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五個月,深圳富士康已先後有十二名工人跳樓。輿論紛紛指責富士康管理有問題,不然怎會在短時間裡接連有這麼多人跳樓?
內地有記者假扮工人進入富士康工作,發現廠內的工作環境其實不比一般的內地工廠差,乾淨、光猛、有冷氣,只是紀律嚴格,工作期間不許交談,工作氣氛十分緊張。工人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時間長了,容易受不住壓力。
據說,廠方在編配宿舍時,刻意不讓同鄉住在一起,令工人在公餘沒法有正常的社交生活,難以互相開解,思想容易鑽牛角尖,EQ不足的,容易患精神病。加上內地對精神病的知識不足,人們容易把精神病患者視作怪人,不想與這類人交往,以致患者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走上了絕路。
富士康的老闆郭台銘,為此特別由台灣趕來深圳了解情況,初時還說自殺事件與工廠的管理無關,自殺者都有自己的情緒問題與生活問題。這種解釋對化解危機沒有一點好處,反而令人覺得廠方想推卸責任。每個自殺的工人當然有他個別的、特殊的自殺原因,但由於自殺事件集中發生在富士康,自殺者很可能有共同的、與機構運作模式有關的原因。聰明的做法,應是委託學術機構進行調查研究,並承諾會不惜代價,按調查的結果去改善公司的運作模式,務必令自殺事件不再惡化下去。
我在六、七十年代,也在香港的工廠做過工人,先後做過搬運、打磨,以及替洋娃娃梳頭。頭一份是純體力勞動,第二份不但要體力,而且操作時有危險,第三份則要在女工群中工作,被其他男工友笑到面黃。做這些工作,無論肉體上與精神上都不太好受,但我知道自己是在工廠裡工作,做工人就是做這類工作的,怨天怨地也沒有用,惟有等有機會的時候,找份好的工作。我認識的工友中,有病死的、遇工業意外死的,但未聽過因工作性質太機械化而想自殺的。大家這麼辛苦也頂硬上的目的,是想活,不是想死。
過去,中國人給人的印象是刻苦耐勞,為何富士康的年輕工人,這麼容易就輕生?是不是內地的八十後,已與上一代的中國人不一樣?
現時內地的年輕人,都是嚴格實施一孩政策後出生的,在家裡是萬千寵愛在一身。即使在物質條件不太好的家庭,亦會把最好的留給獨生子。平時家裡的工作,都不會交他去做。他想要做的事,長輩們都爭著替他效勞。過慣這樣生活的新一代,去到大規模生產的工廠,簡直是進入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因此,以前行之有效的生產模式,可能已不適合新一代。工廠管理已不能只顧效率與效益,還得顧及人性的需要。我自己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員工都有一個愉快工作的環境。
(轉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