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報章上常看到有關香港社會流動方案的討論,發表意見的除了政客之外,還有不少學術界人士。他們的意見因政治立場基本分成兩類︰接受現有建制的一方,認為香港尚有一定的流動性,容許市民透過公平的競爭,去改變自己的命運,由社會的低層爬向社會的上層;不接受現有建制的一方,則認為香港社會的流動能力正逐步衰退,貧富懸殊,社會資源為富方壟斷,社會低層已沒有向上爬的機會,政府非作徹底的改革不可。
我對學術理論缺乏研究,手上亦沒有可靠的數據,但由於有相當寬闊的社會活動面,對這個議題亦一向有關注,所以亦不自量力在這裡談談自己的觀察。
我基本上認為,香港仍有社會流動,而流動的條件則有些地方得到改善,但有些地方卻出現惡化,總體來說,流動的速度在減慢,而流動的幅度亦在收窄。
我除了從商之外,還有參與一些公營部門與專業團體的諮詢與管治工作。我身邊從商的朋友,大部分都有上有落,有事業日益壯大的,也有搞到要破產的。金融海嘯期間,商界就有如坐過山車一樣,大上大落,有人甚至被拋出車外,怎可說沒有流動。至於我接觸的專業人士,行內亦不斷出現新進的高手,令老行尊也感到黯然失色,絕不是一池死水。
據一些在大學任教的朋友告訴我,他們的學生大部分來自社會的基層,並非只局限於富裕階層。他們中不少將來會成為醫生、律師、會計師、建築師………等專業人士。他們的人生道路將與他們的父母有很大的差異。這難道不算是一種社會流動?
然而,在一般人的主觀感覺上,香港社會的流動性遠不如戰後至回歸前那段時期。那麼,為甚麼教育普及了,政府對基層的支援多了,而社會卻反覺得向上流動的機會少了呢?
我覺得原因主要源自兩個方面。首先︰當時的香港是整個社會在世界層面向上流動,所以港人大部分感受到自己在進步。當時,所謂港人,大部分是來自中國農村的難民。從事農業的收益當然遠不及從事工業。其後,香港又成功從一個輕工業中心轉型成一個服務業中心,生產力大幅提升,社會上大部分都因而得益。但今天香港已發展成金融中心,這已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模式,今後只會有量變,很難會有全社會質變。現在的所謂社會流動,只局限於社會內部表現得比較出色的小部分人,而不是全社會一起提升,那感覺不到提升的人自然會有怨言。
另一個令港人感到向上流動機會減少的原因,是經過五六十年的長期競爭,各行各業的龍頭位置已被強者佔領,新來的人想參與混戰,已沒有以前那麼容易。這是所有成熟社會都會出現的事,除非再搞一場天翻地覆的大革命,但這對大多數人都不會有好處。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