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曾經是一個輕工業生產基地,市民的主要工作是在工廠裡打工,市內亦有大量土地被用作興建工廠大廈。自從內地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香港的工業北移,餘下大量工業樓宇,不知應如何善用。
這種情況,其實已出現了二十多年,政府一直沒有主動去研究如何處理,甚至不時設法阻止工業大廈的業主,把自己的物業改作更有價值的業務,把那些不肯浪費資源的業主告上法庭。
結果,把法院弄到煩不勝煩,直至煩到有位明智的法官提醒政府,不要這麼熱衷把這類業主告上法庭,以收取罰款。因為,這類業主雖然違例──沒有依照地契及入伙紙的條文來使用物業,但由於社會環境已變,業主的做法其實比政府更能善用社會資源。之後,政府才逐步放寬了工業大廈的使用限制;但做法上仍相當被動,不敢大刀闊斧地去做。
到今年施政報告,曾特首才首次把善用舊工業區土地資源的問題,提升到重點政策的高度去考慮。這其實是二十年前就應該做的事。土地是香港最有價值的資源,但我們的政府,竟任由大量工業大廈丟空,而不設法改作其他用途,實在有點失職。今次曾蔭權能把過去政府在這方面的疏忽糾正過來,應該值得肯定。
然而,今次政府的政策,似乎仍未擊中要害。因為,政府釋放舊工業區潛能的方向,主要是方便重建與改裝,並沒有在土地用途方面,作大膽的突破。
現時舊工業區的土地用途,主要是規劃做工貿及商業用途。但現時實體經濟增長乏力,這類用途的需求很少,很難刺激起大規模的重建活動。即使有政府對六項優勢產業的政策傾斜,他們的新生需要,也只能用去舊工業區的一個極小的部分。這會導致政府的政策沒法收到明顯的成效。
其實,不用作甚麼專業的調查研究,明眼人都可以看到,現時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工商業用途的土地,而是住宅用地。住宅樓價急升,就是住宅用地供應不足的最好證明。
香港的住宅樓宇,近期吸引了不少內地投資者的眷顧。這批投資者的負擔能力,明顯高過本地的用家,以至本地人在競爭上經常處於劣勢。若果香港的住宅樓價,長期被內地投資者的購買力所扭曲,香港的本地人就可能變成只有條件租樓,沒有條件買樓。這不是香港市民最想看到的景象。
政府其實可以透過舊工業區的改造,把部分工業用地改作住宅用地(現在城規會也有這樣做,但比例太低),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工業區的重建一定可以比現有速度更快地進行,既可以滿足市民置業的需求,又可以增加庫房的收入,何樂而不為?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