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時代,港英政府之所以願意花這麼大的氣力去廣建公屋,並非純粹為了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而是為了協助香港經濟轉型──由進出口港轉為輕工業生產基地。
輕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激烈,廠家負擔工資的能力不高,然而政府卻要維持高地價的環境,以便在低稅制之下,仍有可觀的財政收入。在這種環境下,工人必須面對住屋使費不斷增加的壓力;為了生活,工人得不斷向老闆爭取加薪,容易釀成工潮,對出口不利。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殖民地政府才下決心令工人毋須受高地價環境所制約,辦法就是由政府向他們提供廉租的公屋。他們大規模把木屋區的居民徙置到工廠區附近,令這公屋實質上等同為廠家興建工人宿舍,起着補貼香港產品出口的作用。
然而,公屋居民必須明白,世界已變,政府對他們的態度也會跟着變。
在六七十年代,香港需他們的努力去推動香港成為輕工業產品的生產基地,他們是社會的貢獻者,政府有扶助他們的經濟誘因。然而,香港的工業已經大部分北移,全球化又搶去很多勞力密集的工種。以至知識與技能都遜色的工人在香港已需求不高,很難叫政府像以前那麼珍惜他們,處處為他們着想。
現時,香港低技術工人供應太多,他們只能爭着去做一些外地勞工搶不走的工作,如清潔、信差、保安、飲食、零售等行業。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這類行業的工資,已爭得比九十年代中還要低,此之所以,香港的基層往往都有每況愈下的感覺。
我從六十年代末開始出社會工作,雖然當時大部分人的物質生活都比不上今天,但他們的精神狀態大部分都比今天好。他們對前景較有信心,因為他們看到自己工作的機構業務正不斷發展,他們在機構裏被需要,有較好的職業發展前途。
我從七十年代中開始從事地產行業。當年有不少買家都是來自公屋。原因是當年住在公屋的人與私人單位的住戶,工作性質相差不遠,而住公屋的人租金負擔較少,所以較容易積累首期買樓。現時,住公屋的人要麼是年紀已長,要麼是綜援戶,其餘主要是一批無法隨香港一起轉型作專業服務的低收入人士,能有條件買私人樓的已不多見。
這種變化已令社會產生分化。住公屋的很多時會被社會上某些人視作社會的負累,覺得政府應該把這方面的開支限在一定的水平之下,能起安全網作用就算了。這是公屋居民不再是香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的必然結果。
現時,社會上雖然有不少為公屋居民請命的政黨,但公屋居民必須明白,靠社會照顧的日子是不會好過的,與其寄望於政黨,不如盡快跟上社會的步伐,令自己成為香港經濟增長的貢獻者,而不是依賴者。即使自己做不到,也要促使自己的子女這樣做。這樣,他們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有更好的前途。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