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9日星期五

C 觀點 : 歐式福利 誤國害民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968.aspx

新公布的堅尼系數,顯示香港貧富懸殊嚴重。社會對此有很多討論,但大部分意見都著眼於增加福利去扶貧,而不在於刺激生產以提升收入。這條路歐洲國家行過,事實證明並不成功,最終可能推人民落苦海,令國家處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利用公帑去扶貧,無疑是最為快捷有效的方法。窮人有居住問題,可促政府增建廉租的公屋,或進行租金管制。窮人交通開支負擔重,可要求政府提供交通補貼。怕窮人食得不好,可要求政府搞食物銀行,讓窮人隨便去提取食物,連資格審查也不用做,怕會傷害窮人的尊嚴。窮人的收入少,可要求政府制定最低工資。窮人工作辛苦,可要求政府訂定最高工時,增加有薪假期。總之,只要發現窮人有哪方面的缺乏,就可以敦促政府加以提供,令窮人也可以過非窮人一樣的生活。

 

這樣做的確快捷有效,問題是錢從何來?香港仍有大量財政盈餘,短期應不會有問題。但財政盈餘耗盡之後怎麼辦?歐洲國家的做法,是由國家借錢去繼續提供福利,結果政府欠債纍纍。

 

現時,歐洲的問題已經暴露,但問題卻沒法修正。因為以福利扶貧會掩蓋了貧窮的自然後果。既然貧窮也不用過貧窮的生活,安貧的人自然會愈來愈多。以至社會上需要依賴政府扶助的人不斷增加,而他們的意見亦成了社會的主流意見,政府的政策不得不跟著他們的尾巴走。主張量入為出,要削減福利的政府,連在選舉中勝出的機會也沒有。社會上有額外負擔能力的人,眼見自己的貢獻,原來大部分都被拿來扶助一批長期都得依賴社會的人,一定會覺得不值,要麼撤資,要麼減低產出。這樣的社會遲早無以為繼。

 

歐洲正處於這種境況;資金先是從南歐的債務國撤出,現時連德國的資金也覺得不安全;人們擔心,德國也會被歐盟的窮親戚拖累,傾向把資金調去美國或瑞士。

 

這種趨勢一旦蔓延,就會十分危險,利息一旦被搶高,債務國就更難翻身。在高息環境下,經濟就難以復甦,政府的稅收可能因加得減,加上借錢已不容易,政府根本沒法兌現競選時承諾的福利。最初,人們還以為可以透過示威抗議去逼政府問責,但很快會發現暴亂一樣於事無補。這時,強權政治就有機可乘,歷史就得倒退,社會就會演悲劇。

 

香港的情況雖然與歐洲不一樣,但以公帑補貼的方法,去縮短貧富的差距絕非扶貧的好方法。窮與苦是很難完全分離的,但正正因為苦,才有脫貧的動力。政府只要提供最起碼的生活保障、平等的教育機會、以及公平的競爭環境,就可以讓個人自行努力去脫貧。政府能做的是減輕人民的痛苦,而非為人民謀幸福。

(轉載自2012629am730C觀點)

 

 

 

 

 

 

 

2012年6月28日星期四

C 觀點 : 政府應扶貧 脫貧須由己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955.aspx

新公布的香港堅尼系數顯示,香港的貧富懸殊情況正在進一步惡化。有人認為這是政府扶貧不足的結果;亦有人認為這是政府任由「地產霸權」橫行所造成的;而我則認為更根本的原因,是有一部分人在香港轉型的時候沒法跟得上所導致的。

 

因為,造成貧富懸殊的源起,是收入上的差異。如果社會上有一部分人長期沒法掌握大都會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而得爭著去做清潔、看更、信差等知識含量低的工作,他們的收入是必然與掌握專業技能的人有距離的。

 

收入的多寡會影響儲蓄能力,儲蓄能力又會影響投資能力。有投資能力的人,除了有工資上的收入外,還可以有資產升值上的收入。擁有資產是分享社會經濟增長的最快捷途徑,沒有資產的人在這方面十分吃虧。久而久之,有資產的人與沒有資產的人的貧富懸殊就會愈拉愈闊。

 

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遊戲規則,在社會制度未作根本改變之前,任何個人都無法不受這套遊戲規則的制約。現時,社會上有些意見領袖認為這套遊戲規則不好,號召大家與這套規則對著幹,希望藉此改變整個社會的貧富懸殊現象。這項社會工作很偉大,但難度極高,可能非一代人可以完成。投身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有犧牲精神,而不是指望個人脫貧。

 

生活在香港這樣相對富裕的資本主義社會,政府一定有社會資源進行扶貧,譬如建公屋、提供交通津貼,甚至幫貧窮學生去遊學,以開闊視野。此外,政府還可以立法制定最低工資,並要求僱主提供各式福利。但這些都改變不了處於相對貧窮的人的心理狀況。

 

因為政府提供的扶助,只能去到某一個水平。這是一個先得有社會共識的水平,一定是一視同仁的最起碼水平。政府只可不斷提高這個水平,但不能幫助個別人士脫離這個水平。因此,依賴政府扶助,只能生活在社會最低的水平。政府愈做得好,就愈不會有人生活得比這個水平更差。因此,接受政府扶助的人,心理上不會好受。

 

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個人若想脫貧,唯一的途徑是靠個人奮鬥。這種獅子山下的精神,已被新一代紅衛兵視為政治不正確;但很可惜,除此之外我尚未看到有其他更可行的途徑。

 

就我接觸到的成功脫貧的例子,所走的路其實差不多,不外是先努力讀書,掌握好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繼而勤奮工作去增加收入。當一個人的收入能超越基本生活所需時,就可以有額外的積累。如果肯省吃儉用,積累的速度就可以快一些。積累至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進行投資,賺取工資以外的收入,逐步成為富裕階層。脫貧由己,仍是不逆的道理。

(轉載自2012628am730C觀點)

 

 

 

 

 

 

 

2012年6月27日星期三

C 觀點 : 年輕人尤覺貧困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932.aspx

香港的堅尼系數升至0.537水平。就我所接觸,年輕的一代對此最為不滿。他們似乎早有預感,他們在這個社會並沒有甚麼優勢,很可能會被社會遺棄。

 

我剛出社會工作的時候,單是年輕力壯已是一種優勢。加上我們的上一代,讀書的機會不多,我們自覺要超越他們並不難。再者,當年香港的經濟增長速度比今天快,社會上有很多新增的職位,年輕人有較多的選擇。

 

現時,需要年輕力壯的工作少了(即使有,也非青年人喜歡的工作),一般工作,不講學歷,也講經驗,年輕已非僱主首選。這種情況,令剛出社會的青年人倍感彷徨。

 

香港的失業情況已比較好,但青年人都感覺得到,如果一旦經濟放緩,他們將會是最早被犧牲的那一批,歐洲現時的情況就是這樣。香港的青年人雖容易有工做,但若非有最低工資的立法,他們可能連最低工資也拿不到。

 

香港的青年人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一代的青年人,讀大學的機會多了,但社會上的管理職位與專業性質的工作,卻未有同步增加,令到很多讀完大學的青年人都覺得學非所用,白費心機。

 

在入職後,青年人會發現,他身邊的同事與他的處境差不多,等升職,他還得排在人家後面。再者,他的上司年紀不比他們大很多,尚有很長的時間才會「蒙主寵召」。他們升職的機會十分渺茫。他們最明白,甚麼叫做在職貧窮。

 

香港的青年人,除了對職場的前景不滿外,對住屋問題尤感絕望。青年人很想獨立,有自己的小天地,但以他們的工資水平,不要說買樓自住,連租個像樣的套房也沒有能力。有些人於是去申請公屋,但又惹來社會諸多批評。社會對青年人不滿,青年人對社會更不滿。

 

青年人難免會想到要結婚成家的問題。社會上的普遍觀念是先得置業才可成家。但香港的樓價卻升得比工資增長快,以至不管青年人如何努力,也很難設想出可以成為業主的方法。結婚成家本是人生必經之路,但現在是必經之路也沒法行得通,叫青年人怎不憤懣?

 

青年人眼見那些有樓在手的人,轉一轉手就可以賺數十萬,甚至過百萬;但他們則日做夜做都未儲夠首期;他們當然覺得這樣的社會不合理,沒有理由經濟發展的成果,都落在有樓的人的手裡。所以青年人對「地產霸權」的說法尤為受落。

 

我雖然不認同「地產霸權」的說法,但十分理解社會為甚麼會有這種說法。高地價環境的確造成社會財富在分配上更加不公平。不先行解決這個問題,貧富懸殊的問題就沒法得到解決;而青年人的反建制活動亦會變得越來越激烈。

(轉載自2012627am730C觀點)

 

 

 

 

2012年6月26日星期二

C 觀點 : 香港貧富懸殊的底因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918.aspx

統計處剛公布了2011年香港的堅尼系數,有人覺得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正在惡化,但亦有人覺得香港的境況並非如此不濟。這種意見上的分歧,正好反映社會上存在著兩類人,他們的處境截然不同。

 

近年,香港的GDP與人均收入其實都有增長,只是並非人人都能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吧了。統計數字顯示:香港的高收入人士,收入增長快過人均收入的增長;但低收入人士,收入卻不增反減。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香港經濟在不斷轉型,以適應周邊環境的不斷變化。與此同時,香港亦要與其他大都會競爭,希望能做得比別人好。在這個過程中,香港的工種亦在不斷變化,對從業員的要求亦在不斷提高,新出現的工作崗位,報酬不差,但需要較高的學歷,較多的創意,與較強的溝通能力及人際關係,以至並非人人都可以擔當得起。

 

另一方面,由於全球化,以及金磚四國的崛起,很多香港傳統的工種都在流失,流失到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去。香港不但失去了製造業,現在連物流業也在節節敗退。從這些行業下崗的工作人員,並非人人可以轉型,迅即就在金融或專業服務等新興行業裡找到工作。他們只好集中在一些知識含量低的,非在本地提供不可的服務行業內找工作,這些行業包括:清潔、保安、信差、零售、飲食等服務行業。由於多人爭著做,工資不增反減。

 

網上有個自稱是小學五年級學生(不似是)問了一條問題:1992年香港人均GDPUSD14,0002011年香港人均GDP升至USD45,000但當年在馬會兼職時薪有51港元,現在卻只有40港元,為甚麼?

 

原因就是當年香港人還有其他更好的工作可以選擇,馬會要請兼職,就得出較吸引的工資,但現在這類兼職不難請人,時薪40元已有人肯做,馬會當然不會出更高的工資。此之所以,低收入的階層生活不但沒法改善,反而每況愈下。

 

有人建議政府應該扶助一下製造業,讓香港人有多些工種可以選擇。然而,時代已變,六、七十年代香港在製造業方面的競爭能力,是建立在中國不對外開放,以及其他第三世界的國家資本不足、技術不成的基礎上,現在香港在這方面已失去優勢,即使政府肯免費供地給製造業,香港的製造業也不容易恢復活力。

 

其實,香港與其自行從事製造業,不如服務內地的製造業,代他們安排財務、開拓市場、提升品牌,尋找海外投資機會,這樣回報一定更好。但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提升我們的技能,跟著香港一起轉型。單靠政客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扶貧政策,是改變不了處於相對貧窮的境況的。

(轉載自2012626am730C觀點)

 

 

 

 

 

 

 

 

 

2012年6月25日星期一

C 觀點 : 堅尼系數與金融業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895.aspx

統計處剛公布2011年香港的堅尼系數,引起社會上不少討論。可惜,小市民對堅尼系數都不甚了了;連這個指數究竟是高好還是低好都弄不清楚;所以有需要在這裡先簡介一下。

 

堅尼系數是20世紀初意大利學者堅尼(Corrado Gini)設想出來的。其功能是用來量度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它是一個比例數值,由最低的0至最高的10代表大家的收入一樣,非常平均。1代表收入差異極大,社會上只有少數人收入極高,但大部分卻沒有收入。

 

按統計處的說法,2011年香港的堅尼系數可以有兩種計法:一是純看收入因素,那系數就是0.537;二是連同稅與福利的因素一併計算,那就只有0.475原因是香港的基層多不用交稅;而交稅的多是高收入人士;因此除稅後兩者的差距會拉近。此外,基層多住公屋,並有機會領取較多的社會福利,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中和收入上的差距。

 

有人指香港的堅尼系數比美國(0.469)還要高,實在高得不合理。但香港只是一個城市,美國是一個國家,兩者不能直接相比。

 

美國有三億人口,人多的時候,一定是普通人多,拉起來會比較平均。而高收入的人會集中在大城市,這會令大城市裡的人收入比較懸殊。所以,大城市的堅尼系數一般都比全國性的堅尼系數高。紐約的堅尼系數就高達0.535,與香港差不多。

 

香港的堅尼系數高,相信與近年香港發展金融業有關。金融業被資本主義社會視為增值最高的行業。同樣一個大學生,大家成績差不多,如果一個進入投資銀行工作,另一個只在一間普通的公司工作;前者的起薪點可能已有35,000元,後者可能只有12,000元,相差接近3倍。而隨著時間的增長,差距可能拉得更闊。

 

常聽到有政客抨擊金融業,認為金融業是導致社會貧富懸殊的原因之一。現實確是在金融業還不太發達的時候,香港的堅尼系數的確比現時低。問題是如果香港不去發展金融業,香港的整體收入與人均收入都會比現時低。香港的整體發展就會及不上其他城市,香港的人才就會流失。剩下那些只能從事低增值行業的人,在香港塘水滾塘魚,那香港就算多幾十個李卓人,生活也改善不到那裡去。

 

堅尼系數不一定是越低越好。以前大陸,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上下級的收入差異不大,堅尼系數一定不高。現時北韓與古巴也還是這種情況──平均有餘,富裕不足。他們是「患寡」,而不是「患不均」。

 

在我們還未找到更好的制度代替資本主義社會之前,全世界的城市,如果有條件的話,都想成為金融中心。這樣,堅尼系數雖會高一些,但在金融中心做清潔、做看更,收入也會好過在二綫城市做。我很懷疑,那些主張不要發展金融業的人,是否真的有為基層著想?

 

 

2012年6月22日星期五

C 觀點 : 理性地逐步解決丁權問題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865.aspx

昨文指出,處理丁屋問題,不宜訴諸情緒,以為用一刀切的方法就可以解決。這只會引起原居民的集體抗爭,導致社會分裂,釀成禍害。

 

然而,丁屋問題確是香港社會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不及早作部署,問題就會逐步深化,將來就會更難解決。

 

一間丁屋,佔地起碼700呎。如果一個新界男丁就得佔這麼多地,哪裡去找這麼多的地建丁屋。因此,現時有些人有丁權也找不到可建丁屋的地(因丁屋只可在某些認可的鄉村周圍300呎的範圍內興建)。這對新界人也沒有好處。

 

因此,首項值得考慮的紓緩丁屋問題的方法,是讓丁屋可以像市區樓一樣向高空發展。一間丁屋有三層,每層700呎,合共2,100呎,那就不如建些高樓大廈,內含大量2,100呎的單位算了。

 

政府可以容許發展商去收集丁權,收夠一定的數目,就可以合起來建一座大廈,每個男丁一樣可以分到2,100呎的建築面積,那土地資源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令土地緊張的情況可以紓緩。

 

當原居民接受以大廈單位代替村屋的安排之後,政府可在適當的時候進一步檢討2,100呎是否一個普通香港家庭所需要的恰如其份的生活面積。一般香港的小家庭,能住上一個七、八百呎的單位,已算不錯;能夠住上一千呎單位的家庭,佔全港家庭數目的10%也不夠。即使原居民該得到某些優惠,也不用住2,100呎那麼多。

 

因此,政府若是善於談判,一定可以說服原居民,接受細小一點的生活面積。這只是按社會的實際情況,作一些技術上的轉變,並沒有影響原居民的住屋保障,原居民要反對也很難找到充分理據。

 

此外,政府還可以收緊批建丁屋的尺度。現時,凡在族譜上獲登記的男丁,都可以有建屋權,但其實新界有不少原居民早已移民外國,根本無意回港生活,他們只是利用原居民後裔的身份,出售建丁屋權而圖利。政府雖說不會批這類人建丁屋,現實是政府經常被騙。原因是何謂有意在香港生活不易界定。最簡單的做法,其如凡持有外國國籍的都視作放棄建丁屋權。丁屋的原意就是給原居民居住的,不是給他們圖利的。

 

這種做法無可避免完全損害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一定會有人反對;但反對的人大部分不在香港,對多數留在香港生活的原居民影響不大,令反對力量不容易凝聚起來,政府應可以應付。

 

以上的做法雖不夠徹底,但可以緩進,好過一刀切,切不落又放棄。可斬件去做的方式還有很多,留待將來時機成熟時再談吧!

(轉載自2012622am730C觀點)

 

 

 

 

2012年6月21日星期四

C 觀點 : 丁屋問題不易解決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837.aspx

林鄭月娥()不愧為最「好打」的局長,連港英時代也不敢碰的丁屋問題也勇於有自己的看法──丁屋問題該在2047年得到徹底的解決,問題只在於是204771或之後之出生的原居民後裔會失去丁權,還是在該日尚未達18歲的原居民後裔會失去丁權。

 

204771視作臨界綫的原因,是鄧小平說50年不變,並沒有保證50年後不可以變。屆時,基本法對新界原居民的保障應該失效,政府有權另訂丁屋政策。

 

然而,2047年的形勢會怎樣,現時尚是言之過早,屆時政府是否面對更急切的問題需要處理,而不想去搞這個「老大難」問題,這應由當時的政府來決定,不宜由一個35年前的官員一早為他們定調。

 

再者,新界原居民從來都認為,他們在自己擁有的土地上建屋,是他們天生自有的權利。他們的祖先在英國人未來香港之前已這樣做;英國人來了之後亦容許他們繼續這樣做。回歸後,基本法更清楚表明會保障他們在這方面的權利。

 

現實是:世界各國都尊重原居民的權利,原居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屋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事,有些國家還提供金錢上的補貼。即使在政府權力強橫的中國,也得容許農民在土地上建屋,不敢隨便加以剝奪。

 

普通香港人,可能覺得丁屋是一種不應該有的特權;但對新界原居民來說,土地是他們祖先開墾的,原先並沒有「農地」與屋地的分別。這些用途上的限制,是政府後來才強加上去的。無論從國際法的角度,還是從普通法的角度,新界原居民要求保障他們的建屋權都不是沒有依據的。

 

社會上有些倡議基本人權的人認為,即使是普通人也應該有「居住權」。沒有錢、沒有地的,政府用公帑也得建屋給他們住。那原居民就會問,為甚麼他們在無需要動用社會資源的情況下,用自己的錢,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屋住,也不可以呢?

 

我並非原居民,沒有需要為原居民講說話,但做人得有同理心,要懂得推己及人;不然,就會各走極端,無助問題的解決。

 

香港人很奇怪,一方面反對新界人有特權,但另一方面又覺得身份證上有三粒星的香港人應比新移民有更多的特權。他們的思路與新界原居民同出一轍,就是我比你早來香港,我應該有更多的特權。在香港只住了兩、三代的人,已覺得自己應該有特權;那世世代代都住在香港的原居民,自然覺得他們應該有更多的特權了。

 

丁屋問題遠比想像中複雜,要講些討大多數人喜歡聽的話並不難,但要制訂出真正可以解決問題的政策,卻要深思熟慮;要等時機成熟,才可以瓜熟蒂落。

(轉載自2012621am730C觀點)

 

 

 

 

 

2012年6月20日星期三

C 觀點 : 存金為何沒有利息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806.aspx

昨文建議政府把部分外匯儲備轉為黃金,好過大部分都以美元作儲備。有銀行界的朋友告訴我,這樣行不通,因為黃金在銀行體系中只被視作「三級資產」,儲備價值只及流通貨幣與主權債券的一半。

 

但這位銀行界的朋友,只熟悉銀行界的慣例,卻忘記了貨幣衍生的歷史,以及出現這些慣例的前因後果;他不明白,很多所謂慣例,都是美國制定出來,以維護美元的國際地位,好讓美國可以不斷收取鑄幣紅利。現時,美元的國際地位已開始動搖,香港沒有必要再被這些不合理的規則所左右。

 

回顧貨幣發展的歷史,鈔票最初只是存金的證明書罷了,沒有理由實金的價值竟比不上證明書?

 

起初,人們是為了方便,先把實金存放在銀行,再由銀行發出證書,證明他存放了多少黃金。這樣,他就可以拿這些存金證明書去做買賣,不用攜帶實金了。這樣做既方便又安全。

 

理論上,售出商品或提供了服務的人,在換得存金證明書之後,是可以到銀行提取實金的。但既然信用好的銀行發出的證明書大家都接受,價值與真金無異,於是就不麻煩去提取實金了。貨幣因而不但有流通功能,還有儲存功能。

 

這種發展,令銀行可以自行發存金證明書給沒有存金的人去做生意,並收取利息。這是銀行從事貸款業務的開始。而政府則為了限制銀行亂發存金證明書,於是制定存貸比率,要銀行遵守。銀行要做多些貸款生意,得先爭取多些存金。自此,銀行就開始給利息存金者,以吸引更多的人存金(存證明書亦可)入銀行。之前,銀行對存金者是要收保管費的。

 

1971年,美國放棄金本位之後,美國已可以在沒有黃金儲備的情況下大量發鈔。由於當時美國是全球最強的國家,大家都信任美元。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有了美元,才可以向美國買最先進的產品。大家都以手上美元多為榮,很多國家至今仍有這種心態,所以美債不斷有人捧場。

 

由於美國可以大量印美元,美國可以不用生產、不用出口、不用向國民徵太多的稅,也可以大量進口,過豐裕的物質生活;還有錢去世界各地投資,由其他國家的人民為美國賺錢。法國人稱美國這種能力,為「囂張的特權」。

 

然而,這種特權亦同時會害死美國,美國的競爭力已因此而愈來愈低。美國的外貿赤字與財政赤字都在不斷增加。這種形勢令美國不得不更依賴發鈔的能力。所以美國必須維護美元的權威,貶低黃金的價值。因為一旦人們相信黃金不相信美元,美國的強勢就無法再續。否則,沒有理由把黃金視作「三級資產」,存黃金入銀行竟沒有利息,反而不及存紙幣。這些都是為了維護美國利益而設的遊戲規則。

(轉載自2012620am730C觀點)

 

 

 

 

 

 

 

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

C 觀點 : 掛美元 儲黃金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783.aspx

任志剛發表他那篇學術文章後,香港社會紛紛談論聯繫匯率應否保留的問題。有人建議改與一籃子貨幣掛鈎,亦有人建議與人民幣掛鈎。

 

與一籃子貨幣掛鈎,行起來並不容易。與一籃子貨幣掛鈎,一定比單與美元掛鈎來得複雜,香港的金管局是否應付得來,也有人懷疑。

 

這一籃子貨幣的比重應該怎麼定?當然應按香港與主要經濟夥伴的交往比重而定。但這個比重是在不斷演變的,金管局要決定甚麼時候作出調整。每次調整都會招來市場的猜測,與投機者的伏擊,過程中會有風險,足以導致不必要的波動。

 

其實,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往來已超越美國;加上香港又是中國的地方,遲早會轉用人民幣,不如早點與人民幣掛鈎。

 

有人覺得:這很難做得到,因為人民幣未能完全自由兌換,香港去哪裡找二萬億人民幣作外匯儲備?即使有,一旦受到炒家衝擊,亦很難以未能自由兌換的人民幣去應付。

 

不過,我覺得:香港只需在匯率上與人民幣掛鈎(按中國的官方牌價就可以了),但在儲備上可以用其他的國際流通貨幣,以方便香港與國際交往,亦可以用來應付炒家的衝擊。

 

由此可見,純技術而言,港元改與人民幣掛鈎並非不可行,現時妨礙港元與人民幣掛鈎的主要阻力,是美國尚在逼人民幣升值,一旦港元與人民幣掛鈎,港元就得跟著人民幣一起升值,這將影響香港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世界各國都會覺得香港的產品與服務價格過高,可能選擇改投其他供應商的懷抱。中國以其接近雙位數的經濟增長率,尚且對此感到壓力,何況香港這個已高度發展的地區。

 

因此,我覺得與其今日就與人民幣掛鈎,不如暫時繼續以美元作錨。但金管局可略為增大港元匯率上下浮動的空間,以讓港人可以感覺到港元匯美元的趨勢,當港人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的時候,金管局就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調整港元匯美元的比例,不一定永遠都是7.8港元兌一美元。

 

以現時美國仍得以量化寬鬆的方式去救經濟的大環境下,美元逐步貶值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金管局如果不靈活地改變掛死7.8港元兌一美元的做法,一旦兩者的差距愈拉愈闊的時候,將來要跨過去就會很困難。所以我基本上認為政府不應墨守成規,而是要開始研究對策。

 

與此同時,政府應把一部分外匯儲備改為黃金儲備,以防全球貨幣系統出事。美國欠下這麼多的外債,唯一的解救方法是讓美元貶值,這樣可以還得輕鬆一些。香港政府對此不能毫無準備。世界各地的央行都在增加自己的黃金儲備,香港起碼也得轉一部分。香港有多一些黃金儲備,對穩定港元匯率應有好處。

 

 

 

 

 

 

 

 

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

C 觀點 : 內地為保增長 房控漸見放鬆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769.aspx

雖然中央官員三令五申,強調不會放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以免前功盡廢。然而,中國的新近經濟數據,顯示形勢相當嚴峻,弄得不好,不但保八會有問題,要保住中央提的7.5%也未必有把握。在這種情況下,中央如想繼續嚴控樓市,看來會有一定的難度。

 

現實是中國人民銀行於六月七日宣布減息0.25厘。這是自081223減息後,三年半以來首次減息。期間,人民銀行先後加了五次息,每次0.25厘。今次勢頭逆轉後,估計也不會只減一次息,下半年可能還會減多一至兩次,視乎減息的效果是否明顯。

 

剛公布的5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只比去年上漲了3%。反映內需也在減弱。中國的經濟動力,長期都依賴三股主要力量:一是出口,二是投資,三是內需。現在內需已顯現乏力,而出口亦因歐美經濟放緩,而沒法高速增長,只剩下投資一項還有機會透過財金政策去調控。其中減息應是最快可以對投資產生推動作用的手段。

 

然而,減息雖然可以減低一般性投資的利息成本,但亦會對地產投資同樣產生刺激作用。中央如果真的有意調控地產不放鬆,那就應該有針對性地要求銀行維持對地產有關的貸款息率不變。但人民銀行卻在宣布減息的當日,同時通知全國銀行,可以恢復對個人首次購房的按揭優惠,最低為基準利率的七折。

 

這種優惠雖說只提供給首置的用家,但亦可以提升開發商的新盤銷量,協助他們改善現金流,讓開發商恢復向地方政府置地的能力,既可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又可令地產投資重新成為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

 

這項消息一出,內地的房地產股立即急升。因為這意味著中央對調控房地產的態度,已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現在行出了第一步,之後還得行第二步,第三步,直到經濟真的恢復動力,保八完全不成問題為止。

 

除非減多一兩次息之後,中國的內需立即有明顯的增長,否則中央仍得借助房地產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要推動廣大的民眾增加消費,最有效的方式莫如讓他感受到自己擁有的資產正不斷升值。

 

然而,單是恢復對首次置業者的按揭優惠,可能仍不足以扭轉現時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境況。現時對房地產業抑遏得最厲害的是「限購」──非戶籍擁有者不可在大城市買樓,因而堵塞了資金的流動,令物業的投資價值沒法充份在價格上反映出來。

 

若然中央真的想借助房地產業來推動經濟增長,那即使不全面放寬限購,亦得酌量放寬。譬如先放寬經濟落後的省份,進而讓一級城市,每年都有一定的外來投資者的配額,中央仍可在需要時進行調控,這樣就可以增加靈活性。

(轉載自2012618am730C觀點)

 

 

 

 

 

 

 

 

 

2012年6月15日星期五

C 觀點 : 原來任志剛也贊成脫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738.aspx

前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日前突然以中大研究員的身份,發表一篇名為《香港貨幣體制未來》的學術文章,一反他在任期間反對港元與美元脫鈎的觀點,認為市場形勢已變,聯繫匯率制度應重新檢討。近年本欄亦多次提出類似意見,但政府的回應都非常決絕──聯繫匯率一定不會改,因為行之有效,可穩定香港的金融市場,改則大亂,對香港弊多於利。

 

政府有這樣的回應可以理解。在外匯市場上投機的資金非常多,政府若然不是一公布就立即改,而是透露快將會改,就會讓這些資金有機可乘,事前作好部署,待政府改的時候就可以大賺一筆。

 

本欄寫有關的文章,主要功能並非在於向政府出謀獻策,而是讓市民知道,港元繼續與美元掛鈎,已不一定對香港有利,形勢將逼政府重新作這方面的檢討,市民對此不應全無準備。

 

不過,任志剛身份特殊,不應剛離開金管局,就立刻打倒昨日的我,令政府尷尬。人應該忠於自己的信念,如果這麼不認同政府的立場,早應辭職。任總身為金管局的總裁,他的意見原來與在任時的抉擇有這麼大的差異,市民一定感到詫異。

 

金管局的總裁,實質上等同一個政策局的官員。英治時代,官員離職後都不會評論政府政策。即使普通打工仔,離職後亦會避免公開講舊機構的不是。可惜自陳方安生之後,離職官員都樂此不疲。雖可打著為人民發聲的旗幟,但多少會令人覺得有失厚道。

 

任志剛雖已離職,但曾蔭權是他的舊拍檔,陳德霖是他的舊下屬,他有意見,不難直接向決策者反映,沒有必要予人出爾反爾的感覺。

 

此之所以,不少人都在猜測,任志剛今次這樣做,是與立法會調查雷曼事件的報告有關。任總可能對政府沒有維護他的聲譽有所不滿,所以也找個地方難為一下政府。此外,這樣做亦可以把社會的注意力轉移,事實上任總的文章一出,很多報章都以此做頭條,雷曼事件已佔不到多少版面。

 

不過,純以財金的形勢來看,任志剛現時提出脫鈎言論,時機並不太好。因為,反對港元與美元掛鈎的最有力理據,應該是美元已不可靠,而不是港美經濟發展不同步。自有聯繫匯率以來,港美經濟就經常背道而馳,但香港可以透過調節商品及資產價格去適應,不一定要調節匯率,政府說行之有效不無道理。本欄之前討論脫鈎問題,都是找美元出現危機的時候;但現時出現危機的是歐元,美元都相對穩定。所以現時去談脫鈎,並非最佳時機。況且,近期中國經濟亦在走下坡,香港多少會被拖累。因此,我不認為政府會選擇在這個不穩定的時候脫鈎。但政府一定已開始檢討聯繫匯率的問題,只是不公開承認罷了。

(轉載自2012615am730C觀點)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

C 觀點 : 2047年地權齊約滿怎辦?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720.aspx

為了寫海運大廈補地價的評論,使我想到2047年將有大量土地使用權的批租齊齊期滿的問題;政府將怎樣去面對呢?

 

以政府處理海運大廈的取態來看,政府似乎打算依法辦事,如要求續約,就得按市值補足地價,但這種做法是否可以在大量土地齊齊期滿的時候一起套用呢?我覺得困難很大。

 

海運大廈的問題是單一的問題,而且對手是一間以謀利為目標的商業機構。政府比較容易處理。大部分市民都會支持政府向九倉徵收補地價的費用,而且愈收得多愈好。

 

然而到了2047年,整個界限街以北的土地都會齊齊租期屆滿,政府要面對的就不是一間公司,而是數以十萬戶計的家庭。由於上次1997年地權租約屆滿時,鄧小平為了減少民間對回歸的阻力,齊齊送多50年,免補地價;今次有關的市民很容易有合理期望,以為又可以不用補地價。

 

可以預期,政府若然要收補地價的話,有關的家庭一定群起反對。有這麼多的人利益一致,一定會有政黨想加以利用,使之變成自己的政治籌碼。這些政黨一定會替有關的家庭出謀獻策,與政府對著幹。

 

他們不但會聯合起來示威抗議,亦會循正常途徑與政府展開談判。他們會找獨立的測量師自行評估,提出不同的角度與政府爭拗,政府不能拒絕受理。當數以十萬計的家庭都一齊要與政府談判如何補地價問題時,有關部門根本沒有足夠的人手按慣常的程序去處理這類談判。若果政府不按既有的程序去做,市民又可以申請司法覆核,情況實不容易應付。

 

現時尚未能預期2047年的政治環境,但無可避免得面對一些重大的轉變,譬如一國兩制是否繼續,還是北京想把香港正式融入大陸。如果真的需要進入一個新的過渡期,北京為了維穩,就可能願意在經濟上作點犧牲,不要求補地價,齊齊續多五十年算了。

 

倘若特區政府屆時很需要錢,而政治局面又相對穩定,政府亦不會選擇以與個別家庭逐個去討價還價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集體的事情只能用集體的方法去處理。

 

要一次過把問題解決,政府就得想出一個大家都一聽到就接受的方案,那就必須真的是「賣大包」。若然要市民一次過付一筆補地價費用,一定會有人付不起,一定會有人搞事。最有可能的做法是:先作一次真正的市值估價,然後告訴市民可以半價收貨(其實兩折也值得考慮),並且可以用不計息的方法分期付款,夾埋地租一起交算了。

 

如果真是這樣做,那又一城與新城市廣場等商場是否也可以獲得同等待遇?如果有,那對海運大廈豈不是很不公平,為甚麼一個要補足地價,其他的卻可以打大折扣呢?

(轉載自2012614am730C觀點)

 

  

 

 

2012年6月13日星期三

C 觀點 : 海運的補地價合理嗎?

http://hk.centanet.com/icms/article-tc-230-40703.aspx

九倉獲政府續批海運大廈地段的租用權,為期21年,需補地價79億元。有意見認為政府所收的地價太少,有明益九倉之嫌。我也覺得這個地價偏低,若負責談判的官員掌握得好一些,當可以收到更高的價錢。但這並不代表官員在談判中刻意向九倉輸送利益。

 

現實是公務員在談判中的自由發揮空間不多,地政署有一套既定的流程需要談判官員遵守,並設有一隊專業的估價人員為談判官員提供協助,官員只能按規範好的模式展開談判。這套程序是港英時代留下來的,其特色是保守、克制、嚴謹,但結果卻往往是令對手有著數。

 

 這是香港政府一貫的做法,市民也是得益者。譬如,差餉估價署所收的差餉就常比按實際租金計出來的少,原因是差餉估價署估價的方式比較保守。

 

以海運大廈為例,九倉每年實收的租金約為七億一百萬元,但差餉估值卻不到五億元,兩者相差約有30%

 

「君子可以欺其方」,政府亦常因有硬性指引而被欺負。在未有領匯之前,房委會的商場都無法收足市值租金,這是由公務員負責談判的必然結果。

 

令人奇怪的是:今次指控政府賤賣海運的人,恰恰就是要求政府回購領匯的那批人,他們究竟想政府行哪一套呢?公務員只曉得按既有程序辦事,益得領匯的租戶,自不然會益埋九倉,難道公務員可以親疏有別?

 

本來,要找一些實例去說明政府收到的補地價偏低並不難,但今次批評政府的人卻為了方便,而在估價方式上犯了嚴重的錯誤,這反而予人有刻意誤導之嫌。

 

他們把79億元的補地價,分拆為每月每呎要承擔多少補地價費用。海運加建後有92萬方呎樓面,21年有252個月,他們就以79億元除以92萬方呎,再除以252個月,答案是34元。

 

這個按月分攤的補地價當然偏低,但條數是不可以這樣計的。試過用分期付款買樓的讀者都會知道:每月供款並不等如貸款總額除以分供的期數,答案會大很多,視乎利率與分期長短而定。如果有人真的認為九倉可以用每月每呎34元的方式來交79億元的補地價,那就真的在向九倉輸送利益了。

 

如果九倉要一次過付79億元的地價,那就需要在市場集資,承擔利息成本。今年初,九倉曾發行五年期的債券集資,息率為美國國債孽息率加3.95%,合共要4.825%。但如果九倉要發行21年期的債券(九倉應做不到),利率可能要8%。如果以息隨本減的分期付款計,每月每呎要承擔64.8元的地價成本,不是34元。

 

海運現在面積658,000方呎,以每年收租七億一百萬元計,拿64.8元作供地價的成本,已不算太低。海運的地權有異於其他土地,這樣的補地價水平,不能完全說不合理。

(轉載自2012613am730C觀點)