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自爆發以來,只見不斷惡化,毫無解決跡象。現在危機已擴散至意大利、西班牙,甚至連法國、德國也受牽連,債息全面上升,銀行之間已失去互信,實體經濟的正常運作已受到阻滯。人們都擔心,歐洲來年是否還能有經濟增長?沒有增長,歐洲可以憑甚麼去還債?
整體而言,歐洲的債務並不比美國多。但歐洲並非一個國家,各國都有自己的盤算,所以沒法一致行動。美國可以自行印鈔票,所以美債不會違約。雖然美元可能因而貶值,但這會慢慢地進行,一下子不會爆發大危機。在全球無樂土的情況下,人們視慢慢貶值也是一種安全,連接近負利率的美債也比高息但可能違約的歐債,更受歡迎。
歐洲央行的運作方式與美國聯儲局的不一樣,它要發鈔,就先得有成員國認頭。歐洲的窮國沒有條件認,富國認了等同要補貼窮國,富國的人民不肯。德國人民覺得自己工時比希臘長,退休比希臘晚,假期沒有希臘多,福利沒有希臘好,沒有道理還要去補貼希臘。
然而,德國若是不去救窮國,希臘就會違約,持有希臘債券的德國銀行就會出問題。屆時,德國一樣要花錢去救自己的銀行。既然錢一樣要花,為甚麼不透過救希臘去救德國的銀行呢?這是國家必須尊重人民意向政治的現實。從這個角度來看,歐債問題是政治問題,並非純是經濟問題。
在希臘民間,就有人懷疑:德國之所以遲遲不肯救希臘,就是想逼希臘交出部分主權。事實亦是這樣,歐洲若想有統一的貨幣,就必須有較一致的財政與金融政策。《歐盟條約》必須大幅修訂,以擴大歐盟的權力,以限制成員國胡亂借貸,以致財政赤字愈來愈多,累及其他負責任的國家。
只有這樣,歐盟才有條件繼續發展,才能逐步演變成有較大統一性的大歐洲聯邦。歐洲很多國家本身就是由很多小王國組成,可見組成大歐洲聯邦的機會並非完全沒有。只是現時弱國仍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主權。他們擔心,融入大歐洲後,他們不會有太多的話語權。非到走投無路,他們都不會作這樣的選擇。
較有可能的發展,是先分後合。即是說,各國會為了本國的利益,犧牲歐盟的利益,最後令歐盟解體,各國重新發行自己國家的貨幣。但很快又發現,這樣只會令經濟更差。那時,弱國才知道自己是歐洲一統化的得益者。弱國的人民才願意放棄部分虛幻政治利益,以換取較為實際的經濟利益。
不過,現階段時機還未成熟,歐洲在走向大聯合之前,可能先要走向大分裂。因此,我對歐債危機的前景並不樂觀。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