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C 觀點 : 最低工資宜一年一調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046.aspx

本欄上次建議把最低工資調升至時薪30元,有勞工界朋友批評我為僱主製造輿論,圖為最低工資設上限。

 

我得澄清一下,我說加至時薪30元。是指若是今天要調整的話,就應加到這個數字。但按現時的機制,最低工資是每兩年才調整一次的,勞工界爭取的時薪33元,應是指一年後的事。大家構思推行的時間不一樣,不宜拿來比較。至於一年後最低工資應加至甚麼水平,現時根本沒有可供參照的數據,如來年的通脹率與勞力市場的新形勢等,我沒法衡量33元是否合理。

 

若純以今天的情況去推論,由28元加至30元,加幅也有7.14%,已及得上去年的通脹,與整個人力市場的加幅,絕對不會吃虧。若連同去年剛實施最低工資,一次過已加了不少的因素一併考慮,第二年加得略為保守一些也是應該的。

 

照我所知,大部分僱主都傾向維持最低工資每兩年才調整一次的機制,因為他們擔心調整得愈密加得一定愈多。以外國的經驗,檢討最低工資的結果,多數是要加,甚少會減。每加一次,基數就愈大,以複式計算,僱主一定吃虧。

 

不過,我覺得一年一調對僱主也有好處。因為調得密一些,每次的加幅就會少一些。不用一次過加得太多,企業要去適應就不用太吃力了。

 

於勞工界而言,當然主張每年都得調整一次,這樣他們的收入就不至於長期追不上形勢,以至長期與通脹及勞力市場脫節。讓僱員長期處於對工資不滿的情況下工作,對僱主也沒有好處。

 

僱主應該爭取的,不應該是拖延調整最低工資的時間,而是要爭取建立一套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調整機制。這樣,每次要調整的時候,大家就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去討價還價,而只需按既定的機制計算出來便是了。

 

我認為在調整最低工資時,可以參考兩個基本因素:一是過去一年的通脹率;二是人力市場的工資平均增幅;兩者以高者為準。

 

與通脹掛勾的好處,是可讓工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會被通脹蠶食。與人力市場的工資平均增幅掛鈎,可使基層工人的入息不致長期墮後,當社會整體的工資水平上升時,他們也有機會分一杯羹。

 

至於當出現通縮或整體工資水平下降時該怎麼辦?有人認為可先凍結工資,待通脹或整體工資追上來時才算。但我認為既然每年一調的目的是要追上形勢,那就沒有理由輸打贏要。只有可加可減,才能保持人力市場的靈活性,增加社會的整體競爭力。否則,就會如希臘那樣,要一次過大幅削減工資,那時社會要付出的代價就會更大。

(轉載自201258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