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6日星期二

C 觀點 : 和平漸變還是徹底革命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26389.aspx

社民連的出現,向左拉闊了泛民的政治光譜,而公民黨選擇靠攏社民連,更令光譜的中段出現真空;泛民撕裂,迫使民主黨要與激進派劃清界線,改行一條較為溫和的路線。這種發展,令香港民主運動出現了兩條路線的鬥爭。究竟香港今後的民主道路,應該沿用激進的手段去尋求一步到位,還是應該轉行較溫和的路線,分階段去達至呢?

 

回顧人類的歷史,和平演變應該是主導,激烈的突破只屬特殊環境下的偶發事件。以香港現時的狀況,儘管社會存在著一定的矛盾與怨氣,但遠未至民不聊生的境地。香港有基本的社會安全網,基層的溫飽不會有問題;現時香港失業率只有5.4%,比大部分發達地區都低;且政府有大量財政盈餘,有需要時可以調動資源救市;加上治安良好,公務員系統廉潔兼有效率;以香港人的脾性,在這種環境下,他們是不會起來革命的。

 

不過,一次過作天翻地覆改變的理念,對年輕人往往非常吸引。我年輕時也曾「革命過」。因為革命可讓年輕人對將來有美好的幻想,令生活變得更有意義。革命行動轟轟烈烈,充滿浪漫,投身革命,更能把渺小的個體,融入為民請命的群體之中,令生命得到昇華。此之所以,香港的八十後,參與過示威遊行之後,紛紛著迷,愈搞愈有勁。

 

然而,歷史上的革命並不一定成功,而且代價沉重。成功如法國大革命,對社會帶來的破壞一樣十分大,人民不但要在革命期間作犧牲,革命後依然要繼續受苦。伴隨革命勝利而來的是殘酷的派系鬥爭,被送上斷頭台的同志比貴族還要多。人類的醜行,大部分是在高舉革命旗幟時做出來的。

 

更可惜的是,經過一番犧牲後,革命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徹底。法國革命沒多久,拿破崙就為自己加冕,而一度嚮往革命的法國人民,卻一樣可以為帝制復辟而歡呼,足見革命的淺薄與不可靠。因此,如果有得選擇的話,我寧願把社會改革工程斬件進行,先作小步試探,錯了可改,穩固了才再進。

 

英國在政制改革上行的路線與法國不一樣,他是循序漸進,不求一步到位,中間不斷與既得利益者有妥協,有利益交換。十三世紀初的大憲章,本身就是在和稀泥,既把部分皇權分給了貴族,又為市鎮居民與自耕農帶來更多的自主空間,同時又不忘安撫教廷,一點也不徹底。

 

英國至今仍行君主立憲制,上議院還有世襲的議員,英國人似乎不急於把這種最反動的功能組別踢走。香港人可以在2017年選特首,但英國人至今仍不能直接選首相。這些都沒有影響英國社會走向文明,人民可以有自主的生活。由此可見,香港激進派所堅守的那一籃子民主原則,從來都不是絕對的,沒有必要非捆綁在一起的。民主黨今次的讓步,實質上為香港的民主發展打開了新契機,怎可以說是出賣了港人?

(轉載自201076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