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C 觀點 : 金融業改革不易為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5049.aspx

美國證交會控告高盛涉嫌詐騙,引起人們對金融改革的再度關注。金融海嘯源自金融行業的不當運作,但海嘯之後,政府不但沒有讓金融業自食其果,還動用公帑去挽救他們,使他們不致一一倒閉,讓這些貪得無厭的高層管理與操盤人員繼續可以支取巨額花紅,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氣憤。

 

因此,人們期望各國政府,尤其是美國政府,會對金融行業進行改革,以免投資者無辜受損。可惜事隔年半,金融改革卻只聞樓梯響,不見俏人來。

 

美國方面其實一直在草擬改革法案,但兩面不討好。保守派嫌政府干預過甚,參議院內41名共和黨議員揚言會全部一齊投反對票;而奧巴馬卻嫌法案對衍生產品監管不足,亦表示會運用總統權力否決法案。反映金融改革兩面不討好,左右兩方都有人強烈反對。在這種情況下,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法案長期沒法通過,金融業繼續以原有的方式,繼續為禍人間。

 

金融業的改革之所以會這麼困難,原因並非行內出了一批壞人,並由他們刻意創造出一批害人工具;而是社會本身存在著不平衡因素,這些客觀的因素無可避免地會滋生出問題,只是每次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吧了。

 

衍生工具的出現,根本不是為了對沖,而是要為市場上的閒資提供更多的出路。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分配不公平,有人積累過多,亦有人消費無力;以至實質經濟很容易產能過剩,投入新的資產不能增添回報。於是有閒錢的人只好交給投資銀行去想辦法。投資銀行眼見股市的P.E高、樓市租金低,買金又沒有利息收,唯有設計出各式各樣的衍生產品,供投資者作對賭,以滿足他們不斷賺錢的幻想。

 

投資者財不散,人不安樂,是他們自己不斷向投資銀行施壓,要他們拿出更好的投資方案,如果回報還是這麼低,他們就威脅會把錢交給更有辦法的金融機構去投資。

 

然而,現實是投資並不保證會有回報;即使銀行的存款利息,也是銀行為吸引存款賺取息差的預先承諾,我就不知道銀行憑甚麼可能以令自己的貸款一定本息回收?我只知道,純粹的投資,如果沒有人力的投入,根本不會自動增值。因此,只有在經濟興旺的時候,純粹的投資才能有一時的回報,一旦經濟出現周期性回落的時候,大部分這類投資都會被市場蒸發。現實只能如是,立法也不能有多大的轉變,投資者對金融改革不宜太多的幻想。

 

所以我覺得,金融制度所出現的種種不完善只是表像,本質上是任何純粹的投資都不可能有可靠的回報。立法愈嚴的結果,只會令金融界的投機者愈加高明,愈加專業,下次上當的人愈加多。

(轉載自2010)420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