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人揭露投資銀行對客戶採取不公平的策略,向普通客戶提供一般市場資訊,向投資金額大的客戶提供更新、更難得、更關鍵的訊息,好讓大戶更容易掌握先機,賺個盤滿缽滿。
投資銀行的解釋是:他們之所以向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消息,是因為客戶入市的目的不一樣,有些想長線投資,有些想短線投機;有些對投機者有用的消息,對投資者可能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所以他們在處理上不得不有所區別。
這種解釋表面上很有道理,但似乎很難令市場釋疑。人們總覺得,這只是一種自圓其說的解釋罷了。為何不在提供資訊時,就清楚向所有的客戶都講清楚,訊息的來源、獲得訊息的時間、對訊息可靠性的評估,以及預期訊息將對市場產生甚麼樣的影響,好讓投資者自行決定如何去作長線、中線、短線的部署?人們總是懷疑,投資銀行這樣做會別有目的。
平心而論,大部分做生意的人,對客戶與非客戶,大客戶與小客戶,都會有不同的待遇。投資銀行對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待遇是自然不過的事,只是社會有立法,防止掌握內幕消息的人,憑他的優勢位置從中獲利,所以投資銀行長期以來都喜歡扮公平,標榜自己在提供訊息時會一視同仁,所以才引來外界的批評。
現實是:投資銀行並不會把自己的研究報告寄給非客戶,有些資訊甚至只給內部參考,連大戶也不提供。這種不一致的做法,自然會令人懷疑,投資銀行可能向一批人唱好,向另一批人唱淡,以增加市場的成交,好讓他們多做點生意。
不過,投資銀行的生意,現在已不只是做股票經紀,他們自己也坐盤,一樣有參與投機炒賣。這就更加令人擔心,他們可能會利用不同的消息去影響他們的客戶,以達到自己獲利的目的。投資銀行一旦有這種角色矛盾,就不可能予人有公正的感覺。
地產經紀如果自己買賣樓宇,法例規定,他們要向交易的另一方表露身份。股票分析員在傳媒提供投資意見時,亦得說明自己是否持有該等投資。投資銀行對自己的員工,在參與私人投資時,亦有種種限制,唯獨對自己卻網開一面,不用向客戶以至社會公開自己的坐盤情況。這怎算對社會公平?這怎能不令人懷疑,投資銀行會企圖愚弄客戶、操控市場?
年初,匯豐供股前夕,股價跌到不足40元一股,一樣有投資銀行唱淡,並在關鍵時刻「質貨」,企圖引起市場恐慌,令小戶損失慘重。香港人對此應記憶猶新,無法釋疑。因此,政府有需要立例,把投資銀行作為服務提供者與投資參與者的身份清楚劃分。投資銀行如果選擇自行投資,就不應容許他們接觸廣大客戶,以防止他們向客戶提供有偏向性的訊息。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