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星期五

C 觀點 : 落重藥遺害可以極大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6466.aspx

梁振英上台後,以處理好房屋問題作為他的主要政綱。開始時,他以增加供應作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這本是正確方向,但這個方法成效需時,加上他在物色新土地時遇到不少阻滯,民間的不滿情緒日益強烈,反對派紛紛指他的措施無效,要求他拿出可以快速見功的方案。他抵受不住壓力,只好放棄只用增加供應的方法,改用遏抑需求的方法。先是推出針對外來買家與有限公司的印花費;繼而推出針對所有投資者的印花費,連工商舖亦不放過。

一連串辣招推出之後,市場的氣氛果然逆轉——買家卻步,價格亦開始回落。然而,要市場上超過一百萬個的小業主,都把樓價下調至未置業者都能買得起的程度,談何容易,要做到這點,樓價起碼要跌四至五成。這豈不是又要重蹈八萬五的覆轍,大量小業主又要變成負資產?負面的財富效應,將破壞社會的內部需求與再投資能力,對社會造成的遺害可以極大!

所以,我一直不贊成政府向整個「存量房」(即二手樓等)市場落重藥,這樣影響面會太大;要施手術,寧願先從「新增房」市場入手。

新增房的市場,政府的主導能力較強。政府可以把一部分新批土地,規定其建成的樓宇,必須賣給本地的首置人士。這樣就可以保證每年都有一批供應是為首置人士而提供的。他們的心裡就會較為踏實。

透過新增市場去解決首置問題,影響的範圍較小,無需要全港小業主都承受樓價大跌的影響。不知為甚麼政府偏要選擇一條既難又危險的路?

現時,小業主尚未出現恐懼情緒,樓價尚未大幅回落,資產蒸發的破壞力尚未出現,但與此同時,樓價又未跌至首置人士可以買得起的水平。難道政府還要繼續下重藥,非要整體樓價都大幅下跌不可?這將會十分危險!

一個好的政府,本應盡量降低市場的交易成本;這樣,社會上的資源才能更快地落入最能利用資源的人手裡。現在政府設了這麼多項印花費,交易成本大增,資源流動必然大幅減少,經濟發展亦會被拖累。

據地產代理的反映,現時市場上的成交,比高峰期少了九成。估計會有大批地產經紀無法維持生計,中小型公司可能會出現倒閉潮。有不少從業員致電向我訴苦,希望我帶頭組織示威抗議,反映他們的日子的確已很難過。

除了地產代理之外,受影響的還包括做樓宇買賣的律師,以及銀行的按揭部門。再過一段時間,可能連裝修、傢俬、家電和搬屋的生意也會受影響。政府實有必要,在適當時期重新檢討這些增徵印花費的措施,是否害多於利。我不反對讓樓市降溫,但應該採用一些有實效,遺害少的措施。
(轉載自2013315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