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9日星期二

C 觀點 : 中央先改革 然後到基層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317.aspx

中共原先已有一套黨內的民主制度,只是沒有切實執行吧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隔五年召開一次。與會者是來自全國基層單位,由黨員一人一票選出來的代表。十八大就有2,270名代表。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選出中央委員會,再由中央委員會選出總書記以及政治局的成員,負責黨的領導工作。

 

這種做法雖然是間選又間選,不夠直接,但若果每一層的間選都能切實貫徹民主原則,亦不能說最後選出來的中央領導人沒有民主基礎。所以有人認為,中共的黨內民主應由最基層的黨代表選舉開始做。基礎做好了,之後的間選才有認受性。而我則認為,從現實可行性的角度來看,由最高層開始做起,會比基層開始容易。

 

中共有八千多萬黨員,分布在全國各地,大部分互不認識,水準又參差不齊,長期習慣接受上級領導,很難寄望他們一下子就懂得獨立自主地去投票。再者,要進行這麼大規模的民主選舉,需要一批專業的技術官僚去執行,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中共還未在這方面有充足的人手和經驗,把民主選舉落實到全國的基層黨代表的選舉上。

 

比較可行的做法,是先從中央高層做起。規模比較小的,容易起步,更重要的是現時中共的安全感不足,會擔心在全國一齊搞會失控,損害現有中央領導層的既得利益。所以,只能在容易掌控的情況下,在中央高層做試點。

 

首先要做的是制定政治局常委會的決策程序,要容許成員在會內提出不同意見,經過充分討論,才進行表決。在敏感議題上,只要有一個成員提出要求,就得進行不記名投票;得出結果後,就得少數服從多數。只有黨中央核心領導人都接受及習慣了一套民主的會議程序後,才有條件把民主理念逐級向下推廣。

 

過去,中共不但在基層沒有民主,在高層也習慣了一言堂。廬山會議(八屆八中)原先是要修正大躍進及人民公社的過度冒進,但彭德懷的發言刺激了毛澤東;毛澤東一罵娘,成員就被懾服,紛紛把矛頭指向彭德懷。這種隨便把黨內不同意見上升到敵我矛盾的做法,令黨內根本沒有展開民主討論。

 

即使到了鄧小平年代,在處理六四事件上,鄧就沒有尊重過黨的組織制度。鄧當時已退休,黨的總書記是趙紫陽,但趙想通知外訪的人大委員長萬里回來開會也沒有機會。如果個別領導人可以隨時凌駕於組織之上,建立甚麼民主制度也沒有用。

 

中共的第一代領導人都已經離世,強人政治的年代已經結束,沒有人再可以一個人說了算,非進行集體領導不可。要進行集體領導,就得制定一套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遊戲規則。西方的「Robert's Rules of Order」講的只是會議程序,並不涉及政治內容;這種工具,中共其實也可以拿來應用。中央有了決策機制,才可以把民主改革推廣到基層。

(轉載自2012109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