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特區政府還可以做些甚麼去增加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坦誠地告訴市民,政府將甚麼也不會去做。因為,市民一旦養成依賴政府打救的習慣後,就只會在社會上向下流動,沒法向上流動。
政府能為市民做些甚麼呢?不外是訂定最低工資或興建更多公屋之類的東西,這只會令更多的人向下沉至社會的底部。即使政府不斷調高最低工資的水平,以及不斷提升公屋的質素,但他們仍是生活在社會的底部,不會因而變成可以拿最高工資,或有機會遷往豪宅。
以國際的標準來說,香港的窮人已不算窮,他們的基本生活大體上已不成問題,只是生活不如社會上另一批人富裕吧了。這不是絕對貧窮,而只屬相對貧窮;要脫離這種狀態,只能靠個人奮鬥,而不能靠政府的打救。
97金融風暴後,我公司裡的一些區域主管向我求救,問我應該如何應付。我告訴他們,以前皇帝面對兵臨城下的時候,所能做的就是去後山吊頸,我能做的也好不了哪裡去。我給他們的訊息,是必須按自己的具體環境去想辦法,不能指望我來打救他們。當他們建立起這個心態之後,我才願意與他們商討實際的應對方案。我覺得前者遠比後者重要。
可惜,特區政府不敢告訴市民,政府的能力有限;而是不斷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濟世方案,希望藉此證明自己在香港的發展中曾扮演過重要的領導角色。這些有為的做法,很多時都弄巧反拙。
董建華時代,搞過中藥中心、花卉中心等,均未見成效;曾蔭權又想搞六項優勢產業。現實是:這些產業能否真的發展起來,不能單靠政府的政策,更需要的是民間的創意與鬥心。但當政府刻意去扶持這些產業的時候,民間的創意與鬥心往往更難發揮出來。
自從政府提出要發展六項優勢產業後,各式各樣的機構紛紛向政府伸手,要求得到更多的優惠政策與廉價資源。那些所謂行內人士,只曉得哪些國家有更好的扶助該行業的政策,卻不曉得在香港現有的條件下,他們可以怎樣作突破,靠這樣的企業,香港怎會有優勢?
其實,特區政府根本不用這樣有為。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說,最好的政府,人民根本不知他的存在,人民可以在不受政府的干預下自由自在地生活。次一級的政府,人民親近他;讚美他;再次一級的,人民畏懼他;更次一級的,人民輕侮他。特區政府為了突顯自己的民望,希望人民「親而譽之」,結果招來的卻是「侮之」。我建議政府不如做少一點算了。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