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長曾俊華在向立法會作經濟簡報時表示:受外圍因素影響,香港經濟可能會持續放緩;香港樓價可能會向下調,但希望樓價不會跌得過急,以免樓市出現硬着陸,造成負面的連鎖反應。
現實是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股票市場已大幅回落,連帶樓市的投資氣氛也變得消沉。即使是有實際需要的用家,也採取觀望態度。因此,近日樓市的交投量已跌到只有高峯期的三分之一。
首先受到傷害的是地產代理,如果交投量短期內無法回升的話,這一個行業勢將沒法養活這麼多的從業員。現時,全港的持牌經紀約有三萬多人,以目前每月六千多宗的成交量,相信連一半人也養不活。相信不用等到明年春,裁員潮就會迅速開展;街頭街尾的地產代理舖亦會迅速消失。這種情況,應有助紓緩舖租上升的壓力,對零售業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本來,隨着交投量的大幅減少,樓價理應跟着回落才是。但現時樓價的跌幅仍不足5%,未與交投量的跌幅同步。或許,這是因為人們對貨幣系統更沒有信心,擔心一旦把物業轉為鈔票之後,可能更容易受金融動盪的衝擊,手上的財富會蒸發得更快,所以仍覺持有實物資產更有保障。
不過,由於宏觀經濟有二次探底的機會,現時樓市的好淡爭持,由淡友勝出的機會較高。未來樓價的跌勢,雖不一定很急,但幅度會愈來愈大。政府若不想樓市硬着陸,必須有所行動,而不是聽天由命。
曾俊華說,樓價尚未跌到政府心目中的水平,所以政府不打算修訂之前訂下的調節樓市的政策。不過,由於宏觀的形勢已出現根本性的變化,政府根本不用擔心樓價不再繼續向下調整;現時更值得政府擔心的是:若然宏觀環境繼續惡化,政府是否還有能力避免樓市硬着陸。
調較政策最好走在形勢的前面,才容易產生功效。一旦跌勢形成,政府可能要加倍落藥,才能透過矯枉過正的手法去扭轉局面了。那就一定有後遺症,有損經濟體質了。
要避免樓市出現硬着陸,政府起碼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作政策上的修訂。
第一,減少土地供應,避免麵包價被麵粉價進一步拖低。土地資源始終是香港珍貴資源,政府不應賤賣手上已經有限的土地。應把土地留在儲備庫裏,待將來有需要時,才拿來遏抑樓價。這總好過在不適當時間推出,引發一些社會不想看到的局面。
第二,政府宜規定銀行需要有一定比例的貸款放給房地產交易,以防止香港的錢都給大陸公司用高息借去。現時樓市交投萎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銀行偏借,這種情況很不健康,必須迅速扭正。
第三,政府可以暫停額外印花費措施。因為現時市場上根本不會有炒家,何必多此一舉,損及無辜?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更需要有投機者出來承受風險,打擊炒家已不合時宜。
以上做法,好像與原有政策大相徑庭,但客觀形勢已出現變化,政策當然亦得跟着改變。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