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香港因地少人多,樓價才這麼貴。這種想法並不正確。香港有八成多的土地尚未開發,怎會連住人的地方也不夠?關鍵是餘下來的未開發土地,最好該如何利用。
政府常埋怨環保人士,說他們限制政府填海、砍樹,還要保育歷史遺跡,以至政府想增加土地供應也不容易。我覺得這只是一種推搪,即使不觸及環保人士的禁區,香港也不愁沒有土地供應。阻止政府供應土地的真正力量,是樓價下跌可能對經濟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以致政府在這方面表現得過度謹慎。
我沒有作全面深入的搜索,已想到有多處土地,可供住宅發展的需要。一是舊啟德機場,二是原有的,已功能不多的工業區,三是地產商從新界村民手上買回來的所謂農地。
新機場啟用了已超過十年,但舊機場遺址卻至今未有動用,這是多大的浪費,政府怎好意思說自己沒有地?這塊地位處市區,面向維多利亞港,交通又容易接駁,如果拿一部分出來,發展我所說的,不設折扣的居屋,一定大受歡迎,不愁沒有地產商競投。如果同一個時間有大量單位一齊落成,地產商為了競爭,樓價也不會訂得太高。
此外,香港現時有大量工業區,至今都未有善加利用。香港的製造業大部分已經北移,餘下的工廠大廈,要不是空置,就是改作商業用途。如果政府肯與城規會商討,進一步把這些土地開放作住宅用途,一定可以吸引地產商去收購合併。住宅發展的利潤大,投資者一定不會躲懶,政府只需拿出政策,自己不用動手,也可以在短期裡,看到大量住宅落成應市。
單講市區與鐵路沿線,有條件改作住宅用途的工廠區就多不勝數。港島東有柴灣、小西灣、鰂魚涌,連北角也有一點,港島南有香港仔、黃竹坑。港島西有西環、石塘咀。九龍東有鯉魚門、油塘、茶果嶺、官塘、牛頭角、九龍灣、新蒲崗。九龍中有土瓜灣、紅磡、大角咀。九龍西有長沙灣、荔枝角。此外,新界的沙田、葵涌、荃灣等工業區,也有一部分可轉為住宅用途。這麼多的供應,政府當然不可以一下子全部開放,否則住宅供應一定氾濫,造成的破壞力可能比八萬五更大。
長遠而言,政府還可以利用地產商手上的土地儲備,為社會提供住宅供應。這些土地現在大部分被規範作農地,不能立即作住宅發展。政府每年都可以訂出一定配額,供他們申請改變土地用途。政府甚至可以用五呎農地換一呎屋地(隨便舉例,不一定是恰當的兌換比例)的方法,收回部分土地,以增加自己調配土地資源的能力。
從以上分析看來,香港不是沒有土地資源,只是政府缺乏這方面的心思吧了。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