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文預期,中國民主發展的道路,將會是先有中共的黨內民主,然後才會有社會的全民民主,先以黨內民主制約高層的權力集中,待建立起一定的法制後,才向全社會推廣。這樣可以暫不挑戰中共的執政地位,行起來阻力較小。
其實,民主制在希臘城邦開始的時候,亦是小規模地先在精英分子中試行的。西方先進國家最初也只是有土地有財產的人才有權投票,然後才發展到成年男性、再到女性,最後才是少數族裔。中國的情況特殊,先在中共黨內行民主,不失為可以一試的選項。
然而,要在中共內部先行民主也絕不容易,民主在中共可謂先天不足,缺乏歷史經驗。民主的理念本來並不與共產黨的理念相阻,馬克思要爭取的就是工人的民主權利。所以中共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斷高叫民主口號,直到當權後才叫少了。
事實上,中共在管治蘇區(中共的佔領區)的時候,為了發揮基層的積極性,的確曾樂於聽取下級的意見,實施過小規模的民主。當年很多去蘇區探訪的海外知識分子,也以為中共在蘇區已落實民主。
當年,中共是革命黨,加入中共是會殺頭的,共產黨人很多確是有理想的,他們相信民主應該是真心的。然而,當時的客觀環境並不容許中共在黨內實施民主。
在當時執政者眼中,中共是叛黨,故中共的黨員只能隱蔽地進行地下工作。黨員四散東西,互不認識,很難進行全國性的選舉。當年的革命領袖,要麼是打出來,要麼是由蘇聯老大哥相中委任的。兩派人馬經常有矛盾。黨內的權力鬥爭嚴重扭曲了黨內的民主建設。
在遵義會議之前,中共名義上的領導人是王明、博古。他們因為曾留學蘇聯,受蘇共賞識。中共奉蘇聯為革命先行者,又接受蘇聯援助,不得不受蘇聯影響,但當年在農村打游擊的土共,根本連這兩個人的名字也未聽過,心中當然不服氣。
由於在王明領導下,中共反圍剿失敗,被迫長征,損失慘重。毛澤東利用民意在貴州遵義開了一次擴大會議,成功奪取了王明與博古的權力。所謂擴大會議,實質上是請了一批非正式代表一起來開會,表面上是聽取更多人的意見,實質上是破壞既有的會議規章,不依法辦事,先滲入「自己友」,然後強行要「少數」服從「多數」。中共的「民主傳統」就是這樣承繼下來的。
再者,在革命戰爭時期,一切講求效率,民主的成本實在太大,革命黨無法負擔得起。加上革命領袖都是強人,下屬容易因崇拜而盲從。在這種氣候環境下,民主的種子根本不容易萌芽。因此,中共現在即使真的想推行黨內民主,需要克服的困難仍有很多。
(轉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