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領導人不斷呼籲建制派要大和解,不要再分梁營、唐營,最好只有香港營,這樣才能大贏。這只是理想,但並不現實。經過今次特首選舉一役,建制派已經分裂,一派由民建聯與工聯會為代表,主要反映廣大基層民眾的利益;另一派以自由黨作代表,主要反映商界的利益;還有一派由葉劉淑儀的新民黨為代表,主要反映專業人士與中產的利益。他們之間必然有差異,才能代表不同社群的利益。所以,他們必須在某些問題上意見分歧,才能凸顯自己存在的價值,才能吸引到一些立場鮮明,理念清晰的支持者。沒有自己獨特的定位,一個政黨根本不可能找到忠貞的核心班底。
我認為,這或許是北京為迎接2017年特首普選的策略部署,中方並無意要建制派回到特首選舉前相對統一的保皇黨狀態。這樣建制派的政治光譜才能拉得更闊,平時以分裂去拉攏不同的支持者,在一些特殊的重大問題上,才聯合行動,建立統一戰線。這樣,建制派才可以匯聚到比前更大的力量。其實,反建制力量早已採用這種策略,建制派只是作出類似的選擇吧了。
北京今次分明要商界與自由黨嘗試一下被背棄的感覺。先讓唐英年「坐定粒六」,以為已被欽點;然後才讓他知道,如果平時不做好爭取群眾的工作,不積極提升自己的政治技能,北京就會移情別戀。總之,就是要商界提前知道,在新的遊戲規則下,商界要靠自己的力量,去維護自己的利益,依賴阿爺「照住」已不管用;更加不要誤以為民建聯會順手照顧他們一下。在這種情況下,商界才會硬著頭皮走到台前,接受普選的洗禮。
商界的頭面人物已公開表示,他們是愛國的,立場與北京基本一致,但他們希望由商界的代理人來當特首。北京給他們的訊息是商界可以這樣做,但不能再靠北京欽點,要自己去爭取香港市民支持。
香港行資本主義制度,商界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在其他資本主義社會,商界都會動用自己龐大的資源,去組織有影響力的政黨,在政治上維護商界的利益,如美國的共和黨,與英國的保守黨。但香港的自由黨卻軟弱無力,難在政治上起商界代理人的作用,原因是他們以為自己已抱住北京這個大「水泡」,所以北京要把「水泡」弄穿,要商界非自己游不可。
梁振英為了保住自己的民望,不可能為了大和解,以後就跟商界利益與共。所謂大和解最多是賠個笑臉鞠個躬吧了,基層的利益與商界不可能一致。但北京亦不擔心商界會投靠泛民,因為泛民仇商的取態遠甚於民建聯。商界作為建制內最大的得益者,除了當建制派之外,難道會做革命派?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