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7日星期四

C 觀點 : 年輕人為何容易不滿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5367.aspx

港大的一項調查顯示:愈是年輕的香港人,對社會目前的民生狀況愈是不滿。其中1829歲的群組,不滿意率高達59%其實這種情況並非香港所獨有,其他已發展的地區都有類似的情況。

18歲至29歲這段年齡,是人生出現重大轉折的階段,年輕人不一定懂得去面對。他們剛離開學校,要開始找工作;他們剛身體發育成熟,要找伴侶組織家庭。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滯與困惑,年輕人很容易感到徬徨。

過去,年輕人的權利意識不高,所以只會獨自徬徨一下算了。但現在年輕人的權利意識高漲,傾向把自己在人生上的不如意,視作社會對年輕人的虧欠與不公。徬徨的一代旋即轉變成憤怒的一代。

與我同齡的那一代人,年輕的時候物質生活比較貧乏,很容易有新的改善。我在25歲前睡帆布床,朝「杭」晚拆,十分麻煩,所以當有一張屬於自己的固定的床的時候,已感到十分滿足。逐漸家裏先後添置了雪櫃、電視、洗衣機,生活得到了實質的改善。不斷有進步,自然感覺良好。

但現今一代的年輕人,一出世就有我們以前沒有的東西,失去了從無到有的改善過程。人對於已有的東西都不會覺得稀罕,一如健康的時候不知道健康珍貴。人的眼光總盯著自己未有的東西。同學換了新電腦、買了名牌波鞋、吃了法國大餐、或去了自己不會有機會去的地方旅行,都可以導致年輕人的不滿。不是說人生而平等的嗎﹖為甚麼我一出世就比人差了一大截﹖

我剛出社會工作的時候,做過打磨工人,做過信差,當時看到自己可以自食其力已感到很高興。但新一代的年輕人不願意做這類工作,他們看到的,是有些同學因為家庭背景入了銀行工作,他們卻連見工的機會也沒有。我打工的時候,擔心上司不分配工作給我做,但新一代的年輕人卻埋怨上司用得他們太盡,卻不給他們升職機會。

現實世界一定是上司少過下屬,不可能人人都可以爬上高位。尤其是已發展的地區,經濟增長只有三兩個巴仙,哪裏來那麼多新設的高位﹖要升職就得敢去新發展地區冒風險,或有本事表現得比自己的同事明顯要好。

香港的情況已比較好,升職雖難,但要找工作不難;不似一些歐洲國家,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三至五成,那就想突圍而出也沒有機會了。

發達地區的特色,是生活費高、競爭激烈;成功者少,失敗者多。勝利者的威風,突顯失敗者的不濟。年輕人來到一個這樣的世界,事業難成,組家無望;想「躲進小樓成一統」也不容易,唯有學孫悟空,大鬧天宮。
(轉載自2013117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