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星期三

C 觀點 : 蘋果為何辦免費報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5098.aspx

香港最先出現的三份免費報章—都市日報、頭條日報與am730,其中只有頭條日報是由傳統報紙另辦的。都市日報是由外國的專辦免費報的財團辦的,am730是由非行內人士辦的。

 

這種現象顯示:原先已在辦收費報的人,大都視免費報的出現為對他們的一種威脅,而不是一種機會。除了星島肯投入資源另辦頭條日報,以補星島的不足外,其他收費報紙,他們的內心一定很矛盾。自己的報紙辦得好地地,沒有理由再去辦一份免費報來搶自己的生意。以蘋果等為例,原先已是走大眾化的路線,而辦免費報亦大多注定走大眾化路線(這樣才能派得多),讀者一定會與原先的收費報紙重疊。結果是免費報辦得愈好,原先收費報的讀者就流失得越快。但如果刻意限制免費報的內容,不讓它辦得好過原先的收費報,那又另辦一份免費報來幹甚麼?被調往辦免費報的工作人員也一定不甘心。

 

因此,傳統報業在決定另辦一份免費報時,一定在心裏已作好心理準備,必要時得放棄原有陣地。因為形勢已十分清楚,如果不及早改變,這個陣地也不一定守得下去。與其被別的免費報把自己逼死,不如自己辦一份免費報,讓自己的收費報死在自己的手裏。

 

在哲學上,這可以稱做蘇格拉底的選擇。蘇格拉底被判死刑,本有學生為他疏通,可獲赦免,但蘇格拉底明知已不容於世,不肯求情,寧選擇死亡。聖經上的耶穌,亦是作出這樣的選擇後,才由人變回神的。自主地選擇死亡,素來都是知識分子自我超越的最高模式。黎智英先生是否也想嘗嘗這種滋味?

 

現時蘋果日報在非賽馬日的發行量已跌至二十六萬份,如果另出一份爽報,內容上也有一定份量的話,一定會有不少原先的讀者改看爽報。隨著爽報的發行量不斷增加,蘋果日報的發行量將不斷萎縮。黎智英先生最終求仁得仁。

 

不過,能夠以蘋果的沒落,去換取一份新生的,讀者人數更多的免費報,還是值得的。爽報打算一開始就印五十萬份,將來要爭取一百萬份,影響力要超越頭條。這才是黎智英先生辦免費報紙的主要目的。

 

黎智英先生的政治立場是讀者皆見的,但頭條的取態剛與他相反。一個反建制,一個護建制。頭條在免費報的陣地一枝獨秀,影響力日增,反建制力量當然不可以坐視不理。蘋果無法完成的任務,就只好由爽報去承擔了。

 

台灣的爽報(也是黎智英先生辦的)是一份大眾化小報,曾以大幅少穿衣服的美女照片作招徠。香港的爽報肩負政治任務,應該不會行這條路線吧!不明白為何黎智英先生還要沿用這個已經蒙有成見的名字。

(轉載自2011810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