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

C 觀點 : 新遏抑樓市措施威力大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817.aspx

政府推出兩項新的遏抑樓市措施:一是增加短期轉讓的印花稅的稅率與有效年期;二是對非本地永久居民徵收額外印花稅,針對的範圍包括以有限公司模式成立的法人,稅率高達15%

 

第一項措施實屬多餘。因為原有的政策——頭半年15%印花稅,已足以阻撓短期炒賣活動,自實施以來,樓市的短期炒賣活動已寥寥可數,再加5%,已不會有太多的新作用。等如掐住一個人的脖子15分鐘,已足以令他窒息而死,掐多5分鐘已沒有意思。

 

至於把有效時限由兩年增加至三年,則有機會損害了用家的正常轉讓自由。三年是一段不短的時間,在三年的時間裏,一個人的財政、健康、感情的情況改變,都足以令他需要賣樓,如果因此要付出額外10%的印花稅(起碼數十萬),是一項不少的損失。被罰者會問,「我所犯何錯﹖」

 

第二項針對非本地居民買樓的措施,才是真正的深水炸彈,威力非常龐大。可惜,這威力主要是破壞力,對尚未置業的香港人幫助不大。

 

無疑,近年樓價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外來買家的投資活動。這項措施確能有效地制止他們在這方面的活動,令樓價失去上衝的動力,甚至可能出現一個相當幅度的回落。然而,本港樓價早已升得與大部分初次置業者的負擔能力脫節。要將整個香港的樓價壓下來讓他們可以買得起,不但工程浩大,難度極高,而且會傷害廣大的小業主,導致「八萬五」一樣的壞作用。

 

我之前建議政府在新批的土地中,撥一部分專門起樓賣給本地的首次置業者,也有官員擔心會影響香港投資自由的美譽。其實,我建議的影響範圍十分小,只影響新供應,最多也不外每年萬多二萬個。現在政府的新措施把全港120萬個現存的私人住宅單位都包進去,變成在全港實行「港人港樓」,這才足以影響香港的對外形象。

 

今次措施不但針對外地人,為了避免外地人用有限公司買樓,連用有限公司買樓也要付額外印花費,這就會影響正常的商業活動。透過有限公司扮演法人的角色,是自由經濟的基礎,政府實不應隨便予以傷害。

 

由於今次措施的打擊面闊,現時樓市的買家中,有兩成左右會需要多付15%印花稅,他們會因而不願入市,樓市勢必會出現調整。由於形勢是這樣明朗,其他本地投資者,亦會拒絕入市,謀定而後動。估計香港住宅樓市的交投量會因而下跌四至五成。受打擊最大的將是地產代理行業。相信一些中小型經紀將被迫結業,連大行也可能需要捱一至兩季的虧損期。最不值的,是次措施只有破壞,沒有建設,得益者將是那些有財力、有膽色的本地投資者,而非社會最想施以援手的本地首次置業者。

(轉載自20121031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30日星期二

C 觀點 : 奧巴馬選情告急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769.aspx

美國總統選舉將於116舉行,但美國有些州的選民可以選擇提前投票。這是一種方便選民的做法,令那些在當日不便請假或有其他要事的人也有機會投票。這種安排保障了國民的投票權,有助提升投票率。

 

奧巴馬是首位選擇提前投票的在任總統。這對奧巴馬來說,應該不會有選擇上的困難。連梁振英也說「當仁不讓」,美國人更不會惺惺作態,假謙虛不投票給自己。所以,當奧巴馬說不會公開自己支持誰的時候,亦是當與記者開玩笑的,誰都知道他一定投票給自己。

 

奧巴馬當然不是116沒有空去投票;他這樣做一定有他的政治目的。其實他的助選團早前已在呼籲選民提早投票,他只不過是以身作則,鼓勵他的支持者早日出來投票吧了。

 

這不是一種好現象,是奧巴馬選情告急的一種表現。民意調查顯示:支持羅姆尼的人已愈來愈多,奧巴馬的支持者正不斷流失。

 

路透社與益普索集團25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羅姆尼的支持率為47%,比奧巴馬多一個百分點。羅姆尼25日在俄亥俄州參加一場競選活動時宣稱:「我們要變化,大變化!我們準備好了。奧巴馬已拿不出新計劃,支持率正在下降。奧巴馬談及的話題愈來愈少,美國現在卻面臨巨大挑戰。」上次奧巴馬當選前,好像也講過類似的說話。

 

奧巴馬可能亦意識到形勢不妙,發展下去,原先支持自己的選民可能會被羅姆尼搶走,因此最好趁他們未轉軚之前,叫他們早點投票。

 

路透社與益普索集團的民調顯示:18%的調查對象已經提前投票,另有31%的人打算提前投票。已投票的選民中,55%支持奧巴馬,40%選擇羅姆尼。

假設,提前投票的人大多支持奧巴馬,不打算提前投票的人大多支持羅姆尼,而比例也是55%40%。那奧巴馬的支持率將是(18%+31%x55%+100%-18%-31%x40%=47.35%。而羅姆尼的支持率則是(18%+31%x40%+100%-18%-31%x55%=47.65%。羅姆尼有機會以些微多數勝出。

 

讀者可能覺得,我的假設好像在偏幫羅姆尼。羅姆尼不是說上台的那一日就要宣布中國為匯率操控國嗎?這顯然會打擊中國的出口,繼而拖累香港的經濟。讓奧巴馬連任會否對香港更有利?

 

我的確想羅姆尼上台多過讓奧巴馬連任。共和黨一向態度強硬,但處事卻比民主黨現實。羅姆尼自己亦有在中國投資。讓了解中國的人制定中國政策,好過讓那些空有理念的人去制定政策。與中國建交的是共和黨的尼克遜,與中國關係最融洽的是共和黨的老布殊。共和黨人當總統應更有利於中國與香港。

(轉載自20121030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29日星期一

C 觀點 : 羅姆尼會反勝奧巴馬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731.aspx

據美國廣播公司與華盛頓郵報於1019日至22日所作的民意調查顯示:羅姆尼的支持率已升至48.51%,比奧巴馬的48.44%,多了0.07%這個差距雖然微不足道,卻是羅姆尼獲得共和黨提名作總統候選人以來,首次在大型的民意調查中勝過奧巴馬。

 

這次調查雖在總統候選人第三場電視辯論之前進行,而事後大部分人亦認為奧巴馬的表現比羅姆尼好;但從整個競爭形勢來說,羅姆尼的處境已比競選開始時大為改善,由被認為只能「陪太子讀書」,變成不排除有問鼎的機會。

 

在競選初期,羅姆尼為了顯示自己的右派立場堅定,在向自己的捐款者發言的時候,譏諷奧巴馬的支持者,屬社會上47%的不用交稅的福利依賴者。這番話外洩後,美國社會譁然,認為羅姆尼開罪了基層民眾,等同把接近一半的選民都推送給奧巴馬,已沒有機會在今次選舉中勝出了。

 

這種情況導致奧巴馬輕敵,在首次電視辯論中準備不足,被羅姆尼搶白他沒有為美國帶來改變時,有點不知所措,精神面貌顯示他心虛。

 

種種研究都顯示,身體語言與精神面貌傳遞訊息的能力遠比言詞強。奧巴馬今次一時失神,暴露了他的致命傷。這就是他上任以來,美國的經濟依然無法走出低谷,失業率長期維持在8%左右,而債務卻仍在不斷上升;除了不斷增發鈔票外,奧巴馬似乎已沒有甚麼良方。長此下去,美國還有希望嗎?

 

上次奧巴馬能夠當選,是因為他承諾為美國帶來「改變」;現在形勢逆轉,變成他的連任將會妨礙美國出現改變,現在輪到羅姆尼力圖把自己塑造成「改革者」,奧巴馬反被指控為「現狀候選人」—選擇奧巴馬等同讓美國的「現狀」持續多四年。由於大多數美國人對現狀不滿,羅姆尼的策略已漸見成效。

 

相反,奧巴馬對羅姆尼的攻擊就相對空洞無力,他只能自創名詞—「姆尼式失憶」,指羅姆尼說話不認帳,不及他誠實。但他卻沒法否認,愈來愈多的美國人都得依賴社會並非好事。

 

美國社會一向比歐洲保守,主張個人應自食其力的人仍佔大多數。即使在需要依賴社會福利的人之中,亦有不少並不認同,應該把長期依賴福利也視作基本人權。因此,被羅姆尼指控的47%的依賴者之中,其中一部分會寄望羅姆尼會帶領他們以後不用做依賴者,而不覺得應該依靠奧巴馬繼續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福利。

 

據我接觸的一些美國朋友,凡是做生意與從事管理工作的,都傾向支持羅姆尼。這批人之中,有一部分上次投了奧巴馬一票,原因是想美國可以有一位黑人總統。現在已經有過了,再投就失去了意義。他們可能重回自己的傳統立場,投票給共和黨。奧巴馬的膚色今次已不能如上次那樣,為他帶來太多的增值。

(轉載自20121029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

C 觀點 : 歐盟對美國有威脅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689.aspx

前文談到,歐債危機可以有兩種發展,一是令歐盟分裂,一是令歐盟結合得更加緊密。默克爾已成功令德國人民明白,第二種發展更符合德國的利益。如果德國人民過去願意為東西德合併而付出代價,今天亦應該為扶助歐盟的窮兄弟付出代價。德國人民已投票支持政府用德國人民的錢,去化解歐債危機,而其他的債務國亦同意放棄部分主權,履行歐盟制定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一個跨國的、政經層面都步向一體化的超級政治實體正在歐洲形成。

 

歐盟的GDP13萬億美元,是中國的兩倍,僅比美國少成半。歐洲的歷史悠久,人民的教育水平高,無論是文化藝術還是科學技術都發展得相當不錯。如果能夠減少戰爭的內耗,加強跨境合作,經濟增長還有提速空間。在某種程度來說,歐盟比中國更有條件成為足以威脅美國的老二。

 

二次大戰前,歐洲是國際中心,在很多歐洲人的心目中,相對新世界的美國人,他們仍有一定的優越感,法德兩國都有意透過歐盟的團結,令歐洲可以重回歷史舞台,在全球的發展上起更大的作用。

 

此之所以,歐盟在出兵伊拉克問題,以及巴勒斯坦立國的問題上,都採取了與美國不一樣的政策,以顯示自己的獨立性。

 

美國對歐盟的做法感到不滿。在美國人看來,歐洲是美國人用生命從納粹手上解放出來的,如果沒有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保護,歐洲可能已被蘇聯赤化。美國認為歐洲不應一方面依賴美國保護,另一方面又與美國唱對台戲,叫美國難堪。

 

最令美國擔憂的是:歐元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日漸建立起自己的認受性,而且兌美元的匯價逐見提升。1999年歐元面世時,每一歐元兌1.18美元,最低跌至2001年的8.834美元,最高升至2008年的1.6美元。即使在歐洲危機尚未完全過去的今天,一歐元仍可以兌1.3美元,美元的表現不見得比歐元好。

 

美國至今仍能保住全球一哥的地位,主要靠兩樣東西:一是靠壓倒性的軍事上的優勢;二是靠美元作為全球接受的貨幣所產生的鑄幣紅利。若果歐元逐步分薄了美國在這方面的獲益,美國的一哥地位就可能保不住。有人認為,美國之所以要打伊拉克,就是因為薩達姆主張用歐元來定油價。這是伊拉克手上真正的大殺傷力武器,足以威脅美國在全球的一哥地位。

 

去年8月,標準普爾降低美國的主權評級,按正常反應,美元匯價應下跌才是,但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令全球資金流向美元避難,美元不跌反升。這個說法雖然有點陰謀論,但美國不希望歐元分薄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的確有客觀需要。一旦失去這個地位,美國將設法靠亂發鈔票,耗盡全球資源。歐盟對美國的潛在威脅,不下於正在崛起的中國。

(轉載自20121026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25日星期四

C 觀點 : 英對歐盟態度舉棋不定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654.aspx

歐債危機困擾歐洲諸國期間,不少英國人都慶幸,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然而,英國這種對歐盟若即若離的政策真是這麼正確嗎?長遠會不會難再與歐洲結合,逐步被邊緣化?

 

其實,在很多英國人的心裏,他們並不太情願當歐洲人。他們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殖民地遍布五大洲三大洋,堪稱日不落國。按邱吉爾的觀點,英國有三個策略同盟圈,首圈是英聯邦國家,第二圈是美國,第三圈才是歐洲。英國不靠歐洲也可以活得很好,加入歐盟會令英國有成了歐洲一個省的感覺。英國人心有不甘。

 

然而,二次大戰後,英國作為國際大國的地位日減,與自己英聯邦國家做生意的能力下降,不得不與鄰近的歐洲國家多做生意,歐盟的免關稅政策,對英國已變得必須。所以英國最終放棄與聯邦國家的「帝國優惠」,於1975年正式加入歐盟。

 

戴卓爾夫人成為英國首相後,全面推行自由經濟,減少福利,把國企私有化。而當年的歐洲卻有日漸社會主義化的傾向。戴卓爾夫人擔心,與歐盟走得太近,社會主義很容易從後門走進來。事實上歐盟並非一個純經濟組織,歐洲議會的政策,觸及各國政治、社會、民生、內政,以至外交的政策,有時還要求成員國放棄部分主權。這對自傲的英國人來說,實在覺得有點過分。

 

英國行普通法,歐洲行大陸法,英國人覺得普通法比大陸法優勝,而且在全球已日漸通用。沒有理由為了遷就歐盟,而要英國接受倒退。

 

此外,歐洲多農業國,歐盟的政策常向農業傾斜,但英國重金融貿易,歐盟對農業的補貼,英國享受不了太多,卻一樣在經費上作承擔,英國人覺得不值。

 

因此,英國即使已加入歐盟,仍在很多問題上與歐盟不一致。所以,當歐盟決定統一用歐元的時候,英國決定維護英鎊,不加入歐盟的單一貨幣機制。

 

歐債危機期間,英國人慶幸沒被拖累。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歐洲人會覺得,英國人在歐洲有難的時候,竟置身事外,對歐洲不肯有承擔。以後,歐洲人還肯視英國人為歐洲人嗎?

 

英國原先已覺得加入歐盟,得與法德兩國平起平坐,有點不值。現在金融危機已進一步令法德兩國在歐盟地位增強。英國今次放棄扮演角色的機會,以後即使想全面重回歐盟,也難再扮演領袖角色。

 

歐債危機有兩種發展可能:一是令歐盟解體;一是令歐盟結合得更加緊密。現在看來,歐洲正朝第二個方向走。一個超級的跨國政治實體正在形成,其主導者是德國,英國以後都只能靠邊站。英國作出了這樣的選擇,真是這麼值得慶幸嗎?

(轉載自20121025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24日星期三

C 觀點 : 德國會主宰歐盟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623.aspx

在之前的那篇文章中,我從正面的角度,肯定了歐盟對推動歐洲一體化所起的積極作用。

 

不過,在歐盟的成員中,尤其是那些在經濟實力上相對弱的國家,開始有人擔心,歐盟會逐漸被德國所操控。德國可以兵不血刃,重建第三帝國。

 

自從東西德統一後,德國已成為歐盟中,人口最多,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德國人工作勤奮,不像南歐諸國那麼貪圖逸樂。德國人工作認真,紀律性強,其工業產品的質素備受信任。

 

德國一年的出口總值,已超過一萬億美元,貿易順差達2,500億美元。德國的失業率只有6%,而其他歐盟國家都超過雙位數字。德國是歐洲最大的債權國,其他國家都欠德國的錢,對德國的依賴已愈來愈大。

 

有陰謀論者認為,歐債危機剛發生時,只要德國肯主動作多點承擔,是不應擴散至今天這麼難收拾的地步。希臘的GDP不足歐盟的3%,歐盟完全有能力把它吃下來。但歐盟卻拖拖拉拉,在一些細緻問題上與希臘糾纏不清,令債權人信心大失,對其他債務較重的歐洲國家也擔憂起來。導致這些國家評級下降,利息被搶升,負擔能力每況愈下。

 

陰謀論者認為:德國是刻意這樣做的,先要讓窮兄弟嘗嘗苦頭,他們支撐不下去時,就只好找德國幫忙。屆時,德國就可以提出各種苛刻的條件,窮國也不得不接受。

 

現實是歐債危機爆發後,大家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是各國都用同一種貨幣沒有用,還得用同一的財政與貨幣政策。這就需要歐盟中央可以掌控更多的權力;亦即是說,成員國得在某種程度上,放棄一部分自己國家的主權。這些上繳給歐盟的權力,無可避免會落在為歐盟出錢出力最多的德國手上。

 

去年11月,愛爾蘭在自己的財政預算公布之前,竟先把預算案交給德國國會審核,真是匪夷所思。愛爾蘭人民覺得這種做法實在喪權辱國;英國《每日郵報》亦覺得,德國正密謀蠶食歐洲各國的主權。

 

我不喜歡用陰謀論的方式去看問題,這類說法似是而非,無從證實。現實的形勢是:即使德國沒有陰謀,當德國與其他歐盟國家的強弱差距愈拉愈闊的情況下,誰在歐盟可以有更大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現實世界講實力地位,有實力照顧窮兄弟的,當然多兄弟肯跟隨,開一句聲,就有人支持擁護;要求人家照顧的,就又好仰人鼻息,被人主宰。

 

在國際層面,是只講GDP不講人權的。聯合國就從來不會搞地球村普選,世銀與國基會都是按財力決定投票權的。不管歐盟的憲章如何寫法,貢獻者的話語權一定大過依賴者。

 

德國透過放貸達到逐步掌控歐盟,手段已比透過戰爭用武力壓服文明。社會要進行汰弱留強,誰也阻擋不了。

(轉載自20121024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22日星期一

C 觀點 : 歐盟該得和平獎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581.aspx

201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了給歐盟,引起了不少爭議。一些被歐盟逼着要行緊縮政策的國家,甚至有國民要走上街頭,焚燒歐盟的旗幟洩憤。對這些國家的某部分人來說,歐盟為他們帶來的不是和平,而是工人失業,福利被削,房產被沒收,家庭被破壞,社會不穩定,生活無保障。

 

這些指控好像都是事實,但有失偏頗。導致這些國家落入這種處境的並非歐盟,而是這些國家的一些不負責任的政客。他們為了當選與繼續執政,不惜亂派免費午餐,推行大量國家經濟能力負擔不起的福利政策。譬如提高最低工資,減少最高工時,增加失業救濟,降低提休年齡,提供全民退休保障。這些政策在推出時,人民無不拍掌叫好,覺得這是人民應有的權利,而沒有考慮到錢從何來?結果導致有些國家債台高築,信用盡失,無以為繼。

 

現在這些國家債務到期,又沒錢還,尋求歐盟協助,憑甚麼一定要歐盟繼續低息借錢給他們揮霍?歐盟要他們知慳識儉,量入為出,有甚麼不對?我們這個世界已不是「施比受更有福」,而是變成「受比施更惡」。施者可以不要求感恩,但受者亦沒有理由把種種莫須有的罪名加在施者身上。

 

因此,指控歐盟欺負歐洲的窮國是不成立的,為此而認為歐盟不應得到諾貝爾和平獎是說不通的。

 

很多人都以為歐盟是一個經濟組織,而不是政治組織,因為歐盟只有歐元作為統一貨幣,而沒有統一的政治架構,但其實歐盟始創的時候就有強烈的政治考慮的。

 

人類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源於歐洲各國的利益爭奪。為了避免歐洲再次陷人類於災難,一些有遠見的歐洲政治家,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就刻意推動歐洲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希望利用經濟上的共同利益,逐步消除歷史上積累下來的仇怨。

 

歐盟的前身是歐洲共同體,最初只有六個成員國,合作亦只限於煤炭與鋼鐵,後來才擴大至原子能與農業。到今天歐盟已發展至27個成員國,其中17個統一使用歐元為法定貨幣。歐盟成員國之間,現在已可以做到,商品、服務、資本都可以自由流通。這不但大大提升國與國之間在經濟上的協同效益,更增加國與國之間在政治上的互相信任。

 

當國與國之間不設關卡,人流物流都可以自由進出的時候,國界的功能已愈來愈不明顯,經濟上的合作已不知不覺中擴大至政治層面。法國與德國這對世仇,已可不念舊惡,為歐洲的利益衷誠合作。歐洲的一體化,為人類如何走向大同,作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嘗試,為世界和平作出了實際的貢獻,取得和平獎是應該的。

 

可惜,歐盟現時正為債務危機而備受威脅,希望歐洲的政治領袖,能為了歐洲的長遠福祉,能說服本國人民,犧牲一下眼前的本土利益,以免讓前人的努力功虧一簣。

(轉載自20121022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19日星期五

C 觀點 : 道德是個人體會 外加於商業沒用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539.aspx

近年,社會上談論商業道德的人多了,但談論的人主要來自政界與學界,商界自己反而談論得不多。即使有,也只是一種被動的回應,視作公關活動,順應一下潮流吧了。現實的商業行為,若非受到法律的制約,其動力還是來自利益,商業道德起的作用不大。08年的金融海嘯,是商界道德淪亡的最好證明。要有效地規管商業行為,立法遠比談論道德有效。

 

這是我上兩篇文章的主題,主要是從社會層面看道德問題,今天改從個人層面來看。

 

嚴格來說,只有人才會有道德感的,商業機構只是法人,非自然人,很難想像它的道德感,是如何產生及起作用的。

 

道德是一種指導個人行為的價值觀。年輕的時候,父母與學校都會嘗試把一套價值觀灌輸給我們。這時,我們即使完全按照長輩定下的規矩去做,我們也只能算是一個聽話的孩子,而不算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因為,道德必須來自個人對生活的反思與內省,而不依賴外部的壓力。商業機構沒有腦,何來對道德的體會。按孔子的看法,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可以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商業機構能有這種道德境界嗎?

 

一個人在群體中生活,他不難發現:人需要主動對身邊的人友善,才能令其他人減少對你的猜忌,願意與你合作;人亦不能隨便欺騙他人,否則就不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一個管理人員若然缺乏道德操守,很難有下屬願意長期追隨他。這些都只透過個人在生活中不斷反思,才能逐步體會出來。

 

商業機構作為法人,不可能有自己對道德的體會;但商業機構的董事會成員,他們可以透過自己的道德觀影響商業機構的決策。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商業道德,仍是建基於個人道德之上的。

 

然而,現代社會雖然常強調商業道德,卻甚少講個人道德。我只看到有人搞商業道德的研討會,卻不見有人搞個人道德的研討會;就算有人搞,相信肯來參加的人也不會多。現代人都講自由,總之沒有犯法,我做甚麼事都不用他人管。明眼人都不難看到,現代社會的個人道德操守正在不斷淪落。一個不講個人道德的社會,卻大談商業道德;這是否本末倒置?這會有效果嗎?

 

現時社會對商業機構的道德要求,都是一種外加的要求,並非商業機構的自我醒覺,屬於「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的層次,未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層次。所謂商業道德,只是虛有其名,實質上只是一套標準操作程序吧了。金融海嘯的發源地美國,不是也講商業道德,也訂了很多標準操作程序嗎?但商業罪案卻有增無減,一次比一次嚴重,而且遺禍全球。講商業道德的結果,只是令公關公司多了生意,並為社會製造了大批偽君子。

(轉載自20121019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18日星期四

C 觀點 : 崇尚法治勝崇尚道德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521.aspx

人類是群體動物。在群體中生活,不能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為了與群體中的成員建立穩定的關係,令族群可以生存與繁衍,每個成員必須遵守一些共同的行為準則。

 

在原始社會,氏族是通過圖騰和禁忌,去限制個別成員的一些不符合群體利益的行為。這些限制往往是野蠻的,不講道理的,它是以集體抵制,恐怖威脅等方式去貫徹的。

 

隨著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圖騰與禁忌逐步發展成宗教信仰,以及以宗教為基礎的道德價值觀。類似天主教十誡的內容,其他宗教也都有。因為這些都是群體生活都得遵守的規則,不然就會天下大亂。

 

華夏文明不談怪力亂神,沒有發展出一套神化的宗教;但中國的儒家講的,亦是一套群體生活的倫理道德關係。中華民族是少數不用靠宗教信仰也能建立自己的道德價值觀的民族。

 

隨著文明的進步,人的社會關係變得愈來愈複雜。古代遺留下來的宗教經典,已沒法涵蓋這麼複雜的關係,社會於是制訂了一套可以不斷現代化的法典。

 

人類的宗教,是在商業尚未發達的年代,已發展起來的。因此,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道德規範,甚少涉及商業行為。宗教的戒律,注重修身,不重營商,甚至會敵視以謀利為目的的商業行為。因此,商業行為從一開始就靠法律去監管,而不是靠道德來制約。

 

做生意的人很清楚,單靠交易對手的道德操守是不穩妥的,必須有合約為依歸,這樣才可以在必要時訴諸法律,迫對方履行合約或賠償損失。合約法是只講代價交換,不重道德承諾的。因此,商界一向只講利益,不講道德,因為講也不會有法律保障。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個社會從只講道德發展至講求法治,可視作是一種進步。但近年社會上興起了一段思潮,要在商界也崇尚道德。我覺得這是一種倒退。

 

道德的要求雖然比較高尚,但內容比較抽象、籠統,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相反,法律的要求就比較嚴謹、具體,以及細緻,容易實際執行。在商界講道德,根本無視商界一貫的運作原則,對商界造成干擾多過促進。

 

華人社會就一向講道德,不講法治,結果經濟就一直發達不起來。中國人做生意,口頭上都說要講信用,行起來卻你虞我詐。法治是先小人,君子;講道德是要求人人都做君子,結果是迫人做偽君子。黑社會講道義,但一樣可以壞事做盡;可見講道德是不可靠。

 

現時最主張商界講道德的是一批政客,他們為了選票向市民扮嘢,要市民以為,經他們大吵大鬧一番之後,商界就會注重道德起來,市民利益就會得到更好的保障,現實世界卻並非這樣運作。

(轉載自20121018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17日星期三

C 觀點 : 社會責任與商業道德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493.aspx

近年,談論社會責任與商業道德的人多了,這是否表示:人類的商業行為已出現根本性的改變?

 

按阿當‧斯密的說法:肉販、酒商、麵包師之所以為我們提供晚餐,並非基於人道主義精神,而是基於自利。因此,告訴他們我們有甚麼需要沒有用,關鍵是讓他們可以得益。阿當‧斯密認為:當一個人追求自利的時候,他不知不覺地已服務了社會,而且做得比他刻意想服務社會時還要好。

 

綜觀當今的商場,自利仍是商業活動的主要動力,企圖以新的行為準則去取代自利原則,不但不容易成功,而且還可能破壞商界替社會服務的能力。

 

在改革開放前,大陸就經常強調要為人民服務,但當時大陸根本沒有甚麼服務。現在不講為人民服務了,但為了顧客願意付鈔,大陸服務行業的水平已普遍有所提高。

 

過去,大陸北方城市的物資局,每年冬天都得為市民到處張羅,儲備足夠的煤炭與大白菜作過冬之用。他們往往費盡氣力,仍沒法滿足市民的需要。現在物資局的官員不做這項工作了,把工作交給唯利是圖的商人去做,任務反而比前完成得更好更快。大陸的北方城市已不再出現過冬物資短缺的問題。

 

商人做生意的目的是賺錢,要他們在賺錢的同時兼顧道德與社會責任,不但不會兩全其美,而且會扭曲正常的商業操作,令商業為社會服務的能力降低,整個社會都得為此而付出代價。

 

現時,商界自身也談社會責任多了,但主要是為了形象,屬公關工程。商界在這方面花多了錢,結果可能分薄了服務顧客的資源。大部分麵包店的顧客,寧願麵包店花心思做好麵包,而不會理會麵包店有沒有捐錢做善事,有沒有發動員工一起去做義工。

 

商業機構服務社會的最佳方法是做好它的本業。在市場有效的情況下,愈是賺錢的公司,愈代表它對社會有貢獻。把賺錢多的公司視作奸商,要加以抵制,改而去扶持一些沒有能力賺錢的公司,其實是在與消費者作對。

 

蘋果公司賺大錢,是因為它的產品受社會歡迎。消費者不會因為喬布斯不肯捐錢,就去幫襯願意搞環保的諾基亞。不能在本業上做出成績的公司,任是有社會責任與商業道德,都會被消費者拋棄。這令到商業機構不得不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本業上。

 

我這樣說,並非要否定社會責任與商業道德的存在價值。而是認為單是靠鼓吹,成效不會很大。市場無疑會有時失效,要補救這種情況,應該靠立法,而不是講商業道德。道德是個人行為的最高標準,只能用來作自我要求。法律才是社會行為的起碼標準,要糾正商界的不良行為,還是立法較為可靠。

(轉載自20121017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16日星期二

C 觀點 : 溫家寶任內功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472.aspx

到十八大召開時,溫家寶()已年滿七十。按中共退休年齡的限制,他已不能再當政治局常委。亦即是說,明年春開全國人大時,他必須辭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政治生涯,快將終結。

 

溫家寶剛上任時,大家都對他存有希望。因為六四前他曾隨趙紫陽往天安門廣場探望絕食的學生。大家都認為他是中共黨內的開明派,甚至以為他會在任內推動平反六四。現在看來,黨內的頑固力量仍佔上風,溫家寶已沒有機會在任內平反六四。

 

然而,溫家寶在任內仍多次發表開明意見,對中國的政治改革起推動作用。2007年他曾以個人名義,透過新華社發表文章,指出「科學、民主、法制、自由、人權,並非資本主義所獨有,而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共同追求的價值觀和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暗示社會主義亦應追求這些普世價值。

 

他這種論調雖未受到黨內保守派的認同,黨報上亦出現過一些唱反調的文章,但民間知道總理這樣說之後,言論已比前大膽。起碼在學術界,每當談到民主、自由、人權、法制時,大都會作正面的評價。不似以往,很多人都擔心,肯定這類價值觀,即等同鼓吹資本主義自由化,將來會成為批鬥對象。溫家寶雖未能在體制上為中國帶來民主與法治,但已在意識形態領域打開了一扇鮮風窗。

 

溫家寶在任內的另一項功勞,是全面徹底地免除了農民的稅務,基層官員已沒有藉口向農民徵收任何稅費。此外,中央政府還撥出大量預算,提供給農村作農業發展,以改善農民生活。此外,農村的醫療改革已擺上中央的議事日程。溫家寶不失為一個對三農問題有承擔的總理。

 

然而,在溫家寶任內,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卻有向左轉的傾向。尤其是在西方金融海嘯之後,北京眼見西方政府都紛紛出手救市,遂覺得政府應該在經濟發展方面扮演更多的角色,而不應單憑無形之手讓市場作自我調節。在這種心態下,北京在宏觀調控上,出手已比前更密、更重。中央政府在這方面的自信心太足並非好事,弄得不好,可以鑄成大錯。

 

金融海嘯後,中國出現了一股「國進民退」的現象。由於政府的政策向國企傾斜,國企在通訊、能源、重工方面,都獲得政策保護,造成相當程度的壟斷,民企找不到發展空間。加上銀行在資金短缺的時候,只肯貸款給國企,都不肯貸款給民企,令國企發展的速度快過民企。

 

朱鎔基年代,大量官員與國企人員要下海另謀出路,逼這批人去自食其力,令民間的動力日增。但到了溫家寶年代,得益最大的是國企,人們覺得在國企打工較安全,大學生想當公務員的比例又再增加。這種發展,足以減低民間的動力,對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不一定有好處。

(轉載自20121016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15日星期一

C 觀點 : 議員無需跟隨民意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437.aspx

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了Edmund Burke重傳統習俗,不重天賦人權的理論;其實他對代議政制的民主,也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有別於香港流行的民主至上的民粹觀點。

 

1774Burke在英國Bristol競選做議員時,曾向選民發表過一篇有關他會如何對待民意的演說。他認為:對議員來說,選民的意見必須高度重視,選民的事務必須專心關注;議員有責任犧牲他的休息、歡樂、個人的滿足,以為選民服務,在任何情況下,議員都應把選民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並以此作為自己行為的選擇。

 

這類選前承諾,香港的議員都懂得講,並非甚麼真知灼見。Burke講話的重點不在前段,而在後段。他辭鋒一轉,談到議員更應該有自己個人的良知。他可以憑此而得出不偏不倚的見解與成熟的判斷。他沒有需要為了討好選民而犧牲自己的觀察。他只能透過向自己負責才能達到向上天負責。議員欠選民的,並非只是勤奮工作,而是他的判斷;如果一個議員因民意而犧牲自己的判斷,他不應視此為向選民負責,而是背叛了選民。

 

香港的議員大都沒有自己的判斷力,遇到問題不知道怎樣應付,就只曉得說會徵求市民意見,以市民的意見為依歸。如果動不動就來一次公投,還搞代議政制幹甚麼?

 

Edmund Burke的看法,代議政制讓選民有權透過民主政制,選舉他們覺得可以信賴的社會精英,在議會中作為他們代理人。想當議員的人,選民作出選擇前,有責任清楚坦白地把自己的立場、願景、路線、策略告知選民,以免選民所託非人。

 

選民亦應明白,選出來的是另一個人,他會有自己的看法,不可能要求自己選出來的議員,事事都按照自己的看法去做。議員的選民可不只一個,叫他按照誰的想法去做好?選民除了要看候選人的立場是否與自己一致外,還要看候選人的判斷能力與表達能力。因為候選人一旦當選,就不會事事諮詢選民,而是會按他們自己的判斷能力與表達能力在議會為選民代議。

 

事實上,選民的意見並不穩定,而且經常出錯。一個只懂得按選民意見去辦事的議員絕不會是一個好議員。

 

一個議員只要在選舉前向選民交代過自己的立場與取向,在當選後就可以「我行我素」。選民既然知道該議員素來如是,他為何不可以繼續如是?選民是因為看中了議員的良知與判斷力而投票給議員的,議員在當選後,就應該忠於自己的良知與判斷力,而不是臣服於輿論的壓力。人可以不做議員,但人不能背叛自己。

(轉載自20121015am730C觀點) 

 

 

 

 

 

 

 

2012年10月12日星期五

C 觀點 : 人權非天賦 須努力爭取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3392.aspx

昨文談及英國政治學家Edmund Burke(1729-1797、圖)的一些主張,估計並非所有讀者都能接受,所以在這裡再闡釋一下。

 

Edmund Burke認為:現實的政治契約,皆建基於傳統和習慣,而非天賦人權。他這種說法與當今流行的政治理念很不一樣,但如果我們願意以開放的態度,不受政治教條制約下去思考的話,他的說法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英國的普通法,大部分都是傳統的累積,但不排除新的演進,是一種有機的自然增長。他覺得傳統是經過歷史考驗的,故比較可靠。而「天賦人權」只是人自己設想出來的理念,若把它硬套在現實政治中,會造成很多衝突,導致社會混亂。

 

我相信人人都喜歡在人權受保障的社會生活,但我並不認為人權是上天賦予我們,而是人類自己爭取得來的。如果人權是天賦的,它應該素來都有,到處都有,一如陽光空氣,大家一起來坐享便是了。

 

在現實世界,人權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在生產力低的地方,人為了維持活著的狀態,已耗盡一生的精力,他們還有其他選擇的自由權嗎?環顧人類的世界,到處都有饑荒、戰亂,上天有賦予災民生命權嗎?在貧窮的地區,很多人被迫行乞、賣淫,上天有給他們尊嚴權嗎?在第三世界,很多小孩子都沒有機會上學,上天有賦予他們接受教育的權利嗎?

 

從這個角度去看,人權並非天賦的,它只是人們理想中應有的權利。它需要一定的經濟發展實力作基礎,然後才可以透過立法作保障,以讓社會的成員都獲得公平公正的待遇。

 

現時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窮國根本沒有條件賦予他們的國民與富國一樣的人權。所謂人權無疆界只不過是強國干預弱國的藉口吧了。

 

美國的人均年收入是48,387美元,阿富汗只有956美元,美國是阿富汗的51倍。阿富汗的人權狀況當然遠不及美國,但美國佔領了阿富汗之後,就可以改變阿富汗的人權狀況嗎?美國自己也承認失敗,只能選擇撤軍,不讓阿富汗人繼續享有「獲得救護與幫助」的基本人權了。Edmund Burke認為:硬把人權套在現實政治,不但行不通,而且會製造災難,看來並非沒有道理。

 

人類其實都有同情心,願意在有能力的時候,對受苦難的人施以援手。這種高尚的情操值得鼓勵。當人類的親愛精神衝破疆域的限制的時候,人類就可以進入大同世界。

 

但在現階段,這種同情心只能發自施者的內心,受助者未宜視此為權利,否則就不會感恩,反而覺得社會欠他們很多,處處向社會追究責任。

 

香港有些人,找不到好工,就覺得社會剝奪了他的工作權;買不起樓,就覺得社會剝奪了他的居住權;升不上大學,就覺得社會剝奪了他的受教育權;真是這樣嗎?如果人人都只講天賦的權利,不談個人的努力,人類憑甚麼有進步?

(轉載自20121012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