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C 觀點 : 以中國一城重新定位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2750.aspx

在策略發展委員會的一個會議上,有成員擔心,香港快淪為中國的一個城市,失去原有的國際身份。有官員亦說,即使是出席一些香港有獨立會籍的國際會議,其他成員國也不願意花心思與香港交往。他們會以為,香港已回歸中國,有甚麼需要,與北京政府商討已經足夠。在這種環境下,香港已愈來愈邊緣化,不容易令國際協議,照顧香港的特殊需要,以致在與新加坡競爭時,處於不利的位置。

 

香港人對自己的特殊身份的消失,或許心有不甘;但這種趨勢卻是自然不過的、無法逆轉的。香港人與其徒勞無功地去對抗這種趨勢,不如重新定位,融入這種趨勢,利用這種趨勢,可能更容易另闖一片新天地。

 

以前香港有這麼特殊的地位,是因為中國尚未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的交往差不多都經香港進行。香港的貿易總額比中國還要大,香港的外匯儲備比中國還要多,香港的國際交往比中國還要強,世人怎能不對香港另眼相看。

 

然而,中國已經強盛起來,在世上已舉足輕重,連美國也要重新定位,香港人又怎能沿用舊有的心態去制訂自己未來的發展策略呢?香港人只能立足於自己是中國的一分子,與中國的發展共命運,才能在中國的發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可惜,香港有些意見領袖,至今仍未意識到自己的願景與現實的發展不符,還妄想帶領香港逆歷史的潮流而行。他們一味強調香港原有制度的優越性,並以此作為香港應盡量與中國隔離的理由。他們視與北京的交往會帶來病毒的入侵,要香港人嚴加防範。他們更把自己打扮成勇於抗拒北京影響的鬥士,要香港人誤以為,要支持他們抗爭,香港才有前途。

 

這種思潮已令香港無法順應歷史潮流,作出恰當的定位,如果香港不是經常對配合中國的發展呈現出抗拒的態度,而是主動地去尋找自己的角色,那北京在選擇香港還是上海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時,就較有機會選擇香港。但香港人卻把迎合北京的需要視作政治不正確,那北京只好將任務交給上海,香港的金融業的發展,因而沒法獲得更好的政策傾斜。

 

金融業是國際勢力交鋒的主戰場,每個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都會有自己的議事日程,需要物色合適的對象去完成任務。香港的客觀條件遠比上海好,原應是北京的理想對象;但香港在主觀上所擺出來的姿態,就是不想配合,怕因此而被北京操控,於是就把機會送給了上海。香港落入這樣的境地,就是因為香港恥為中國的一個城市,而要強調自己的特殊性、獨立性。香港人要看清楚,這樣的想法還有客觀存在的條件嗎?香港只有在中國的發展中去尋找自己的角色,才能使自己的功能最大化,強要自搞一套,只會令可走的路愈來愈窄。

(轉載自20091221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