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C 觀點 : 起始不公 後患無窮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34865.aspx

相信會有一些讀者對我近日的文章感到詫異。我一向認同市場經濟,理應支持私有產權才是;為何今次會對投資者的權益提出這麼大的質疑?

 

我覺得兩者並不矛盾。我支持自由市場,因為這是經濟營運的最有效模式,但這不代表我不能以批判性的眼光,去質疑現有的產權制度。我雖然自己也做生意,可說是一個資本家,但我並沒有讓我的屁股決定我的腦袋。

 

我覺得社會應該保護私有產權,前提是這些產權是透過恰當的途徑獲得的。如果這些產權從一開始就是以不公平、不合理的方式取得的,那無論以後的轉讓怎樣有效,這樣的制度也是不公義的。

 

產權可以透過承繼、交換、轉贈、及接受賠償等方式取得,這些我都可以接受。但這些轉讓都是第二性的,非始創性的。財產必須先行被創造,才可以有第二性的轉讓。我們必須從財產初次產生過程中去界定所有權的合理性。

 

一個擁有生產資料的人,透過自身的勞動,所產生出來的新財富,當然可以全權擁有。但如果他只出資金,自身不參與勞動,或者只參與部分勞動,那新生的財富就不應全歸他所有。財產的所有權應歸創造它的人所有,這是不辯自明的道理。因此,其他有出力參與增值的人,也應對新生的財富有一定的分享權。

 

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裏,新生的財富卻全歸出資者所有,出力者大部分只能收取定額的工資,而不能分享新生的財富;這種分配方式很明顯並不公平。

 

這種不公平,不但在道義上有問題,而且衍生很多社會矛盾,令世界經常動盪,難以持續發展。

 

由於大部分出力者,卻感到報酬與貢獻不相稱,他們必然不肯在工作時盡力而為。結果,整個社會的生產力都會受到抑制,人類的進步因而被拖慢。

 

此外,由於廣大基層在生產的過程中所獲的分配不多,以至消費能力很弱,導致社會缺乏足夠的需求,去帶動經濟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投資者奪取了大部分生產成果之後,卻沒法大量花費(受制於個人有限的消耗能力),如果他們的資金積累得愈來愈多,卻不容易找到投資的出路,因為現實世界早因需求不足而產能過剩。

 

這些在實體經濟找不到出路的資金,最終只能流入金融市場,令金融經濟不斷膨脹,逐步異化。在這種情況下,投資銀行乘勢而起。他們為閒錢提供了很多衍生性的投資工具,表面上是為了對沖風險,實際上是吸引閒資作對賭,結果市場的風險變得更大。美國的次按危機與全球性的金融海嘯就是這樣引發出來的。

 

可以這樣說,當前世界的主要問題,都是因資本積累速度快過新生需求而引發出來的。可惜香港的社運人士都不重視這一點。他們眾口一詞把矛頭指向地產商,這真能解決問題嗎?

(轉載自2011727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