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願望,就是在退休後可以當一段時間農民。我是一個自然主義者,我覺得農民的生活是與大自然結合得最好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秋收;皆緊密地與四時結合。農作物成長的過程中,既需要日照,亦需要下雨,這些都是人控制不了的。人在耕種的過程中,會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這樣人才會懂得謙卑,知道要遵循天道。我在城市生活的日子久了,加上還是一個相對成功的生意人,很容易誤以為,人可以靠自己的智慧與努力,創造奇迹,以為人定勝天。我覺得要改變自己的這種習氣,最好是去農村,做一段時間農民。
我認識一批在這方面與我想法十分接近的朋友,他們中有些人比我更前衛,還未退休,就辭職離家去做新農民。他們不單自己選擇做農民,還反對城市發展,怕這樣會破壞農村,逼更多的人去城市過脫離自然的生活。基於這個信念,他們反高鐵,亦反富士康這類大規模的生產模式。他們的自然主義已發展成反建設主義。我沒有他們那麼極端,我覺得人可以選擇自己嚮往的生活,但不宜替別人作價值判斷,要其他人也去過同樣的生活。我會向人介紹我的想法,甚至對別人的想法提出不同意見,但我不會用絕對化的言詞攻擊持相反意見者,更不贊成把志同道合者組織起來,一起圍攻異見者,對自己不認同的意見進行大批判,非要把人家弄到噤若寒蟬不可。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有違自然主義的原則。
中國近年有大量農民出城打工,這種發展當然不獲上述的朋友認同。他們覺得農民出城後金錢上的收入雖然多了,但實質生活卻下降了。農民出城,做的多是勞力密集的工作,能進入大廠,定時有糧出,已可慶幸。然而,工廠的工作比農村死板,不近人性。農民在農忙的時候雖然辛苦,但農閒時可以休養生息。農民雖要望天打卦,時有憂慮,但秋收令工作有寄望,有驚喜;而工人的工資卻是既定的,工作時只有無奈。再者,出城工作往往導致家庭破裂,孩童乏人照顧,成長出現問題。結果,物質生活的改善,並沒有帶來人民渴求的幸福感。
然而,為何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那麼多的農民出城打工呢?因為他們看到,出城的同鄉有錢寄回來建新屋,買電視、買冰箱,而自己的房子卻日久失修,隨時有倒塌的危險。他們又見出城的同鄉,有錢買摩托車、小拖拉機,可以租更多的田耕,把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去,收入大增,可以供子女上大學;但自己卻兩餐不繼,子女前途堪虞。有錢的好處,真是數之不盡。城市人或許覺得錢可以買到的東西不值得希罕,但對農民來說,卻是夢寐以求的。或許有人覺得他們的追求過於低俗,但如果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旁人無權橫加左右。已經在城市生活的人,有權自己選擇去做農民,但不能叫所有的人都跟他們一起去做農民。很明顯這並非多數人的選擇。
(轉載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