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從來不承認有高地價政策,翻查香港的歷史,的確沒有一屆政府有書面文字說要推行高地價政策。然而,香港的確有一個高地價的環境,究竟這樣的環境是怎樣演變而形成的呢?
鴉片戰爭之後,香港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之所以看中香港,是因為香港有一個水深兼可以避風的維多利亞港。當年,英國正在發展成為「世界工廠」,除了需要四處搜掠原材料與霸佔市場外,還需要建立一條全球的貿易路線。英國的商人極需要在全球各地建立不向他們徵稅的自由貿易港,所以才會看中這個沒有甚麼其他資源的天然港口。
由於英國要把香港定位成一個自由貿易港,以至香港政府沒法從貿易中徵稅,那香港政府的財政收入何來呢?當然不可能從祖家帶過來。香港沒有太多的自然資源,港英政府唯一可以掌控的是土地資源,於是只能以此去換錢,逐漸養成了依賴土地收入的財政系統。
由於香港的土地都在政府手裡,在土地供應上,政府完全沒有競爭對手。對一個有壟斷能力的供應者來說,他一定很快就會體會到,維護自己的利益的最佳辦法,就是不要把土地一下子都推出市場,慢慢賣,才可以賣得高價。限量賣地於是成了歷屆政府都會依賴的土地政策。
然而,地價過高會導致基層的住屋問題;尤其是當香港有自己的輕工業的時候,矛盾就愈加突出。香港的工業產品要在世界市場競爭,成本不能太高;如果工人都要捱貴租,工資就不能訂得太低。
當年,香港的工廠工人,大部分都是從大陸來的新移民。他們在香港租不起樓,只好大量聚居在山邊的木屋區,居住環境惡劣,容易滋生罪案與傳染病,還經常發生火災,一發不可收拾,令政府十分頭痛,只好建立徙置區(前公屋)去安置災民。
本來建徙置區是需要成本的,殖民地政府本應是不願花這麼多錢的,為何後來卻樂此不疲呢?原來有兩條衍生出來的好處,引導殖民地政府不知不覺地這樣做。
其一是建徙置區等同為廠商建工人宿舍,令工廠更有條件去壓低工資,更有利於香港產品暢銷全球。從這個角度去看,建公屋實際上是政府補貼本地產品出口的一種手法,這種手法不容易被入口國家的保護主義察覺。
其二是有助私人市場的樓價可以升得更高。因為當私人樓宇市場要照顧全部市民的時候,樓價一定會被低收入人士的負擔能力所拖低。但當低收入人士的住屋有政府照顧的時候,地產商的樓只需賣給高收入人士,樓價自然可以賣得高一些,政府的賣地收入亦可因而收得多一些,高地價環境亦因而慢慢形成。
在這種環境下,政府不用徵高稅,已可以大量搞基建,提供免費教育,廉租公屋,公共醫療,而中產亦可因投資物業而分到經濟增長的好處,獲益者眾多,高地價的環境於是得以不斷自我鞏固。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