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C 觀點 : 金融業在香港的位置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6951.aspx

美國有「佔領華爾街運動」,香港也有「佔領中環運動」,但規模上比不上美國。原因可能是香港人大部分都很清楚,金融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是香港未來最有條件繼續高速增長的行業,若把金融業癱瘓了,香港大部分人都不會有好日子過。

 

2010年的統計數字,金融及保險業佔香港生產總值的14.6%。佔GDP比重最高的是進出口貿易,佔整體的20.3%。其次為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佔整體的16.5%,再其次為地產、商業及專業服務,佔整體的10.3%。至於其他行業,大部分都不及香港生產總值的5%

 

金融業佔整體生產值的比例雖高,但佔整體就業人數的比例卻相對低,只有5.6%因為金融業並不是一個人力密集的行業,它提供的職位不多,卻都是高增值的職位。因此,金融業提供的職位都是高收入的職位。沒有金融業,香港的人均生產值就會被拖低,而人均收入也會被拖低。

 

同樣理由,香港人若要不斷改善收入,提升生活質素,就必須發展金融業。若果真如某些政客所說,香港可以不用依賴金融業,而應該發展一些可以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的勞力密集行業,那香港的人均生產值就會下降,香港人的生活質素就會倒退。

 

由於金融業提供的職位較少,因此,金融業必須增長得比其他行業更快,才能提供足夠的職位,以補償其他可提供較多職位的行業的萎縮。過去10年,金融業的增長的確比其他行業都要快,佔整體增長的26.7%。能有這樣相對高的增長率,香港的失業情況才沒有惡化。

 

然而,金融業對從業員的質素要求較高,並非人人都可以從事金融業。因此,香港人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努力跟着社會一起轉型。否則,就沒法在高增值的崗位上找到工作,只好與很多人一起去爭取那些低增值的工作,永遠處於社會的底層,很難找到翻身的機會。

 

金融業的出現,令打工一族的收入,朝兩極分化,變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有人因而把問題歸咎金融業,要求政府限制金融業的發展,把更多的資源投放給其他行業。

 

這種意見很不成熟,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其他行業都會很快出現競爭對手,香港的地價高,人工貴,生意很容易被其他發展中地區搶走,唯有金融業需要的軟件較複雜,其他地方不易複製。

 

中國大陸已搶走了香港製造業的生意,將來還可以搶進出口貿易,以及運輸物流;唯有金融業非依賴香港不可。內地積累起來的財富,需要香港作資產管理,內地的公司需要來香港上市,內地資金需要通過香港去世界各地投資,人民幣需要香港作為離岸中心,以作為走向國際化的踏腳板。

 

如果香港真的能在以上的幾個方面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當可以在中國走向富強的路上記一大功。這是一定有豐厚回報的。年輕人應研究怎樣令金融中心發揮更積極的作用,而不是阻止香港成為金融中心。

(轉載自20111122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