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文介紹了路徑依賴的理論,並指出香港的房地產業已成了香港經濟發展的路徑依賴。以至我們雖然已發現行這條路會產生某些不利社會長遠利益的因素,想改行其他路徑卻不容易。
現時有些人,看到房地產業的某些個別問題,就把它歸結為官商勾結的結果,把有關官員拿出來臭罵一頓,以為這樣就可以促使政府改變路向,他們的想法實在太過簡單,等如一發現打字機鍵盤的字母排列不恰當,就以為可以設計出一種新的鍵盤,投入生產,取代現有的要用左手尾指按常用的A字的設計。歷史上有很多人都以為這樣會發達,結果卻累到自己破產。
其實向政府施壓並不足以解決問題,政府並不是看不到問題所在,而是未能找到其他更可行的途徑。很多現時的提議,政府以前都已試過,但效果不理想,最終都未能令香港的經濟轉向新的途徑發展。
很多批評政府的人,都以為政府是刻意地在推行一套高地價政策,只要政府肯改變這種政策,高地價的問題就可以改變。現實是董建華時代,政府曾真心實意地調動一切力量去改變對高地價環境的依賴,但一樣未能成功,最終仍得行回頭路。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高地價政策並非先在某個人的腦袋中完成,然後透過政府的行政力量,強加於社會的頭上。如果真是這樣,那只要政府收回政策,事情就可以改變。
在途徑依賴的理論中,非正式設計出來的制度,一旦在歷史中演變形成,往往比正式的制度有更強的不逆性。由於非正式系統的形成是緩慢的、漸進的,系統內的成員就有機會各自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他們會不斷調整自己,便自己成為系統裡的得益者。如果系統裡的成員能逐步找到這種互適互利的位置,系統就會不斷得到強化,以後就更不容易改變。
過去的五、六十年裡,事實證明,以房地產作為財富儲存方式的人,較容易在經濟增長時分得一杯羹,較容易令自己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甚至還可以有餘力扶下一代一把。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願意在出社會工作的初期,節衣縮食(其實不買名牌已可以)去供樓。當大多數人都傾向這樣做的時候,社會的資源就會不斷地向房地產傾斜,令高地價環境不斷自我強化。
現時社會上雖然有很多人對高樓價有怨言,但他們之中其實有不少並非真的反對高地價。他們之所以不滿,是因為他們未有樓,在樓價上升時分不到一杯羹。當有樓就有著數的意識,在人的腦海裡已沉澱至如此根深柢固的時候。政府要改變路徑絕不容易。反對者單指出高地價的不是,是不夠的,還得拿出一套周詳的易徑的路線圖。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