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內地的農村工作者到台灣考察,他們都十分羨慕台灣農民有這麼多的政策優惠,很想把台灣的那套移植去大陸。我對此卻有點保留。
大陸不是沒有補貼農業與扶助農民的政策,只是經過官僚系統層層抽水之後,落到農村時已大打折扣。如果要內地學台灣這樣,讓農民自行組織農會,代行中央的農業政策,那就等同奪走了現有官僚系統的抽取油水的機會,損害他們的既得利益。可以預期,他們一定會千方百計反對在內地建立類似台灣農會的組織。
即使有開明的中央領導人堅持要這樣做,他們也會把農會掌控在中共的黨組織手裡(這是最開明的中央領導人也不便反對的) 。結果,農會也會被融合成官僚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成了滋生貪腐問題的溫床。
即使在台灣,農會有時亦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把持,不但被人中飽私囊,甚至用作政治工具。因此,內地應該先搞好法治,在解決貪腐問題之後,方有條件引進台灣的經驗。
此外,我亦不太認同以增加補貼作為解決內地三農問題的主要方法。太多的優惠政策,只會令農民熱衷於尋租活動,鑽政策的空子去謀取私利,反而忽略了真正去發展自己的產業,變成愈來愈依賴政府的扶助政策。
現時,全球先進國家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扶助農業政策,以至農民日漸覺得,改善生活的最快捷方法,是透過政治活動,去促使政府增加政策上的優惠。他們會不斷要求政府增加收購他們的產品,提升收購價格,並對外來的農產品徵收關稅,甚至限制它們入口。他們除了會資助政客去替他們向政府遊說外,還會走上街頭搞抗爭,韓農的抗爭手法就名聞世界。
我並無反對農民爭取自己權益的意思。我擔心的,是農民一旦習慣了依賴政策補貼,就失去了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去為自己謀求更美好的生活。這樣,農民還算有自己的將來嗎?農民的前景豈不是受限於政策予以的優惠,並操控在政客的手裡。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理想的發展。
但弔詭的是,農業生產技術愈是提升得快,農產品的價格就愈是無法提升。豐年價賤是無法逆轉的規律。增加農業生產力只對人類有利,對農民本身不一定有利。經濟發達的地方,農業佔GDP的比重都十分低,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不斷地在減少。台灣農民的年齡就不斷地在老化,年輕人都不肯務農。
台灣政府對農業與農民的資助,令擁有農地的人都不願出售自己土地,因為擁有農地才能加入農會,才能分享政府的資助。結果,從事農業的人雖然已大幅減少,但政府給予農民的資助都無法減少,令社會資源落在假農民手裡。這並非社會資源最有效的分配模式。
然而,農業的增值能力一定比不上工業,令政府不得不對農業進行補貼。但補貼卻引發尋租活動,導至依賴,令農民失去真正屬於自己的前途。今次台灣考察,未能令我對這個問題釋疑。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