們一頓的姿勢。

 

北韓與伊朗雖不為所動,但利比亞強人卡達菲卻軟弱下來。他可能怕變成侯賽恩第二,所以轉而與西方修好。或許在這個時候,美國會覺得自己四處耀武揚威,已初見成效吧。

 

可惜,阿富汗與伊拉克的事情,後來進展並不順利。舊政府被推翻之後,美國雖建立起親美的新政府,但當地人並不願接受這些傀儡政權,處處不予合作,恐怖襲擊無日無之。駐當地的美軍,風聲鶴唳,寢食難安。

 

美軍發現純軍事力量不足以懾服當地人之後,曾增加政治宣傳活動,但回教文化從根本上抗拒美國的價值觀,以致懷柔改良策略也起不了作用。說到底,在當地人心目中,美國是入侵者,講到天花龍鳳都沒有用,真正信仰民主的話,請按人民的意願早日撤軍。

 

金融海嘯之後,美國開始感到長期駐軍伊拉克與阿富汗的壓力。奧巴馬的策略是撇下伊拉克,集中力量先解決阿富汗的問題。但增兵阿富汗之後,一樣成效不彰,反而是塔利班的勢力有全面回朝之勢。奧巴馬眼見已沒有勝利的把握,唯有決定連阿富汗也得撤軍了。這等如把政權交回給塔利班,十年來美軍的傷亡與開支豈不是白費了?

 

幸好,這個時候迎來拉登被捕殺的消息,撤軍可視作任務完成了,奧巴馬總算對人民有個交代。

 

奧巴馬並沒有讓勝利沖昏了頭腦,他知道美國必須重新定位,不能甚麼事都管,只能管自己管得來的事。譬如空襲利比亞,他交給北約去做算了。因為如果不派地面部隊,最終控制不了大局;但即使派地面部隊,也只可能變成另一個阿富汗,與其將來撤軍,不如今天不插手算了。

 

美國雖不會退回門羅主義,但現時這種定位,已足令世界的權力失去平衡。美國的位置歐洲頂不了,中國亦沒法替代,可能要亂一個時期,形勢才會明朗。

(轉載自2011517am730C觀點)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C 觀點 : 報仇無疆界 就地可正法?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758.aspx

拉登被捕殺後,他的一個已離開他在西方生活的兒子,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他過去不認同父親的恐怖主義手段,今天亦無法認同美國對待他父親的方式,這與恐怖主義有何分別?

 

中國政府基本上認同美國的做法,認為能成功捕殺拉登可視為國際反恐戰爭的一個積極進展;但中國民間對此卻有不一樣的看法。在網上討論區,不認同美國的意見佔主流。

 

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美國曾踐踏中國主權有關。美國曾派偵察機進入中國領空,又在公海登上中國的貨輪,強行搜查。內地民眾普遍覺得美國欺人太甚,所以普遍同情巴基斯坦。

 

過去,美國常強調人權無疆界,所以為了維護人權,可以不尊重別國主權,進行軍事干預。但今次美國捕殺拉登的手法本身並不人道,予人的印象差,只要國家夠強,那就報仇無疆界,就地可正法。

 

美國司法部的官員說,由於拉登已向美國宣戰,並且自認是911的幕後策劃者,因此美國可對拉登即捕即殺。但美國司法部的管轄範圍只及美國境內,拉登身在巴基斯坦,要狙殺拉登也得先與巴國政府打個招呼。現在,巴國人民覺得尊嚴受損,將來怎肯在反恐問題上與美國衷誠合作,美國此舉,很可能令巴國也變成恐怖分子溫床。

 

其實即使拉登在美國,按美國的法律,執法人員也不可就地正法,而要把疑犯送交法庭裁決。拉登也是人,應有權獲得公平審訊的機會。二次大戰後的納粹戰犯,有些何嘗不是證據確鑿,一樣有機會在紐倫堡法庭自辯,喬治布殊捉到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亦是先審後判;到了予人印象開明的奧巴馬時代,反而人權大倒退,連毀屍滅跡的行為也可視作合法了。

 

美國在開發西部時期,槍手雖然無法無天,但基本上不在背後向人開槍,對於沒有武器的人更不會隨便開槍。但今次美國軍方自己也承認,拉登被捕時身上並沒有武器,而拉登身邊亦只有婦孺,根本不打算反抗,那美軍為甚麼要把拉登就地正法呢?

 

或許留下拉登的活命,確會引來美方很多麻煩,不若一槍殺了更能彰顯反恐成績。然而,美國不是一路強調人權與法治是基本價值,不能為了行事方便就隨便放棄嗎?現在美國自己也不遵守了,將來又怎樣以此去自任世界警察呢?

 

拉登的恐怖主義行徑絕對不值得支持,但對付恐怖主義更不應以暴易暴。老子說:「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美國與阿拉伯國家大怨已結,即使今天開始以德報怨,也需要假以時日,才能令怨恨日消。若是繼續冤冤相報,世界將永無寧日。

(轉載自2011516am730C觀點)

 

 

 

 

 

 

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C 觀點 : 80後為何反社會?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738.aspx

近年,香港出現了一批激進的青年人,他們充滿理想,對現有的建制諸多不滿,一找到可以爭議的題目就大造文章,先是在網上討論區營造輿論,繼而走上街頭示威。他們行動激烈,完全不理一般人已經接受的社會常規。他們在遊行的時候,會突然發難,阻塞交通。他們會衝進別人的會場,擲物、搶咪、與主持人作肢體衝撞。他們會圍堵立法會,不許議員及官員出入。年長的香港人對此常看不過眼,不明白青年人為何會變得這麼激進?

 

傳媒統稱這樣的青年為80後,但亦有很多人覺得,並非所有的80後都這麼激進,不惜搗亂社會秩序的,應只是少數,但無論如何,80後出了一批這樣的激進分子,亦是一項值得研究的社會現象。

 

有人認為,80後這麼容易憤怒,是因為他們的處境比上一代差,不容易有好的人生出路,所以一有機會就出來發洩。但亦有不少老一代的出來反駁,認為他們當年更苦,物質條件一定沒有今天好,上大學的機會又少,很多低微的工作他們都做過,而且做得比80後更盡力。

 

其實,誰的處境更差,只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兩代人之間很難作比較。不過,這個世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帶來的感覺一定比寡來得強烈;80後的不滿,主要由不均而來。

 

上一代的香港人,大部分都是大陸來的難民。他們來到香港,大都已一無所有,所以大家都是由零開始,起步點都一樣。所以即使後來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大家都只能各安天命,因為成功者的奮鬥過程大家都可以看得到。

 

然而,80後的情況就不一樣,他們已不是從同一條起步線開始跑,而是在相當的程度上受到他們的家境影響。他們的父母,由於際遇不同,或奮鬥有異,以至有些已積累起一定的財產,有些卻仍是靠出賣勞力維生。但資本主義社會的遊戲規則偏幫有財產的人;從資產帶來的收入,可以不勞而獲,可以不斷積累,但餐搵餐食餐餐清的人,只能不斷靠出賣勞力維生。前者可以有兩種收入,後者只有一種,結果差距必然愈來愈大,造成社會分化。

 

這種分化,令新一代的青年人,從幼兒園開始,就得走上一條不一樣的路,之後已不容易在同一個舞台上作公平競爭,這是青年人對現狀的不滿的主要原因。

 

再者,由於早年香港並沒有太多的社會福利,上一代的香港人只能靠自力更生。但如今的80後,民權意識強烈,他們傾向要政府問責,多過自行設法去扭轉命運。抗議和示威於是成了他們爭取未來幸福的主要途徑。

 

由於輿論對他們某些激烈的行為沒有加以否定,令他們誤以為自己已佔據道德高地,出位一點也沒有所謂,這才令80後的激烈形象這麼突出。

(轉載自2011513am730C觀點)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C 觀點 : 最低工資難助基層翻身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3716.aspx

最低工資的實施,無疑已令大量基層工人獲得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幅加薪。但基層可不要誤會,以後每年都有同樣的加薪幅度,以為基層的命運因而會有所改變。

 

今年能有這麼高的增幅,是因為以前基層的工資並非劃一的,由四五千元一個月到八千、一萬元一個月都有。訂最低工資時即使中間落墨,也有一半人會有可觀的工資加幅;更何況今次劃一化的過程中,落墨是向高端偏近的。

 

不過,今年加多了之後,明年就不可能再加那麼多了。現在,中層管理人員的工資已高不了基層前線人員多少,明年僱主需抽調一部分資源去安撫中層管理人員,否則中層管理人員可能失去動力。這將令基層人員明年不可能獲得如今年一樣多的資源分配。

 

再者,僱主之前肯接受28元時薪,是因為未考慮到飯鐘錢與休息日也要計薪的問題。現在知道會一闊三大了,一定會在談判時更加保守,明年肯定不會再輕易向勞方讓步了。

 

其實,香港的窮人已沒有溫飽問題了,他們最為不滿的,是景況相對比別人差,而且長期沒法改變。但最低工資並不能幫助他們脫離這個困境,他們仍將是收入最低的一群。

 

最低工資只是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修補,它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這些遊戲規則,偏幫資本擁有者,令出賣勞力的工人,在與資本家議價時,永遠處於弱勢。

 

勞動力不能積累,今天的勞動力只能今天賣,今天賣不出,就會白白流失;明天只能賣明天的勞動力。但資金卻可以積累,今天不動用,可以留到明天或以後再用。放在銀行還可以收息。結果,資本家在與工人為勞動議價的時候就處於優勢;工人要擔心勞動力流失,資本家卻沒有這方面的壓力,工人很容易被壓價。

 

其實,金錢的價值亦是應該不斷消失的。我們沒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我們在資本主義社會裏生活,把一些不公平的遊戲規則也習以為常,以為是理應如是罷了。

 

金錢只不過是資產的價值象徵,當實質資產需要隨時間而折舊的時候,沒有理由代表資產價值的金錢,不用一同跟著貶值。

 

農產品放在倉庫裏,會被老鼠偷食,日久會霉爛,其價值會不斷消失。工業產品則更快會被更替,不再時髦的產品會貶值得很快。但為甚麼這些產品一旦換成金錢之後,就不會貶值了。這豈不是益了資金擁有者,而對出賣勞力者不公平。

 

這套全無道理的遊戲規則,是工人受盡欺壓的原始原因。十九世紀的社會主義先行者普魯東,對此早有深刻的論述。他的名句「財產是盜竊」,早已廣泛流傳。可惜,香港那些專為基層爭取權益的政治團體,只曉得追求最低工資,卻不敢從根本上要求改變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令沒有財產的人永遠無法翻身。

(轉載自2011512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