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成立三十周年的時候,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深圳高調接見了香港商人李嘉誠。香港的媒體對此大表驚訝,覺得主席的這種姿態有過度「重商」之嫌。他們認為,如果主席接見的是一位對香港做過好事的一般市民,那普通人就更容易有代入感,更容易向這類榜樣學習。再者,現時香港社會正瀰漫著一片仇商情緒,接見富豪不但難贏得基層市民的認同,而且還可能激起民間情緒作負面的反彈,在政治上並非上策。
然而,若果因為胡錦濤接見了李嘉誠,就以為中央會推行「親商」、「挺商」的政策,那就可能是一場誤會。現實是胡錦濤上台以來,所推行的政策,明顯有向左的傾向。原因可能是中央對改革開放已有新的評估,刻意想加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內容。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鄧小平為了讓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故不得不在政策上偏幫商界。以借助商界的力量去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因此,無可否認,中央在某段時期,在政策上的確有向商界傾斜,以締造一個有利的營商環境。
但共產黨始終是共產黨,尤其是胡錦濤,他長期在內陸的落後地區工作,他在感情上似乎偏向基層多過資本家。他上任以後,其實並不熱衷與商人建立私人關係,至於他推行的政策,更大部分都是旨在削減商人的利益,以讓利予基層的。
他上任不久,就把與地產商糾纏不清的上海市長陳良宇抓了,令不少地方官員都不得不調整他們與商人的關係。而他推行的宏觀調控政策,更大部分是針對地產商的。新的政策,規範地產商要多建中小型單位,不能只建豪宅,地產商如囤積土地,遲遲不動工的話,土地就會被沒收,即使是有背景的公司也不能倖免。新政策又限制銀行貸款予非自用的買家,令地產商失去了很多生意。此外,中央最近還放手讓國企搞地產,分薄了民營地產商的機會。
相反,中央對基層都採取完全不一樣的政策。農民不但不用交稅,還可以在購買家庭電器與汽車時,獲得國家補貼。此外,國家又為農民出城打工落戶打開通道,農民只要儲夠積分,就可以正式獲得城市戶口,享有城市居民一樣的福利。
至於賦予工人的權益與福利,近期在多方面都有突破。新勞動法大大加重了廠商的成本負擔,令廠商不得不遷廠去條件較差的內陸地區。更令廠家煩惱的是,地方政府常在勞資出現紛爭時偏幫勞方,要求資方加薪去平息工潮。近期此起彼落的罷工事件,有些便是在地方政府默許下出現的,廣東省政府近期更率先搞企業的體制改革,要求資方讓工人代表加入董事會,以增加企業管理中的民主參與成分。
以上的新政,都顯示中國已放棄一面倒地仿照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而是加入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成分。胡錦濤決不會因為見過李嘉誠,就改變黨的政治路線。香港的商人可不要錯讀今次接見的訊息。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