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人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似在增加。末日博士魯賓尼與對沖基金大鱷索羅斯都發表了一些看淡的言論。即使是一些內地的企業家,最近也表露出一點悲觀的情緒,擔心未來的日子會不好過。
出現這種情況是正常的。自去年十月以來,人行已接連加了四次息,並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九次。一年期貸款利率已從5.2%加至6.25%,而存款準備金率亦由17%提升至21.5%。很明顯今次是中央主動想為經濟降溫,現在只不過是求仁得仁吧了。
金融海嘯後,美國推行量化寬鬆政策,中國最初也跟著行;所以才會拿出四萬億元人民幣來救市。不過,中央政府很快發覺中國經濟的處境與美國不一樣;中國是方興未艾,而美國則是強弩之末。中國的經濟由於處於一個相對低的水平,所以會易升難降。美國的經濟則因為處於相對高的水平,所以會易降難升。中國的經濟容易過熱,需要經常降溫。但美國的經濟已消耗過分,容易失溫,需要政府用行政手段支撐。中國不應採用一樣的調校策略。
中央要為中國的經濟降溫,無可避免要作出犧牲。那些被宏調損害的企業與個人當然覺得日子不好過,對未來有悲觀情緒。在這種情勢下,那些對中國崛起存抗拒心態的分析員,就容易找到一些負面的消息,作為中國經濟即將硬著陸的證據。
其實這些都不是甚麼新發現,很多問題早在十年前一本《中國即將崩潰》的書中已說過。中國的情況,自改革開放以來,都是遠看一遍光明,近看千瘡百孔,關鍵是看那方能掌握主趨勢吧了。
現在,中國的主趨勢方向是向上,中央怕它上得太快,所以要用行政手段去遏抑這股動力。如果一旦發覺動力不足,有機會硬著陸,那中央只需鬆一鬆手,放寬一下銀根,多開幾盞綠燈,經濟又會恢復動力。不但不會硬著陸,而且很快向上衝。
索羅斯認為,中國錯失了抑制通脹的最佳時機,泡沫已經形成,一旦爆破經濟就會硬著陸。現實是中國的經濟增長接近雙位數字,不可能沒有通脹,5%至6%的通脹亦不為過。中央政府想把通脹壓至4%以下,才需要出動非常手段。中央今次遏抑通脹,其實已出手比其他國家快,比其他國家狠,內地的學者大都估計;中國的通脹高位不會超過6.5%,七月份會見頂,下半年會逐步回落,並不值得過度憂慮。
相反,美國的經濟才令人擔憂,因為它是在量化寬鬆之下依然缺乏動力,如果再失溫、失速,真不知道還有何藥可施,中國還可以透過刺激內需去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但美國的內需早已被信貸放大。人民負債早已過重,舊債未還,怎敢再借?政府唯有撐住金融市場,以維持表面風光。由此看來,美國經濟出事的機會遠比中國高。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