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星期五

C 觀點 : 該如何給施政報告評分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5397.aspx

梁振英發表他的首份施政報告後,不少傳媒來電,要求我對他的房屋政策作點回應。通常,傳媒還會順道要我為施政報告打分,問我是否肯收貨。但當我說這份施政報告可以有70分,我基本上可以收貨的時候,他們就很失望;因為他們是期望我會說不及格不收貨的。結果,他們在報道的時候,大都略去了我的評分與可以接受的回應。

這反映香港的記者,很多心中早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訪問的功能只不過想從被訪者口中,套取記者需要的觀點與結論。讀者宜直接閱讀原始文件,自行作出評估;否則就會不知不覺中被人同化。香港人必須學會獨立思考,才會有高質素的民主。

一份施政報告該如何評分,應有一定的客觀標準。首先要看的是它選擇的議題是否同時是市民最關心的議題。如果市民認為社會最逼切需要處理的問題,政府竟不將它放上議事日程,那當然不是一份合格的施政報告。

多項民意調查都顯示:香港人現時最關注的是房屋問題。這份施政報告把處理房屋問題放在主打的首要位置,然後才旁及扶貧、環保、教育、醫療等,基本上可謂符合民情。

這只是一份合格的施政報告的起碼要求,但單能命中議題還不夠,還得制定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要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政府最應該做的是要增加土地供應。梁振英在這方面的構思,基本上已涵蓋了大部分政府有條件去著墨的地方。

這包括:(1)調整土地規劃的用途,優先向住宅需要傾斜;把一些原先規劃作農業的、工業的、政府及社區設施的土地,都改作住宅用地;連綠化地帶與自然岩洞都不放過。(2)增加地積比率,盡量利用原有的土地去增加更多的樓宇供應。(3)加快審批程序,協助發展商加快建設速度,令更多的樓宇可以提前進入市場。(4)透過填海,增加土地供應。這些構思,方向是正確的,關鍵是落實的速度。

然而,無論落實的速度有多快,樓宇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建設出來的。今、明兩年已成定局,即使有足夠的土地立即可以興建,最快也要兩年後才能落成,付諸使用。董建華搞「八萬五」,在社會阻力較少的情況下,也要到第三年,供應才可以逐步增加。梁振英在今天的環境下要做,預期五年後初見成效,已不算太過保守。

現時,最為人詬病的是:即使是五年後的供應,仍與民間的寄望有距離。人們擔心,即使能夠達成目標,樓價也不會變得容易負擔,公屋一樣要長期輪候,買居屋一樣要視乎抽籤的運氣。梁振英所能做到的,只是比前有所改善,而未能徹底地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此之所以,我只給他70分,沒法給他更高的評分。
(轉載自2013118am730C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